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新志 《学理论》2008,(14):95-96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管理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管理界、企业界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其发端应该是从日本企业管理的丰富实践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称雄于世。之所以它在战后短短的时间里就能迅速崛起,原因就在于他们注重企业文化。正如日本专家所说,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2.
刘静 《理论导刊》2001,(6):58-59
从企业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各国的实践应用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民族习俗、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国情、历史环境、风俗文化能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企业文化。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就必须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而不能全盘照抄从异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异国企业文化。一、深刻了解“义利之辩”是建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企业文化起源于日本,勃兴于美国,在80年代风靡世界,成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潮。其中,日本企业文化和美国企业文化两种类型最具特色,并为日美两个超级…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管理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管理界、企业界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其发端应该是从日本企业管理的丰富实践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称雄于世,之所以它在战后短短的时间里就能迅速崛起.原因就在于他们注重企业文化.正如日本专家所说,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即企业有一种包括自己价值观、信仰和语言的特定文化.而三五味业集团在企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应该说这在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中是首开先河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中国五四运动后的现代新儒学,主要是突出本体和道德形上学,其“内圣开出科学民主”之说并不具有实践的操作性;另一条路线是日本、韩国的家族管理模式的现代新儒学,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政府、金融、企业三合一的“东亚价值”,对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闫周秦 《学理论》2009,(5):40-41
儒学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它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是任何外来思想都不可代替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能回避其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但是,儒学的主体思想毕竟已经不和现代社会相适应,因此,儒学又必须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上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因此,儒学现代化就是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儒学也必须马克思主义化才能获得它的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以70年代日本企业的生产率大大超过美国,并夺走了大量原属美国企业占领的市场为契机,开始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形成于80年代,其标志:一是人们已自觉意识到世界上大批优秀企业(不只是日本的优秀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二是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广泛深入地探讨企业文化问题,并有一批企业文化理论著作问世,其中不少成为畅销书。国外企业文化的兴起正值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并逐渐展开之时。这时人们已普遍意识到我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的伦理素质对于企业的兴衰 ,乃至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这一点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日本战后初期经济萧条 ,百业待兴 ,但日本只用了不长的时间便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和振兴了自己的经济 ,并一跃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无论在西方人眼中还是在东方人眼中 ,这都是一个奇迹。日本人之所以能创造这一奇迹 ,固然原因许多 ,诸如 ,他们在技术上善于博采众长 ,在企业管理上创立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管理理论和模式 ,在企业文化上有其独特的经验和成功的尝试 ,等等。但是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即他…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界掀起了一股联合重组热潮, 但真正成功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在国内,也不乏重组失败的事例。而由原宝钢与上钢、梅山三大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而成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经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联合重组失败的最重要的、直接的或根本的原因,在于重组后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反观那些通过并购重组获得超常规发展的企业,无一不是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极其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理念是一种无形的东西, 它本身不能自发地转化为生产力, 不能创造财富,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来表现,这个载体就是企业  相似文献   

9.
目前企业转轨,有的迅速,有的却缓慢,处于困境而不能摆脱。都是同样的企业,又处于大体相同的环境,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距?主要原因不在经济方面,是其文化落后即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境界落后,包括理想、道德、自律、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的严重匾乏造成的。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说:“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它不能跳出水外去看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如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哪能够客观地观察别人呢?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之外,就极难咂么到它的滋味。”用这话来看自己…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倾向。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积淀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拟就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途径做一探讨。 就世界范围而言,各国的企业文化,无一不具有本国特色。这是由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社会经济的深刻原因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可以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而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却不能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如果把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美、日等国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曾在一次重要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人。”用邓小平同志这个谈话精神指导我们今天进行国企改革,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搞活经济,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提起搞活企业,人们往往谈到资金、原料或者产品、市场等,认为这些是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但从一些成功企业的情况看,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重视人的因素。他们成功的经验充分揭示了一个规律,搞活企业的关键在人。人是企业的根本在整个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谈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民族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具有文化的特点。文化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扩散性和辐射性,一种文化一旦产生,立即向外扩散,向外辐射,绝不把自己与世隔绝,自生自灭。时代越是发展,社会越是开放,经济越是全球化,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是直接,相互交流越是普遍。人类之所以能随时进步,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深人细致,为自己谋的福利越来越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企业文化概念和理论的传播正是如此。它发源于日本,但却产生于美国,是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优势的概括,是…  相似文献   

13.
1997年5月,以企业文化为题,我赴日产柴油汽车株式会社(简称日产柴)进行研修。为真切体验日产柴企业文化的特质,经有关方面安排,我以日方普通员工的身份,列入正式编制与日方员工一起参与岗位作业,时间近半年,对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了亲身的感受。日产柴是日本四大载货车生产商之一,拥有员工5千人,产品主要销售在国内、东南亚及欧共体个别国家。日产柴根据自身的实际,对企业文化表述为“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要”。“一个流”的生产方式──人本思想的载体为适应市场,在总结长期经营实践的基础上,日产柴创建了…  相似文献   

14.
创一流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具体要求。纵观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多年的历史,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困惑中的迷茫,有诸如海尔、长虹、联想等为数不少企业成功的范例,也有众多企业多年实践而不得要领。出现这种参差不齐、多样结果的现象,有些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企业文化属性定位不准,导致泛化、虚化现象。  从企业文化的起源和理论总结中,不难看出,它的属性是企业管理学说,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方式。而我国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严重的泛化和虚化现象。正所谓“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仅企业…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企业文化,我们知道它的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它的根却在日本。日本企业家运用中国儒家的“和为贵”等思想,形成了企业劳资真诚合作的氛围,产生了一种和衷共济、努力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经营理念和精神,被美国人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并称之为企业文化。因此,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企业文化的渊源之一。可以这样说,只要全  相似文献   

16.
于玉莲 《学理论》2010,(5):45-47
儒学研究的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以及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及其意义的学说。儒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其道德人文主义以心性论为基础,而关于“良知”的学说则是儒家心性论的中心。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这就是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沟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和顺应。只要将传统儒学中的那些合理的内容加以适当发挥,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是能发挥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不能再迟疑唐天日日本新首相小渊惠三受命于日本经济急剧衰退之时,当前面临最大的课题是振兴经济。由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不仅使日本难于摆脱金融危机,而且也拖了东南亚摆脱金融危机的后腿。人们殷切期待,小渊吸取桥本前首相的惨痛教训,采取振兴经济的有效政策和...  相似文献   

18.
WTO背景下的行政文化:借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文化和企业文化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通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特定环境下 ,我国的行政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行政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型文化 ,它不能象企业文化那样进行幅度较大、变革较快的创新。但行政文化可以从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借鉴一些比较成功、能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元素来加快自己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南亚自古就有友好的往来。中国的儒教文化、道教对东南亚国家影响很早,在西方文化侵入之前就有了很深的影响。但直到现在我国的这些文化对东南亚影响较小。本文试从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资本主义本身的扩张性、中国与东南亚交往的主要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降以后,很快从废墟上崛起了。为什么?多少人百思不得其解,纷纷研究日本成功之“谜”。有人从经济角度研究它的成功,也有人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探索其奥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岛国人口密度大,资源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