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台湾前行政部门负责人郝柏村投书岛内媒体,质疑目前台湾中小学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部分内容暗含“台湾、中国,一边一国”,“台湾不是中国人”概念,误导了青年学子的国家认同,呼吁马英九当局全面修订中小学史地课本。郝柏村此言一出,引发岛内各界强烈反响,再度将修订台湾教科书这一敏感话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2.
肖杨 《两岸关系》2010,(11):60-62
<正>远离台湾求学在台湾,政坛名人之后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媒体的关注力度向来火力集中。父母的特殊身份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难逃"某某人之子"、"某某人之女"的印记,成为媒体和民众热议的话题。虽然李戡选择北大而放弃台大,是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产物。而在两岸关系没有如此热络前,为了躲避岛内新闻炒  相似文献   

3.
台湾学生祖国大陆求学热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学生赴祖国大陆求学,早自几年前即已开始。每年4月初,国家教委在北京、广州、香港、澳门举行本科、硕士、博士班招生,台湾学子集中在京港两地应试。据统计,仅在京10余所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包括进修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有Zto多人。今后,每年还将有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北京读书,掀起求学热潮。祖国大陆大学学术地位高、学费便宜近年来,台湾学生赴祖国大陆读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加。祖国大陆学术地位高是其中重要原因。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术地位在亚洲名列前茅,不比世界级名校差,学费也便宜,今台湾学子慕名而来。因向往祖国大…  相似文献   

4.
蔡晓美 《台声》2005,(5):57-57
4月10日,广东省台联、广州市台联组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和台湾大学生赴广州市珠江管理区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并免费为市民发放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常用中药。据了解,目前在穗读书的台湾学子约1000人,主要集中在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广东省、市台联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台湾学生在广州的读书、生活和就业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切实解决台生领取大陆医师执照、拓宽大陆就业渠道、解决签证等问题,与台湾学生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情满珠江——台湾学生为市民义诊@廖如!本刊记者 @林文静!本…  相似文献   

5.
姚同发 《黄埔》2012,(6):82-84
她是最早到祖国大陆访问的"海归"人士,在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便"回到了家";她亦步亦趋地踏着前辈的足迹,在岛内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用生命书写着灿烂人生;她曾在美国出版专著《一国两制在台湾(英文版),并赠送给五百多位参众议员,一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她就是台湾著名律师、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  相似文献   

6.
赵辉 《台声》2007,(7):42-44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祖国大陆高等院校求学的台湾学子越来越多。两岸不仅文化背景相同、语言相通;祖国大陆经济的日益强盛;以及祖国大陆相关部门陆续推出的一系列照顾台湾学生利益、鼓励台湾人才就业的政策措施,都吸引着岛内学子纷纷来到大陆高校求学深造。近日,《台声》杂志专访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大光先生,他就20年来台湾学子求学大陆的情况及台湾学子所关心的求学问题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7.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6)
正面前这位女生,是5年前到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在学期间,曾经因为返回台湾收集学术资料,她碰巧被传染了甲型禽流感,结果在岛内休息了好一阵子才回学校恢复学业。那一去一来,硬是将她的学程后延了近两年时间。好在就这次接受我们的采访之后不太久,她便会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就要回到岛内,与相恋多年的男友组建起小家庭了。刘奕伶,祖籍湖北,出生、长大一直都在台北阳明山。奕伶的父亲是  相似文献   

9.
朵渔 《同舟共进》2014,(10):75-80
【燕园的神仙眷侣】 陈梦家,著名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他是前南京金陵神学院提调(相当于院长)陈金镛的儿子,原籍浙江上虞,生于1911年4月16日,自幼在南京长大。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派重要成员。陈梦家曾在中央大学学习法律,最后拿到了律师执照,但他没有当过一天律师,而是从16岁便开蛰台写诗,  相似文献   

10.
大陆新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台湾的一项统计表明,从2000 年累计到2003年1月底,在台申请身份登记的大陆新娘已达62619 人,若包括以短期护照居留的大陆新娘,累计在岛内大陆新娘有10万人以上。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更表现在,大陆新娘的流入地是台湾,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分隔,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性政策,使得大陆新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要克服一般流动所引起的地理距离、生活习俗、文化差异等问题,还要面对因台湾当局的歧视性政策带来的艰难境遇。  相似文献   

11.
阿芬     
周微 《两岸关系》2008,(12):60-60
阿芬大名陈明芬,是我们此次台湾之行的岛内全陪,她说她喜欢大家叫她阿芬,于是我们就不再喊她陈导。  相似文献   

