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河南三门峡地区夏秋季常见嗜尸性蝇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门峡地区常见嗜尸性苍蝇种类、演替规律及其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笼诱法观察7月中旬-10月中旬兔尸上嗜尸性苍蝇种类演替规律及生活习性。结果出现的双翅目嗜尸性苍蝇有3科9属13种,主要为蝇科的舍蝇、市蝇、厩腐蝇、元厕蝇、斑蹠黑蝇、兰翠蝇;丽蝇科的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亮绿蝇、巨尾阿丽蝇;麻蝇科的棕尾别麻蝇、褐须亚麻蝇和尾黑麻蝇;且出现时间有很强的规律性。结论河南三门峡地区夏秋季常见嗜尸性蝇类在兔尸上的出现有一定的演替规律,可望为该地区法医学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地区夏秋季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Cai JF  Tao T  Dong JG 《法医学杂志》2004,20(3):133-135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嗜尸性苍蝇种类及其出现规律。方法观察法研究7~10月份兔尸上嗜尸性苍蝇种类变化。结果该地区兔尸上出现的双翅目嗜尸性苍蝇3科8属10种,主要有蝇科的家蝇、舍蝇、开普黑蝇、刺足齿股蝇、厩腐蝇;丽蝇科的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铜绿蝇;麻蝇科的棕尾别麻蝇、肥须亚麻蝇。上述蝇类在尸体上出现时间及部位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结论研究结果有望成为法医在呼和浩特地区对尸体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嗜尸蝇类种群落组成、季节变动及蛆虫生长长度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在死亡时间推断中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荷兰猪尸/兔尸/猪肺作诱饵,在海拔1115.2~1120.8m的自然环境中吸引蝇种。捕抓特定时间段内优势蝇种,每日定时观察记录其在营养基上产卵、幼虫孵化、成熟幼虫爬离的时间,测量其长度,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获取了贵阳市郊宽丽蝇、巨尾阿丽蝇、紫绿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肥躯金蝇、大头金蝇和绯颜裸金蝇等8种常见嗜尸蝇类群落组成、季节变动及蛆虫生长长度的规律性变化数据,并用于实际案例死亡时问的推断。结论嗜尸蝇类群落组成、季节变动及蛆虫生长长度在推测死亡时间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乡地区夏季嗜尸性昆虫的种类及其群落演替规律。方法观察法研究新乡医学院动物房后偏僻草地上6只大白鼠和5只家兔尸体腐败过程中嗜尸性蝇类的主要物种及其群落演替规律。结果该地区主要出现嗜尸性蝇类为双翅目3科7种,包括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黑尾黑麻蝇、厩腐蝇、元厕蝇,且呈现出演替规律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新乡地区对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温度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的影响,便于推断死亡时间,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以常见的4种尸食性蝇类,即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丝光鲜蝇Luciliasericata、大头金蝇Chrysomyamegacephala和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crassipalpis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除巨尾阿丽蝇二、三龄幼虫和丝光绿蝇三龄幼虫之外,各种类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均随温度增高而缩短,巨尾阿丽蝇蛹在12℃和30℃时停止发育。根据试验结果,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结果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具有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积温和昆虫发育历期推测死亡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积累尸食性蝇类虫态发育历期和积温的资料。方法采用动物尸体作诱饵,分别对自然飞到诱饵上繁殖生长的6种尸食性蝇类的虫态发育历期和积温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经过观察,取得了棕尾别麻蝇、丝光绿蝇、紫绿蝇、宽丽蝇、巨尾阿丽蝇、大头金蝇等6种尸食性蝇类的虫态发育历期和积温的基础数据。并采用倒计积温的方法推测实际案例中死者死亡时间,破案后证实推测时间与实际死亡时间一致。