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堕落为一个囚犯,从一个堂堂的市委副书记堕落为腐败分子,袁俊雏案长达27页的判决书,无声地讲述了一个贪官的堕落与腐败历程。袁俊维案的突出特点是一面大肆收受贿赂,一面装模作样地上交“廉政佥”,他的这一犯罪特点,让我们看到了贪官的两面人生。  相似文献   

2.
我现在一见到有些贪官的所谓“忏悔书”就烦。 按说,贪官落马了,“痛定思痛”,作些思想上的反省,特别是对自己堕落的原因作些剖析,忏悔一下,应该要欢迎的。但我有时会觉得烦。那么,烦从何来? 这年头,由于比较讲究官员的知识水平,再加上一些学历低的干部,也往往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24日,北京 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涉嫌受 贿106万元,一审判处广东省委 政法委原副书记、省高级人民法 院原院长麦崇楷有期徒刑15 年,没收其个人财产15万元,并 追缴其余在案财物。麦崇楷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被查落马 的最高级副法官。 麦崇楷的堕落,其诱因离不 开所有贪官的"流行病"--好 色、贪财、纵子……  相似文献   

4.
《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这本书通过揭露腐败分子李真的犯罪始末及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剖析贪官的心理变化,剥去贪官的灵魂伪装,并以莫贪、拒贪、防贪、反贪、惩贪、悔贪、戒贪为主线贯穿,体现了腐败必被惩,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必然规律。该书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花费了许多心血,采访了许多当事人,查阅了不少案卷,因此,该书讲的都是事实。这本书内容翔实,细节真实,揭露深刻,剖析透彻,点评精彩,史料运用得当,触及了贪官灵魂,发人深省。该书是一本警示教育的好教材。读后能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沉重的思考,有极强的警示教育意义。广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读一读,好好想一想,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下文节选自该书其中一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贪官相比,广西灵山县原副县长谢 秀祥不同凡响的"贪技"在于:她"伸手"时机相反:一般贪官趁在 位时搜刮民脂民膏,而她在退休多年后才跃跃欲试;捞钱手段特 别:一般贪官直接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而她则通过"商业运作"将 银子"洗"进腰包;寻找"搭档"另类:一般贪官通过妻儿或情人背 后操作,而她则雇请一个"外人"做伙伴一起大发横财;审判场景 不同:一般贪官站在被告席上痛哭流涕"忏悔",而她则精神抖擞 地与检察官斗智斗法--  相似文献   

6.
<检察日报>有个栏目叫"忏悔录",专登贪官的忏悔文字,每周出一期,我是每期必看."忏悔录"看多了,我便发现贪官的一个"共性",他们往往把"不懂法"作为走上腐败之路的"元凶"之一.仅8月份,这样的"忏悔录"就有二篇.……  相似文献   

7.
大选在即     
由作家胡小林创作的 《清廉市长》一书,讲述了一位地级市 市长的心路历程--当官难,当清官 更难,当为老百姓办好事的清官难上 加难。该书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现 行体制下,选一个好官,会给一方百姓 带来福音;选一个贪官,会给一方百姓 带来灾难。作家用纪实性的笔法、一波 三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个性鲜 明、为政清廉的市长形象,是一部写人 叙事俱佳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8.
贪亦有德?事实确乎如此。“我们很希望碰到那种所谓‘盗亦有道’的贪官,他们至少遵守潜规则,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但现在许多贪官不仅违反明着的规则(国家法律),连暗规则也不遵守。”这是一位驻我国的跨国公司化名叫作陈淼的高级经理人,面对媒体讲述自己与贪官打交道的一种体会(见《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26日载)。他在美国获得若干个学位,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学科,回国创业经过了数年历练,被逼着学会与各种贪官打交道以适应国内环境,拓展公司业务。从陈淼的这句话中,不难感受到他不得不与贪官打交道的无可奈何,以及对“不仅违反明着…  相似文献   

9.
谢山 《检察风云》2005,(12):13-15
2003年4月20日中午,时年58岁的杨秀珠,携女儿、女婿、外孙女等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仓皇出逃国外。时隔2年零1个多月,2005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透露,外逃女贪官、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已在荷兰被国际刑警组织抓获。在这一震惊全国的腐败案中,究竟有多少贪官卷入这个巨大的漩涡呢?  相似文献   

