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体 国家的政权构成形式。政体与国体相适应。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一定阶级的专政。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或总统制)等不同政体。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其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君主立宪制 也称“有限君主制”。以君主(国王、皇帝等)为元首,但其权力按宪法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形式上分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在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象征的地位,国家实权则完全掌握在内阁手中,如现在的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  相似文献   

2.
议会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一种形式。现在联邦德国、意大利、芬兰、希腊、印度、新加坡等国都是采用这种政权组织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规定有任期的总统,总统一般不掌握实际权力,其地位与议会君主制下的君主相同。内阁对议会负责,一般由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西城区政治教研员张伯华来信说,本刊2002年第9期的“国家政时事报告74责任编辑:尚艳玲体知多少”一文为中学政治课教师授课提供了资料,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希望能给予解答。现今二元君主制的国家有哪些?二元君主制与议会君主制是当代世界君主立宪制的两种形式。二元君主制的主要特征是,君主的权力虽然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国家实际权力并不掌握在议会手中,而是由君主以及君主亲近的少数人控制。目前还保留这种制度的只有极少数国家,如约旦、尼泊尔、不丹、文莱、汤加、摩洛哥、斯威士兰等。请简单介绍法国由议会共和制向总统制政府体…  相似文献   

4.
议会君主制议会君主立宪制的简称。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一种形式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国家元首,以议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君王制的主要特点: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主要是礼仪性的;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处于中央权力主导地位;内阁内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内阁首相(总理)通过领导议会的多数党活动领导议会使内阁实际掌握国家的立法和行政权力。实际上这是一种使内阁和议会保持一定协调关系的制度。这种制度一般与多党制和两党制的政治制度相结合,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君主制是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权力结构的演变王春英近代西方国家的权力结构,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以分权制衡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西方各国经济、政治情况的不同,分权制衡原则的内涵和形式有所差异,它所确定的权力结构也相应地有所变化。(一)分权制衡作为政府...  相似文献   

6.
今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的参考答案中,第27题的D选肢被作为正确答案列出。对此,我认为不妥。特列以下管见与同行切磋。首先,“两国的国家管理形式不同”说法笼统,作为正确答案欠当。国家管理形式一般可分为君主制与共和制两大类型。君主制是以君主、国王、皇帝等为国家元首的国家管理形式;共和制是指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管理形式。而中、美两国都不是君主等为国家元首,两国的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因而,中、美两国的国家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实质上是对资本集团之间利益与意志的相互制衡在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史上,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他的《政治论》一书中,就明确提出分权学说。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三权。洛克的这种分权学,实际只是两权分立,即把制定与执行法律的权力分开。他主张把立法权交给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占多数的议会来行使,因为这样既能限制当时英国君主的权力,又能使资产阶级掌握权力的核心,从而使君主派与自由资产阶级的权力得到暂时的平衡,实现资产阶级与君主派之间的权力再分配。到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学  相似文献   

8.
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张春发要加强民主和法律建设,就必须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历史已经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与腐败。在封建君主制的国家里,只有官对民的监督,而不存在民对官的监督。君主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监督。因此,封建君主制的腐败与衰亡也就成...  相似文献   

9.
张晋藩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说:“林乾的《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一书,是系统全面阐述中国历史上专制权力与法律关系的第一部专著。该书从‘法与天下共’对君主擅法的限制,以及法司的职守对君主守法的约束等方面,研究了君主权力的法律制约机制问题;同时也从历史的时间序列上研究了尊君抑臣之法的生成及其演变。作者认为,唐代是中国古代权法关系处理得最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上古时期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中君主理想治道的描述,“无为”思想本应涉及君主所应具备的、超出一般的、大有作为的智勇能力和表率作用等实现“无为而治”的人格力量,而鉴于后世君主对统治权力的滥用使得思想家们对“无为”思想的鼓吹实质是更大程度上用来制约君主的恣意妄为以减轻对民众生活的不利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无为”思想的文献描述、历史探源和实质上的分析,重新揭示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表率作用等君主个人人格力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对权力的限制和监督古已有之。先秦诸子就不乏对限制权力的思考。孔子提出,以"礼和德"来制约君主的权力;墨家学派认为,要设立谏议之官来限制君权,矫正君主的过失。历代封建政权组织中也一直设有权力体系的内部监督机构,如汉代的御史大夫、唐代的御史  相似文献   

12.
胡小丽 《人民论坛》2013,(2):250-251
《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它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对君主权力进行了限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文章从法理的角度研究了《大宪章》中的公法、私法关系,分析了中世纪英国王权的特点,论述了中古英国社会中基于封君封臣制的私法关系与基于国家公权力下的公法关系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公权弱化及表现公权弱化即国家权利意志及权力职能在权力运作过程中不能正常实现其意图、目的和作用的现象。公权弱化本质上是对国家权利意志的侵害,对国家权利机关及授权机构、部门的权利职能的削弱,使国家权利意志难于真实、完全地贯彻和实现,不同程度和范围地否定国家权利机关及授权机构和部门的权力控制和运作功能,使其一定程度形同虚设,最终甚至破坏和否定整个社会政治机体的健康存在与发展。公权弱化的现象纷繁复杂,但从行为弱化方式来说,主要表现为三种:其一,作为方式的公权弱化,所谓作为方式的公权弱化即权力主体形式…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人大》2014,(1):45-46
一、人大代表在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人大代表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但十三亿多人难以做到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可以操作的途径和形式,需要一个代议机构,这就是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再由这些代表组成人民的代表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国家权力配置变迁的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家权力体制建构的原则与方法、国家权力的组织体制形式、国家权力的领导体制形式、国家权力体制内部各分支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当代中国国家权力配置变迁的特点,并指明了当代中国国家权力配置变迁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尤其要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依法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由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1.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务,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当家做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要以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保障。根据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最好的形式。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妇女权力参与:状况·特点·对策徐伟新妇女权力参与即妇女执政,是指妇女进入国家权力机构,直接行使决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妇女参政活动中,权力参与较民主参与高一个层次,是妇女参政的最高形式,从而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妇女参政程度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18.
论人民监督思想的提出、继承和发展顾思茂权力,尤其是党和国家的权力,决不能离开监督,否则就会产生腐败和蜕变,这是治国之要理。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形式是多样的,然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最理想的监督形式应该是人民监督。因为党和国家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那么人民就有权...  相似文献   

19.
梁璐 《人民政坛》2012,(12):18-1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权力正确运行。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建立健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机制,对于保障权力正确行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权力在制约下运行在我国,权力的横向配置上,有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种权力。这三种权力有着不同的权力主体,通过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会议是人大机构存在的外在形式,是人大权力的基本载体,这是我国人大会议的基本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构,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其权力行使的原则和特点是集体审议,会议决定。各级人大通过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决定、监督和任免等有关职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