12.
李树义 《台声》2001,(3):38-39
21世纪第一个春节刚过,一场飘飘洒洒的瑞雪又覆盖了北国。 2月 3日至 12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第七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在北京、哈尔滨、吉林、大连举行。来自台湾岛内的 13所大专院校的 30余名青年学子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历时 10天的行程里,他们登上了朝思慕想的万里长城,游览故宫博物院,徜徉天安门广场;在松花江畔观赏太阳岛雪雕,参加冰灯游园会;在北大湖滑雪场体验从白雪皑皑的山顶飞驰而下的紧张与刺激——北大、清华、黑龙江大学的校园里也留下了营员们的欢声笑语。   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参加了冬令营的开营式并陪同…  相似文献   

13.
周燕玲  蒙怡彤 《台声》2023,(5):72-73
<正>如果“90后”台湾青年吴攸没有来大陆,或许现在不会“跨界”成为一名律师。接受采访时,吴攸在贵州一律师事务所刚入职4个月。“目前工作不算忙,主要负责案源开发并担任法律顾问提供台湾地区的法律咨询服务。”吴攸说,在贵州,自己是第一个拿到大陆律师执业证的台湾人。从销售到法律光听口音,很难察觉吴攸来自宝岛台湾。2017年,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对毕业于祖国大陆高等院校的学子学历采取片面认可政策,这给到福建求学的台湾学子心头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共有3所大专院校获准招收台湾学子,福建中医学院是大陆最早招收台湾学子的中医院校,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招收了来自台湾的学子300多名。近日,记者到福建省台湾学生最集中的福建中医学院台生公寓,通过与部分台生交谈,发现台生普遍对台当局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台“大陆学历采认政策”来龙去脉据有关人士介绍,去年以前,台湾当局对赴祖国大陆求学的学子学历一直采取不予认可的态度,而去年…  相似文献   

15.
吴翠芳 《台声》2004,(8):14-17
2004年7月14日。 暴雨冲刷过后的北京,天空一蓝如洗,阳光明媚。就在这天,北京迎来了1200名朝气蓬勃的台胞青年,就在这里,他们将参加全国台联举办的2004年台胞青年夏令营。 从1984年以来,全国台联已连续举办了19届夏令营,不同的是,本届夏令营规模空前,吸引了1200多名来自台湾岛内、海外和祖国大陆高校求职的台湾学子参加。其中,来自台湾岛内的大学生有558人,在祖国大陆高校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43人,来自港澳、海外的台湾学生105人,生活在大陆各地的台湾籍大学生202人。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7,(8):16-17
7月的天府之国,骄阳似火,百花争艳,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盛夏的蓉城,正是美好时节。怀着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无限憧憬和向往。来自台湾岛内20余所大学的近40名青年学子和居住大陆的30余名台籍青年,相约在四川,欢聚在大熊猫的故乡。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0,(1):10-19
祖国的最东面有一座美丽的宝岛,她的名宇叫台湾。岛内居住着一群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的人口总数已接近50万,占台湾总人口的2.1%。他们勤劳、智慧、敦厚、朴实,处处显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8.
“公投台湾前途”一直是台湾岛内“台神”势力叫嚷不休的主要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发党一些主要政要也纷纷就此发表谈话,暗送秋波。“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在台湾岛内甚器尘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引超人们的关注。“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与演变台湾民进党是岛内主张“台独”的主要政治团体,也是“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1986年11月,民进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之时,在其通过的党纲中,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  相似文献   

19.
姚同发 《台声》2000,(10):16-17
由天津市台湾研究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天津大学台湾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 7月 27日在天津会宾园落下帷幕。虽然台湾学者已经离去,但 3天的交流与参访,我们与老友新朋忆往昔、谈未来,此情此景,却依然历历在目,难以释怀。 交流凝聚共识   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岛内台大、政大、文化大学、海洋大学、佛光大学的 6位教授,他们是岛内学术地位颇高的知名学者,有的刚刚从美国访问返台,有的在香港讲学甫归,有的在上海处理公务,有的正忙于学校考试招生…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16)
<正>7月的黑龙江清凉宜人,"冰城"哈尔滨则迎来了台湾岛内30余所高校的近百余名学子,由全国台联和海峡两岸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台胞学子2017台湾史暑期研习营"在这里拉开序幕。7天的时间,通过名家讲学、现场研讨、问答互动、晚间座谈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们了解台湾历史脉络,认清台湾历史课纲的谬误及其危害,在对历史的探讨中溯源台湾根脚,了解真实历史。今年的闭营式上还举行了"昨天今天明天"微视频作品大赛,共征集作品60多部,评出优秀作品30部,鼓励作品30部。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今年已是第二次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