10.
贪官的告白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又一批腐败分子原形毕露中箭落马,留下了一幅幅丑态百出的贪官“众生相”。纵观贪官堕落的“历程”,不难发现:在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诱惑面前,抑制不住膨胀的私欲,不能及时防微杜渐,轻易被贪婪和欲望扭曲了灵魂,是其陷入罪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国元被媒体称为"草原巨贪".他自称对一笔笔送上门的巨额钱财"根本没有太在意过".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不是一个昏官,也不是一个庸官,却因为廉洁问题成了一个出了事的贪官."  相似文献   

12.
和坤是清朝的大贪官,对吧?他富可敌国.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却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为什么呢.因为和砷不光才思敏捷,而且巧舌如簧,很对乾隆爷的脾胃.一次正值中秋,乾隆大宴百官,望月兴起,信口出联:"中秋八月中",并要百官对下联.和坤忙起身作揖对出下联:"半夜二更半".于是龙颜大悦,忘记了他是一只"硕鼠".  相似文献   

13.
相传,古代有一位贪官,贪财的方法与别的贪官不一样,还挺有"学问"。他的案台上有两个牌子,一个写着"情有可原",一个写着"理无可恕"。告状的人要  相似文献   

14.
人民网总结去年部分贪官的"忏悔录"评出十大"经典台词"后发现,2007年贪官第一大忏悔"经典台词"是"不懂得法律".代表人物是宁夏国土资源厅前副厅长王英福,他在忏悔时说:"这是没有认真学习、严格守法的恶果."  相似文献   

15.
"敲诈"     
《生死存亡》是作家上官太白 创作的一部描写官商勾结套取国 有资产的长篇小说。该书的内容源 于真实案例,叙述惊心动魄.写出 了人性善与恶、贪与廉的搏斗与挣 扎,深刻揭露了在当代市场经济形 势下,一部分高学历、高智商的人 以企业为掩护与政府官员相勾结, 大肆进行套取国有资产的不法行 为。下文选自该书的部分章节,目 的是让读者窥一章而知全书,领略 该书的创作风格。(题目系编者所 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重构的"天堂"与"地狱"之书,<呼啸山庄>滑稽模仿了弥尔顿笔下有关"堕落"的神话结构,以对凯瑟琳、伊莎贝拉、丁耐莉、小凯瑟琳数位女性人物形象堕落版本的复现.演示了西方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改造,成为一则耐人寻味的文化寓言.  相似文献   

17.
华洋 《特区法坛》2002,(72):38-40
一个看去有着学子派头的副厅官,实则却是道貌岸然,生活糜烂,满脑子装着钱、色二字,最终被金钱和色情吞噬了灵魂,成为一个贪官加“色,,魔的腐败堕落典型。请看——  相似文献   

18.
乐广 《检察风云》2003,(14):12-14
5月24日,《法制日报》率先披露了杨秀珠出逃美国的消息。一时间,浙江省内舆论哗然。有消息灵通人士说:“杨秀珠的问题不亚于成克杰!”杨虽仅是个副厅级干部,但她的问题比以往任何一名浙江省的贪官都受人关注。一方面是她的经济问题数目大,另一方面是她的案子可能牵涉到更多更大的贪官。本刊特约记者为我们刻画了外逃女厅长杨秀珠一张张活灵活现的“腐败脸”。外逃脸:从上海神秘离境,女厅长仓皇出逃2003年4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正在温州市参加一个房地产会议的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给厅领导挂了个电话,称老母亲病了,要求请几天假照料老人。…  相似文献   

19.
树荫下 《政府法制》2006,(21):58-59
“贪财与贪色比翼双飞,铜臭与肉香共长天一色”。如今,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潮流,即大凡“贪绩”卓著的贪官,十之八九都要在其桃色履历表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贪官们在情妇之单项指标上屡创“佳绩”,就如同令人瞩目的吉尼斯纪录屡屡被刷新、甚至往往给人一种“情场代有贪官出”的印象来。一、数量吉尼斯南京市车管所原所长查金贵虽已年近花甲,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以此来显示他的宝刀未老、权倾一方的不凡气魄!有如此光耀的情场资本,便使得查所长自豪不已,也使得他经常在熟人面前情不自禁地自我炫耀:“《红楼梦…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部名为<一个明星区长的堕落轨迹>廉政教育片在京城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曾经被人们誉为"明星区长"的周良洛(北京市海淀区原区长)的堕落轨迹引发人们热议,并再次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