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晚近国际法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指出了国际法近年来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 ;国际法的全球化 ;国际法研究新方法的不断涌现 ;国际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文章还就科学技术、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等因素对国际法新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做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试论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泽伟 《法学杂志》2001,22(5):36-39
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国际法发展的前提。冷战结束以来 ,随着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 ,国际法有了很多新发展。国际法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 ;国际法的全球化 ;国际法研究新方法的不断涌现 ;国际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3.
论国际法的主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国青 《法学家》2003,(5):144-149
在国际法中,有关国际法主体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这是由于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发展所决定的.传统国际法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实际情况的,但传统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殖民主义色彩.在当代国际法中,除了国家是国际法的最基本主体,各种政府间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以及其他某些非国家实体和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国际法主体结构的普遍性与多样性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及其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梅 《政法论丛》2007,11(2):78-84
现代国际法领域的扩展使得不同国际法规则之间的冲突大大增加,国际法发展呈现不成体系的特征。国际法自身特征和现代国际法新发展中的诸多因素导致了国际法规则的冲突和国际法的不成体系。国际法体系化机制不但必要而且可能,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进路主要有国际习惯、立法进路、司法进路和制度整合进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的价值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岚君 《法学评论》2006,24(3):104-110
建构国际法价值理论体系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要求,以此为背景,国际法价值理论体系应由和平秩序、人本秩序、全人类共同利益三部分构成,反映出国家——个人——全人类整体在国际社会中三位一体式的存在。国际法的价值是矫正恶法的准则和国际法进一步发展的动因,也是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6.
<正> 国际法在发展。在国际社会的一切领域,每个国家的活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法规。一个新的国际法律秩序正在出现,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并预测它的发展方向,使国际法更有效地维护各国的合法利益,促进建立公正、进步的国际秩序,这是研究国际法的根本目的。长期的国际实践证明:在世界历史过程中,国际法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国际法的规律性特点,将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 ,罗马法主要是调整财产、契约和家庭等关系的私法。其实 ,罗马法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 ,古罗马的外交事务中包含了许多国际法的因素 ;其次 ,罗马法不但为新生的国际法提供了术语 ,而且为国际法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同时 ,罗马法对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国际法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 ,国际法中还有许多罗马法的遗迹  相似文献   

8.
何志鹏 《当代法学》2021,35(5):110-126
21世纪的国际法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多边主义的退潮和国家单边主义甚嚣尘上的事实境况.国际法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界定、如何促进国际社会的良性运转,是一个在认识现代性国际法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并清晰论断的关键问题.自17世纪现代国际法产生并逐渐定型,国际法律体系的运行进程就不断呈示和强化着国家本位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国际法以国家的利益诉求为规范确立的起点;国际法以国家意志和意愿作为其效力的依据;国际法以国家行动作为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因而,国家本位是现代性国际法的基本特征,也是长期处于国际关系大环境中的必然表现.国际法的国家本位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强化了国家主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单边主义,忽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甚至容忍了强权政治.为此,国际社会有必要在现有的国家契约基础之上通过观念塑造和实践引导而构建国际社会契约,避免国家本位在国际法中的极端发展,促进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的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法的理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古祖雪 《法学评论》2005,23(1):42-48
国际法的理念是国际社会结构及其规律的反映 ,它表征着国际法的价值目标 ,凝聚着人类对国际法的终极寄托 ,对国际法不仅具有构成作用 ,而且还有评价与调整功能。作者认为 ,和平作为国际法的根本目的 ,是国际法的基本理念 ;人权作为国际法的最终追求 ,是国际法的终极理念 ;正义作为国际法的内在要求 ,是国际法的工具理念。这些理念在国际法中的实现 ,是国际社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总是随着国际社会的演进而发展的。国际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诸多矛盾,往往均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在国际法的发展过程中,致使不同时期的国际法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益相互依存的各国之间,在新的形势下,已呈现出从竞争转向合作,并且由此产生了较以往任何时期更为复杂的各种国际法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已非某一个人、某一团体、甚或某一国家所能独自完成,而需要广泛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就国际法研究而言,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合作研究在西方已蔚然成风,近年来更有日益  相似文献   

11.
传统国际法向当代国际法的变迁,体现了其价值本位从主权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演变。传统国际法的主权本位建立在绝对主权观念上,给国际法体系带来了内在弊端,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社会本位与国际社会利益的大量涌现密不可分,在当代国际法的诸多领域得到了反映。主权平等原则仍然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础,与国际法的社会本位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周忠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命运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国际法作为一种能够满足迅速变化着的国际社会正常需求的各种规范的艺术体系,也在迅速发展变化着,有了空前的发展。①合作、尊重民主的行为准则和全人类价值成为新...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与人本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法上建构人本秩序是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倾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法的许多新发展正在昭示着国际社会对人本秩序的肯定性态度。由于人本秩序关注的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人",因此它会与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发生冲突。这个矛盾不能否定人本秩序作为国际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问题是国际法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传统国际法的概念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充实与调整。  相似文献   

15.
杨泽伟 《法学研究》2010,(3):175-185
在人类面临新挑战与国际社会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国际法全球化与碎片化共存的现象明显,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更加凸显, 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不断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与此同时,当代国际法所肩负的期望和使命也越来越多。发展、安全、人权等国际法价值目标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国际宪政思潮已经成为国际法学界不能回避的课题,国际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已成为时代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理念已渗透到国际法中。  相似文献   

16.
饶戈平 《法学研究》2004,26(2):127-128
自19世纪中叶国际法传入中国以来,国际法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百多年既是中国社会历经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国际法本身大发展的时期。跨越三个世纪的中国国际法学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自面临不同的挑战与使命。从进入本世纪开始,中国国际法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使命,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国际法向当代国际法的变迁,体现了其价值本位从主权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演变.传统国际法的主权本位建立在绝对主权观念上,给国际法体系带来了内在弊端,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社会本位与国际社会利益的大量涌现密不可分,在当代国际法的诸多领域得到了反映.主权平等原则仍然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础,与国际法的社会本位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与规范功能,前者是利用各个国家直接的协调理念,为该国统治阶层在国际中的交往需求进行有效服务;后者则是做引导、教育、评价、预测以及强制等工作。国际法在内容方面、主体以及客体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如果在其他国家使用国际法,会受到该国国内法的诸多制约,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而国际秩序则是国际行为的一种保障机制,包括国际协议、国际规则以及国际组织等等。本文就将针对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胡城军 《时代法学》2003,1(1):71-7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国际法"定义的综合分析,认为,在国际法研究中,应树立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新观念,以推动国际法和国际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国际法作为影响国际交往的准则,对国际社会的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发展寻求的是在国际和谐社会中的和平发展。本文就现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法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