结论本文数据可为利用尸食性蝇类虫态育历期的积温推测死亡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种常见尸食性蝇类活动与产卵习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明确常见尸食性昆虫成虫的活动习性和产卵习性 ,为法医实践中死后间隔时间的判断提供借鉴 ; 方法 在自然温度、室内恒温及包括夜晚、雨天等 2 6种不同环境条件对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利蝇、棕尾别麻蝇成虫活动与产卵 (产仔 )习性进行了观察 ; 结果 昆虫成虫的活动与产卵习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往往不同 ,不同种类之间也存在差异 ,在利用昆虫发生规律为法医实践提供死亡时间等信息时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常见尸食性昆虫成虫的活动习性和产卵习性,为法医实践中死后间隔时间的判断提供借鉴;方法:在自然温度、室内恒温及包括夜晚、雨天等26种不同环境条件对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利蝇、棕尾别麻蝇成虫活动与产卵(产仔)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昆虫成虫的活动与产卵习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往往不同,不同种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在利用昆虫发生规律为法医实践提供死亡时间等信息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Yang L  Cai JF  Lan LM  Jiang Y  Li X  Li JB  Dai ZH  Peng X 《法医学杂志》2010,26(4):253-256
目的研究石家庄地区常见嗜尸性昆虫种类及其群落演替。方法观察法研究2007—2009年夏秋季放置在同一地点的9只家兔尸体上常见嗜尸性昆虫的种群演替。结果该地区家兔尸体上出现常见双翅目3科4属9种,主要有蝇科的家蝇、厩腐蝇、开普黑蝇、厚环黑蝇;丽蝇科的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麻蝇科的棕尾别麻蝇、肥须亚麻蝇、黑尾黑麻蝇。鞘翅目5科11种,主要有埋葬甲科的大黑葬甲、Silpha carinata(Herbst)、大负葬甲、Ptomascopus morio(Kraatz)、双色葬甲;蜣螂科的金龟子;步甲科的毛婪步甲和蠋步甲;拟步甲科的细土潜;隐翅甲科的大黑隐翅虫、小隐翅虫。膜翅目2科2种,蚁科的路舍蚁;胡蜂科的墨胸胡蜂。结论该地区嗜尸性蝇类群落演替明显,嗜尸性昆虫有地域特征。研究结果可作为石家庄地区对尸体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验嗜尸性昆虫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及准确度,为鉴定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筛选11例已破案证实且昆虫学证据比较完整的案件,对案件中出现的昆虫种类、推断结果及真实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案发现场所发现的昆虫包括大头金蝇、绯颜裸金蝇、乌足锡蝇、丝光绿蝇、厚环黑蝇、厩腐蝇、麻蝇(未鉴定具体种类)、蛆症异蚤蝇、黑水虻、丽腐阎甲、大隐翅甲、白腹皮蠹和赤颈郭公甲共13种。11例案件死亡时间均落在推断的时间范围内,其中72.73%的案件推断结果及真实结果在同一天。结论嗜尸性昆虫可以简单方便地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在蝇类或甲虫发育一代时间内的案件,推断结果比较准确,超过此范围,准确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16SrDNA序列分析在嗜尸性蝇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mtDNA上16SrDNA中551bp基因序列分析,解决依据COI和COII上278bp和635bp基因序列难以鉴别丝光绿蝇、铜绿蝇种类的难题,为法医学嗜尸性苍蝇种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及成都地区室外草地家兔尸体上的铜绿蝇和丝光绿蝇,对其mtDNA上16SrDNA中551b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通过对嗜尸性蝇类mtDNA上16SrDNA的551bp基因序列分析可以对丝光绿蝇和铜绿蝇进行鉴别。结论16SrDNA上551bp基因序列分析是对嗜尸性蝇类(尤其是铜绿蝇和丝光绿蝇)进行种类鉴定的有效方法,是对依据COⅠ和COⅡ序列分析方法鉴别嗜尸性苍蝇种类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 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Ⅱ(COⅡ)中635bp基因序列,解决嗜尸性苍蝇及其卵和幼虫种类鉴定的难题。方法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家兔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苍蝇腹中的卵。利用Chelex方法提取上述苍蝇m tDNA;通过Perk in-E lm er 9600扩增仪进行PCR扩增;琼脂糖水平电泳和银染显色技术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试剂盒纯化;AB I 377测序仪测序;DNAMAN 4.0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截取等长度片段;MEGA2.1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上述嗜尸性苍蝇m tDNA上COⅡ基因序列在双翅目嗜尸性苍蝇的种内差异均数小于1%,种间差异均数大于3%,成虫与幼虫、卵无明显差异。