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侵害进城务工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在非公有制企业表现尤甚。在进城务工者队伍中,青年又占了较大比重。维护青年权益,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是党和政府交给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共青团组织有义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重庆市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个案访谈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对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32青年权益保障状况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性意见,为共青团_组织协助党和政府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工作作了一定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朱莹 《法制与社会》2014,(4):242-244
妇女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一直在劳动就业中遭遇着歧视及不公平待遇等问题,特别是怀孕问题,往往成为妇女被用人单位解雇、调职、降薪的重要原因。虽然现有法律对孕期妇女劳动权益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现实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本文从实际案例入手,对妇女孕期劳动权益受损的现象、法律保障现状、受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为劳动者包括妇女维护其劳动权益带来了春风,但现实中侵犯妇女劳动权益的事件仍屡屡发生。本文在阐述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基础上,剖析了制约妇女劳动权益实现的法律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妇女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中,仍是空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显现出《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不少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5.
完善妇女劳动权利保障法律体系是妇女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本文从我省近年来妇女劳动权利保障现状入手,分析了我省妇女劳动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现行法律体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了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证了妇女在政治地位和人身权益保障方面若干有待提高和有待深化的问题,对目前妇女参政中普遍存在的女代表必须同时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之降低妇女参政质量的通行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妇女权益必须着眼于保障妇女的发展权利,它是妇女获得一切权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景春兰 《政法学刊》2016,(4):108-114
广东地处发展与改革的前沿。广东地方立法以国家妇女权益保障立法为根据,紧跟国际妇女权益保护规约,首次从法律上明确性别平等的内涵,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动或措施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具体细化和执行妇女参政议政权、工作权、婚姻家庭权益、财产权益等保障规定,同时,广东地方立法突破国家立法,出台保护妇女权益的诸多创新性法律规定,推动我国妇女权益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妇女的权益保障与家庭秩序、社会结构的关系紧密,许多妇女权益保障问题需要在社会制度中加以解决。在多层次、多方面、多元主体的保障网中,检察机关一直是妇女权益保障的重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经历了三次修正或修订,从全面修改、局部调整到大幅修订,构建起了检察机关对妇女权益的阶梯式、渐进式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进一步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的法律地位如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妇女权益保障立法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国家法治目标的全面实现,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调整领域应当不断拓宽,调整的手段和方式亦应不断更新和完善。一、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立法实践,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妇女权益的立法体系。妇女维权事业真正走上了法治化轨道,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的传统做法。但目前还远未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正>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近日邀请首都各界妇女就刚刚通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座谈。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工矿企业、部队、医疗卫生、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二十几位妇女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与会同志认为,由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综合性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无论从形式上或内容上,都超越并完善了我国原有的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我国新时期做好保障妇女权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权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和《母婴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权益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在诸多权益的保护上为妇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由于法律条款的原则化,特别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如何加强衔接,如何协调到位似乎没有具体规定,以致执行时"各就各位",体现不了合力的保护。为此,本文从妇女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不足出发,就强化妇女权益保护的机制和措施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1992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妇女权益保障法》既规定了全社会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障责任,又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笔者仅就女性“四自”精神与保障妇女权益的关系谈些看法。一、“四自”精神是现代女性必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本市妇女的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依法保障妇女的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妇女权益相关立法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世界上性别赋权状况最好的北欧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距离。中国当今的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应该进一步完善,首先,在立法理念上,要转变传统观念;其次,要制定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平等权为价值追求的《男女平等法》。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已于最近正式施行。《条例》在防止家庭暴力和保障妇女健康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其中,对妇女土地权益作了详细规定,比如,“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理由剥夺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农村离婚案件中离婚损害赔偿率低,应赔而不赔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寻找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进行分析,进而指出解决这一问题,切实保障农村地区妇女权益的具体对策和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丁亚丽 《法制与社会》2013,(25):248-249
平等就业权是妇女劳动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贯彻男女平等原则的具体要求。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有利于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劳动创造性,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原因,结合法律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周如斯 《法制与社会》2011,(25):187-187
在封建时期由于文化政治等因素,各国妇女的地位相较于男性都较为低下,对于妇女身体的残害和精神的压迫情况层出不穷。但近年来随着政治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女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高涨,要求对女性权益进行保障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在女性权益保障的问题上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但是,妇女权益的保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进行的过程中可能遭到传统文化等因素的阻拦,要耐心的构建女性权益保障的系统工程,争取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庄嘉 《检察风云》2023,(5):13-15
<正>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持续完善妇女权益的法治保障。目前,我国已建立涵盖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先后制定实施3个周期的妇女发展纲要,性侵、虐待未成年人、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行为受到了有力惩处。不过,在执法司法实践中,性别歧视处置、家暴维权、性骚扰处置、被拐妇女救助等领域仍需完善。因此,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既是回应社会关切的现实需要,也是夯实妇女权益救济渠道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警察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甚至暴力抗法的现象比较严重,侵害民警的执法权益的案件频发,正常的执法工作受到影响,民警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本文以接出警这一具体工作为例,研究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的现状,从立法、社会和公安自身这三个方面出发探求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原因,力求寻找到保障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