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明 《中国减灾》2008,(3):12-13
所有的国家都与地球共存亡。在全球共担阻止,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的责任之下,要靠所有国家的环保努力,才能拯救包括本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对中国而言,中国在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就是自己拯救自己。救了自己,也就救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类。  相似文献   

2.
崔海英  罗翠丽  王静 《前沿》2011,(2):143-146
本文从分析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的冲突入手,探讨在全球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三条原则,即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大文化民族主义,既不能全盘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也不能过分强调本国文化最优,排斥外来文化;坚持中庸之道,兼收并蓄。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对西方文化中重法制,重理智,尊重自由、平等,敢于创新、自立的价值取向充分肯定,同时摒弃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审美低俗化等消极倾向。  相似文献   

3.
邱昌情 《人权》2013,(4):36-39
"保护的责任"是全球化背景下由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权保护理念,主要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人权观。近年来,在联合国的推动下,"保护的责任"理念正在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与认可,联合国关于人权保护的理念也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增添一些新的内涵。但"保护的责任"在内涵发展与具体适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与分歧,尤其是在2011年利比亚和叙利亚危机爆  相似文献   

4.
钟声 《当代广西》2010,(19):18-1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热捧中国似乎成了时髦。在纷杂的声音中,有一种用意渐渐凸显,就是要把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队伍中"拉"出去。无论是明着说"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还是用"G2"("中美共治")和"国际责任"等"新思路"来套中国,  相似文献   

5.
崔洪建 《人民论坛》2012,(10):36-37
在国际社会已经具有稳固基础和广泛影响的新兴大国,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资源日渐丰富、手段日渐完备、攻防之间的回旋余地逐渐拓展,自然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因此传统和新兴两大政治势力的国际博弈将更具竞争性质  相似文献   

6.
根据二十国集团(G20)的中短期规划,今年是其建章立制的关键之年,各方在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中的地位将有较大调整。从这一角度看,多伦多峰会前西方社会出现的“中国独秀论”便不难理解了:很明显,西方国家推出这一论调是为了影响G20的建章立制,争取在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最有利地位,并利用“捧杀”方式尽量限制中国在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鲁薇 《北京观察》2010,(4):22-23
<正>中国在与诸多西方国家的对话中,往往被看成一个很难进入的社会;反之中国人大都认为,西方国家的新闻报道往往充满片面性,大多集中于负面报道,甚至无法反映中国这样一个庞大国家的细微之  相似文献   

8.
西方渲染“中国模式”之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史以来,就从未有过放之四海皆准的一个普世发展模式。每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是预制的或定做的,也不能照搬照抄。凡是成功的例子,都是这个国家根据本国国情、结合国际环境并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通过反复实践探索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模式”面临国际认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复兴过程中在国际认知和认同问题上又一次遇到重大挑战。与前两次不同,新问题所涉及的领域更广泛——政治、社会、民族精神,而核心是价值观与发展模式的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07,(3):48-48
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访问,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北京国际问题学者韦弦发表文章认为,胡锦涛的非洲之行是继去年底盛况空前的中非论坛结束不到三个月,中国对非政策的又一大手笔。文章说,这次非洲之行,既是落实承诺,也是趁热打铁,把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非关系落到实处,并争取再上台阶。不过,和去年底中非论坛前后差不多,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很多,却很少把中非关系放到中国外交新政的整体构思中去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中国模式",就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并与之相伴随的中国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参照系有两个:一个是苏联模式;一个是西方模式.中国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威权政治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由中国特殊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其可复制性较低.中国模式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确实显示出了生命力.中国模式中的许多因素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尽管中国模式仍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崛起在西方总是很有争议。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国家政权与人民对立的国度。政权是压迫性的.抱住自己的权力不放,而民众则在异见人士领导下进行着抗争。一些欧洲人.例如在奥斯陆的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就是一个放大的东德或放大的白俄罗斯,正等待着一场“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14.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软性压力。硬性压力指的是军事和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压力,而软性压力则表现在文化、价值和外交行为方面。在软性外交方面,西方对中国的政策历来就  相似文献   

15.
金元浦 《人民论坛》2010,(8):220-221
国家形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国际交往活动中,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及其公众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文化无疑是日益重要的核心要件。上海世博会是以世界文化为基础的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重建文化中国国际形象的极好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冰融的影响下,北极治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作为地理上的近北极国家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缔约国,拥有参与北极治理的合法合理依据,承担着维护北极治理规范、推动北极资源绿色和可持续开发、保护北极自然生态环境等国际责任。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在国内应该完善涉及北极事务的国内规制,推动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合作,协调国内科学家群体参与北极理事会工作组的科学评估工作,并着重构建中国北极国际责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层调整之后,2013年的世界是否会因为新领袖层的崛起而给世界带来活力,这可能是此时此刻最值得我们期待的。2013年是中国的农历蛇年。中国民间历来以"金蛇狂舞"预示蛇年可能带来的激情、财富和运气。站在2013年伊始眺望全年局势,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可能并非如此让人充满遐想。受到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的冲击,2013年的全球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35):55-55
本刊讯:11月22日,“2011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中国企业如何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如何更好地来履行社会责任、如何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创新、集体创新、加速创新、不断创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正是源于中国的创新。那么,人们还会再进一步问道:中国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这就是开拓了"中国之路"。所谓"中国之路",就是邓小平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照搬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教条主义,也不盲目照搬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尽管当时要求学习西方现代化,借鉴西方的经验与教训,但更要超越西方现代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支部生活》2011,(3):54-55
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弓l起了一些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定位问题争论。在中国今年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下,西方又涌现出要将中国“从发展中国家推入世界强国行列”的“摘帽运动”。不久前,《光明日报》发文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30多年高速增长的辉煌成就,但是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仍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