以此能够根据COⅡ序列差异判断两个个体是否同种。然而,对于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铜绿蝇和丝光绿蝇来说,由于二者的种内、种间进化分歧均数非常接近,运用上述两个片段则很难区别。结论m tDNA上COⅡ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绝大多数嗜尸性苍蝇进行种类鉴定。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和精确,能作为法医鉴别嗜尸性苍蝇种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夏秋季嗜尸性苍蝇群落组成与演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夏秋季常见嗜尸性苍蝇生态群落组成与演替规律。方法连续3年用观察法研究7—10月份,家兔、狗尸体、鸡、鱼内脏等试验材料上的嗜尸性苍蝇生态群落组成与演替。结果该地区上述尸体上出现的双翅目嗜尸性苍蝇是最先到达尸体上的昆虫,而且在尸体上出现时间及部位表现出很强的生态群落演替规律性。结论研究结果可成为在呼和浩特地区对尸体进行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推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扩增蝇类COⅠ基因片段,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嗜尸性蝇类的种类。方法运用改良平衡酚—tris饱和酚法提取蝇类DNA,进行COⅠ序列扩增和测序,与数据库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改良平衡酚—tris饱和酚提取DNA方法可获得有效的蝇类DNA,并可应用于COⅠ基因片段扩增,进而进行蝇类种类的鉴定。结论平衡酚—Tris饱和酚法提取的噬尸性蝇类虫体DNA作为模板,用于COⅠ序列扩增,测序后与数据库目的序列分析比对,可准确鉴定嗜尸性蝇类的种类;和传统的昆虫形态学特征鉴定方法比较,该体系更准确,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嗜尸性蝇类28S r RNA基因中715 bp序列,鉴定常见嗜尸性蝇类种属,解决其形态学鉴定难题,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收集洛阳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标本29只,经形态学鉴定后,用Chelex-100法提取腿部DNA,并对28S r 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与Gen Bank和EMBL数据库中的28条相应蝇种序列进行比对,用MEGA7.0软件进行序列整理,通过BLAST搜索进行序列比对,并分析所得序列碱基组成,建立种内及种间进化分歧率,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态学鉴定29只嗜尸性蝇类归属于3科5属6种。获得28S r RNA基因中715 bp的序列,在线BLAST比对结果显示相似度100%。系统发育树显示5种蝇类可以较好聚类。不同蝇种种间差异0.007~0.045,种内差异0~0.001,种间差异和种内差异没有交叉。结论 28S r RNA靶基因序列片段对嗜尸性蝇类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可以作为新的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tDNA基因序列对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种属鉴别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不同区域2科4属6个种30个蝇类样本,提取样本线粒体DNA后扩增COI基因序列,以琼脂糖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并测序,以DNAMAN6.0分析软件分别截取498bp序列,用MEGA5.2软件分别进行序列分析,然后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各地区不同种属样本的序列差异。结果 6个种属的嗜尸性蝇类30个样本mtDNA的COI基因具有一定的序列差异,种内进化分歧均数在0.1%~1.6%之间,种间进化分歧均数在2.2%~11.2%之间,6个种属通过系统发育树均可明确区分。结论 COI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对嗜尸性蝇类的种属检验具有重要帮助作用,可用于现场样本的准确、快速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17.
潍坊地区六种常见嗜尸性蝇类mtDNA COI区序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蝇类成虫、蛹和蛆快速、准确鉴定的难题。方法随机采集潍坊地区人尸周围环境中的蝇类成虫、蛹和蛆,提取其mtDNA,经PCR扩增、产物检测与纯化、测序等,比较其序列差异。结果六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相互之间序列差异明显,同一种蝇的成虫、幼虫、蛹之间未见差异。结论mtDNACOI区序列分析可作为法医学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别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