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日,安徽省民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培育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力量、建立"三社联动+防灾减灾救灾模式"、探索推进智慧灾害治理、积极探索整合防灾减灾救灾社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四川:成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9月8日,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文件,批复同意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增挂四川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牌子,增加承担全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日常协调、信息沟通和资源统筹等工作。该统筹中心的设立,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是四川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将有力推动全省快速形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省通过成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完善了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在地协调站和在地协调网络,实现了社会力量及时高效有序参与救灾的局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减灾兴川"之路,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专家谈     
<正>在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管理领域,有着众多来自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多年来,他们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发挥智力优势、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建真言、谋良策、献实招,在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以及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决策支撑作用。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充分发挥减灾智库的作用,借力智库专家"外脑"、有效提升应急工作软实力、切实发挥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防灾减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提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改革任务。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结合湖北省情灾情实际,我们对"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问题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深圳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本市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达的优势,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要求,积极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加强与社会组织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项目合作,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减灾救灾新格局。尤其是在"12·20"光明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善后处置工作中,深圳市科学统筹协调民间救援组织、社工、义工等社会力量参与救援救助工作,较好地彰显了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援救助的作用,为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在南宁举办减灾救灾业务培训班,各设区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和救灾科长,各县(市、区)民政局分管领导参加了培训。广西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韦力行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培训班开设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社区综合减灾和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等课程,并邀请浙江、广东、广西三省区民政厅救灾处负责同志作了专题授课。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十三五"时期如何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提升民政减灾救灾能力、社区减灾创新发展、支持和引导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3月6日,广东省减灾救灾应急协会在广州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共有43个社会组织和专家会员代表参加。该协会旨在搭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服务平台,协调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救灾工作,推进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快速发展。协会成立后,将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信息资源平台,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江西:召开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座谈会3月23日,江西省减灾办、省民政厅召开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研究讨论了省减灾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于去年12月19日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向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西是全国自然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省委书记鹿心社、省长刘奇等省领导对推动防灾减灾救灾改革高度重视。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以部省合作"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为契机,大力推动课题研究、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5.
<正>8月11日,湖南省减灾委办公室召开部分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座谈会,来自应急管理、救灾救援、慈善公益和心理抚慰等领域的多家专业性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近20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民政部和湖南省关于支持引  相似文献   

16.
正潍坊地处中国东部最大的断裂带——郯庐强震带和诸城—惠民中强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洪涝、干旱、台风、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为有效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潍坊市积极探索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新思路,认真开展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多项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机制。一是推行救灾物资储备社会化,大力提升备灾水平。潍坊市于2008年开始组建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3日,"同心感恩图进共筑安康四川——‘喜迎党的十九大回望开馆一周年’减灾兴川文化月"开幕暨四川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揭牌仪式,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举行,该活动由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四川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联合举办。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罗平恩、西华大学党委书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力量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补充,他们不畏艰险,乐于奉献,诠释着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灾救灾与灾后重建的第一线,有他们挥洒的汗水;防灾减灾知识宣讲和救灾演练现场,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求任何回报,无私帮助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辟《民间救灾》专栏,以展示社会力量参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