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记事时起,我就知道,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孤儿院的生活,让我开始理解什么叫做"怜悯".就是在这样的目光和慈悲里,我走过了童年,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相似文献   

2.
心慧 《新青年》2006,(5):8-9
我对母亲的恨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疼过我.她最爱的人是姐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寻医问药了差不多半年,累得落了形,可是姐姐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我才5岁,看着父母每天都要背着姐姐外出求医,对我基本上不管不问.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康     
这么多年来,我习惯叫她老康,如她习惯叫我妖妖一样. 我们一起出游,一起合伏,一起闹事,一起做任何一件事.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无间的伙伴,最知根知底的朋友.  相似文献   

4.
肖峰 《新青年》2007,(7):42
我是位22岁的年轻女性. 父亲43岁那年生的我,因此我从小很受父亲的宠爱.我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位妻子.由于种种原因,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和睦.从自己记事时起,父母就经常吵架.  相似文献   

5.
小姑     
素问 《新青年》2006,(6):16-17
有段时间爸爸经常出差,一出差就把我放在小姑家.那时候小姑父还在外地工作,他们也没有孩子.我很不懂事,没来由地不喜欢小姑父,他难得回来一趟,我总要与他起摩擦.我已经记不起小姑有怎样的反应,也不知道小姑父有没有和我计较--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眼里,大人的世界总是放大或者缩小了的.而我仗着小姑疼我,屡次在小姑家中摆脸给小姑父看.最著名的一次事故发生在一天午饭的时候,小姑父大概是因为坐姿的问题批评我,我不听,还与他起了口舌.他说起我总在他家吃饭的事情,我觉得受了羞辱,把筷子死命往桌上一掼,边哭边吼:"我吃你的了吗?  相似文献   

6.
成小晟 《新青年》2008,(3):38-39
1 从记事的那天起,我就没见过爸爸的模样,身边只有妈妈,妈妈是我生活的全部. 我们住在这个城市的边缘,靠近5路公交车的终一点站.临街的两问房子,前面一间妈妈用来装饰成门面,卖一些水果杂志书刊等零物,后面那间我们住.  相似文献   

7.
这又是一个花季女孩的呼救--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很快乐的女孩,可是从那一天起,我的世界倒塌了,因为他.我不明白,为什么我那样真心地对他,他却要伤害我.我一直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持我们的感情,可他欺骗了我的感情,他说他喜欢我,可是他的心思全在另一个女孩身上.我曾经有过惶恐和不安,只是我不敢承认.最后,我们还是分手了.分手之后,我偷偷地哭了一夜,我无法再让自己快乐起来!我已经是一名高三女孩,高考越来越近了,可是我心乱如麻,胡思乱想.马老师,请您帮助我,救救我,告诉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1995年,中师毕业后,我被分到了当地一所最偏远的小学.这个学校总共三名教师.学校在一处半山坡上,只有一排低矮、破旧的平房,被围墙外高大的杨树、榆树、槐树包围着,显得非常不起眼.校园里长满了野草,经常有牛羊溜进来悠闲地吃草.简陋的环境,清苦的生活,让我苦不堪言.尤其是到了晚上,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校园,寂寞如影随形.从来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想逃离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9.
燕子 《新青年》2002,(7):20-21
又是槛菊愁烟兰泣露的季节.窗外,秋风渐紧.落红无数。我推开案牍上的文稿,没来由地感到无法静心。有人送进一摞读者来信和来稿。信手拆阅,蓦地,我的手从一个白色信封上如遇电击般收回。上面没有署名.但那道劲有力、锋芒毕露的字迹.从映入眼帘那一刻起,就像一支疾驰的响箭,直逼我心。是彬!  相似文献   

10.
风再起时     
一 薇上了火车,车门关上的一刹那,北风乍起,夹杂着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林选背过身去,揉了揉眼睛,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起风了."我说是的,起风了,我们回吧.  相似文献   

11.
1.小暖 "小暖"是林墨为我起的名字,曾经被他用一种很有磁性的声音叫了3年. 认识林墨是在5年前,我19岁,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父母离异后,父亲很快娶了另一个女人进门.我是个倔强的孩子,接连看了那女人几次脸色后,我就不再跟他们伸手要钱.从17岁开始,我在夜市卖过杂七杂八的小玩具,帮开饭店的表姐洗过碗,凡是能赚钱的行当,我都去做.直到有一天,我随意写下的文字在杂志上发表,并且很快收到一笔在我看来十分丰厚的稿酬后,我便开始靠卖字为生.爱情小说、随笔评论,每夜不停地写,食指和中指上,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相似文献   

12.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从此,我对继母的真挚情感不再有丝毫的怀疑。——题记1.从我懂事那天起,看到最多的场景就是妈妈对爸爸的冷言指责。我上初三时,妈妈和本单位一个同事的情人关系东窗事发,爸爸一怒之下毅然与其离了婚,虽然我义无反顾地站在爸爸一边,对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一对亲密的小蜗牛 17岁那年的夏天,我在夏草葱茏的海边树林里,第一次亲吻了安卡.她像只小小的蜗牛蜷在我的怀里,安宁又美好. 然后,耳边响起一阵尖叫,二海不知从何处蹦出来,鬼一样地盯着我们,他眼神里的叫嚣片刻未停过,从我们遇上安卡那天起.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中苏关系恢复以来,我市对原苏联经贸由小到大,迅速发展.但从1993年年末以来,山于双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新政策,特别是俄方采取限制性措施,使我对俄贸易出现了全国性的大滑坡.这一情况及发展趋势已成为全国各地乃至港台、日韩各国家、地区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市对此尤为关切.从1994年初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经贸委就此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适时采取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他叫王岩,是中学语文老师.我和他一同从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经近10年了,到明年我差不多可以申报高级教师资格了,可是他还是中学二级教师,所以大家给他起了绰号叫"王二小".  相似文献   

16.
一 普陀山,梵语音译为"普陀罗伽",汉语意为"美丽的小白花".普陀的美与神秘,尽在这名字中了. 去普陀.从沈家门坐船过去,刚刚还是晴空丽日,突然问下起了雨,雨大且急.我担心着,这样的雨天游普陀,岂不扫兴?旁有游客笑着说,这是岛上的对流雨,-会就没了.  相似文献   

17.
我站在漓江岸边,看来往的渔船,星星点点.我看见许多站在岸边,长发翩跹的女子,都似乎有着与我一致的伤悲,面目悲凉,郁郁寡欢.我把手机里所有关于苏默的消息,都放进了回收站,可是那些记忆,能连同这个动作,一起遗忘吗?  相似文献   

18.
忘记伤痛     
有一年的冬天,我和一位摄影师到鲁苏交界的马陵山开始跟踪拍摄一对鹰的生活.我们给这对鹰起了两个好听的名字:安塔和多丽.  相似文献   

19.
窗外的鸟儿     
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打工,租不起高楼大厦的我,只好来到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寻找廉价的栖身之地. 这里靠近城市的边缘地带.我租住在六楼的平房上面,房间不到20平方米,个子高的人一伸手就能触到屋顶.安顿好简单的物品后,我推开狭小的窗子,映入眼帘的是对面那些郁郁葱葱的树.  相似文献   

20.
小屁孩原名叫刘帅,一岁半多点的时候,一个傍晚他在我的脚边玩积木,忽然就很响地放了一个屁,全家大笑,屁孩儿自己却莫名其妙地到处寻找自己的屁声,从那天起我叫他小屁孩儿。这一叫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