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开发的文化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加快文化建设,这既是前些年开发西部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与要求。德国学者马尔库塞曾说:“观念的东西是不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西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一西部地区在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地理条件长期综合作用下,在封闭的状态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低品位、低层次的文化──贫困文化。它使人们在深层次的精神状态中陷入贫困,安于贫困。这种反映在价值理性范畴中的精神贫困,要比物质贫困更为深重、可怕。它唯…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超 《淮海论坛》2006,(3):18-19,35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阐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内容.以宽广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诠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涵着价值取向,包含着道德规范,体现着文化判断。构建这样一个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4.
李健 《长江论坛》2001,(2):32-33
西部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加快文化建设,这既是前些年开发西部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与要求.德国学者马尔库塞曾说:"观念的东西是不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西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  相似文献   

5.
启示之一:文化观念必须尽快转变并进行创新。学习浙江经验,首先就要学习浙江人敢于创新的精神。当前.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必须强化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海南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尽快予以转变:一是改变文化不创造价值的观念.树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办好文化事业的新理念;二是改变文化必须官办的观念.树立社会办文化、文化资源共享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为此.深入研究和谐文化.广泛宣传和谐文化,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党委宣传思想部门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先生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民族文化中.自强不息体现了道家天道平等的人本观念和达致长久的人生态度:儒家以德应道.在“人”的观念上承认了人的主体平等性和“道”的可认知性以及“德”的可传承性。如果说道家用自强不息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儒家则用厚德载物的文化承栽培育了中华民族在承认和顺从自然力之下的人与人关系的准则。道家和儒家均以自然平等喻示着“人”的观念,从民族文化角度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8.
张利群 《桂海论丛》2007,23(2):31-34
和谐社会的审美精神,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的需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积淀着和谐意识与和谐美精神,建构起和谐精神的根基。现代和谐社会在继承发展中,以其现代意识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生活的品质,弥合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和矛盾,从而以审美精神建构和谐社会,使和谐社会呈现出审美化、理想化与现实性、功用性结合的特征,体现出和谐社会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观念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观念和观念系统。观念和观念系统主要分为三类:知识(真)系统,以科学为代表;价值(善)系统,以伦理道德、法律和信仰为代表;审美(美)系统,以文学艺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岭南文化的走向和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批判精神是文化构造的责任。文化批判,不是用一种观念体系去代替另一种体系,这样的做法也许能够改变文化的现状,但不能解决文化本身的承诺,批判恰恰是对文化承诺的回应.本土性的研究在于实证化分析中国文化现状。实际上,文化发展所依据的传统并非是在遥远的过去,而是传统的现状,现代化依据的正是作为现状的传统.因此,对于基本事实的把握,原始素材的关注应重于观念上的激进,文化批判精神并不是一种矫情和任性,而在于实证地论证文化的本义.岭南文化走向的现实话题根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事实.在改革开放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