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为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国际公认的合作经济组织原则相比,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但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初见成效。因此,促进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完善,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认识不足、法律不健全、机制不规范,缺乏政策扶持,是阻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深层原因。需要从政策扶持、制度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逐步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多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引导、扶持农民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宪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法》赋予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合法地位。我国目前已出现了一些农民自发成立的经济和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应该重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尊重合作组织的自主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蒋培兰 《理论前沿》2006,488(23):42-4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广西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与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农业市场化中经营分散和规模狭小的问题,使具有特色的农业与现代经济相协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速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发展形式、规范和引导等方面就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谈地方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既不是相互对立,也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一种良性双向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地方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良好互动关系没有形成的原因是全方位的。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有效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新亮点。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和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长期不变的体制背景下,通过创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发展现代农业与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选择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选择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和股份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9.
促进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为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0.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对豫北两市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地调研,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基本模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进而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