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文博 《前沿》2014,(23):18-19
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先是对革命党北伐实施武装干涉,未能得逞后,又转而支持革命党,但附加危害中国主权的条件,因而遭到革命党的拒绝,并对日本的武装干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其放弃干涉政策。针对其支持革命党北伐的有利政策,革命党进行了利用,以促进革命的发展,但以不损害中国主权为前提。从辛亥革命时期日本与革命派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革命党北伐,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对中国进行侵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2.
何洛 《协商论坛》2011,(10):17-1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孙中山先生领导成立的同盟会,因迎合历史潮流,队伍不断壮大。辛亥前夕,革命的气氛已非常浓烈。洛阳也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孕育着革命的火种,时刻等待时机的到来。光绪末年,同盟会员、偃师县人杨源懋,新蔡县人刘粹轩来到洛阳建立了河南府中学堂(即后建的省立第八中学——洛阳中学),以办教育为掩护,策划革命,成为洛阳地区第一个秘密的革命活动据点。同时,  相似文献   

3.
刘通(1879—1970),1907年加入同盟会。解放后,历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二至四届民革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三届省人大代表,第一至三届省政协副主席,第一至第四届民革福建省委主委。最后的科考秀才刘通,原名开通,福建省闽侯县琅岐人,祖父辈皆为普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不仅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对推进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城市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了中国人的心智,给在封建长夜中煎熬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社会秩序,使中国人从腐朽的社会制度中逐渐解放出来,转向现代人。在生活层次方面辛亥前后,人们在追求作为人的基本的合理的需要,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上,有了较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愚昧逐步走向文明。缠足、吸食鸦片烟和赌博…  相似文献   

5.
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一举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分水岭,地当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的湖北武汉工业,在经历了从破坏到恢复、逐渐走出困境的艰难时期后,伴随着民国初年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规相继颁布,工业管理机构陆续建立和完善,民间投资实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从而为欧战期间湖北武汉工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湖北早期工业化进程在这一时期明显加快,并呈现出从官办转向民办,从重工业转向轻工业,从大型转向小型,从武汉向沙市、宜昌等沿江城市扩展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后及抗日战争时期的香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占领香港地区以后,并未能割断香港与祖国内地同胞的联系。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两地同胞相互支援,反对封建压迫,反抗外国侵略,写下了许多感人的历史篇章。这在辛亥革命运动和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十分明显。香港与辛亥革命孙中山青年时代曾先后在香港技革书室、中央书院和香港西医书院就读。他在香港读书的时间包括中学二年、大学五年,合计七年。这七年时间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孙中山曾回忆说:“予在广州学医甫一年,闻香港有英文医校开设,予以其学课较优,而地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技香港学校…  相似文献   

7.
朴朗尉 《创造》2011,(10):52-53
“云南有两个革命的因素,一件是官吏贪污,如丁振铎、兴禄之贪污行为,已引起全省人民的愤慨;另一件是外侮日亟,英占缅甸,法占安南,皆以云南为其侵略之目标。滇省人民在官吏压榨与外侮侵凌之下,易于鼓动奋起。”  相似文献   

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只能就编写《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一书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路被忽视的原因在读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 ,邓小平曾讲过这样一段话 ,他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对列宁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 ,邓小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实际上 ,列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刘永辉 《春秋》2011,(4):7-10
青岛区域本隶属于即墨县.1897年11月14日德国武装占领胶州湾,1898年3月6日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99年,青岛脱离即墨板块,不受清朝直接管束。辛亥革命前后,由于从海外归国参与山东革命的留学生首先在青岛登岸.  相似文献   

10.
中华革命党及其纲领一、中华革命党产生的经过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惨遭捕杀,各地的国民党左派党部全被捣毁,为挽救革命而发动的八一南昌起义又告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革命阵营亦有了分化。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的爆发,打破了清末以来的统治秩序,使得湖南省政权人员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他们在就职期限、任职年龄、知识结构、参政热情、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任职时间越来越短,就职年轻化趋势明显,出身本土化过程加快,专业化水平提升,议政能力有所改观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革命党的宣传活动二、同各方面的论战1928年春季,中华革命党在上海的声势和影响已逐渐扩大,引起了抱有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集团的侧目。他们尽管感到第三党近来的呼声益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革命政党,诞生于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低潮时期,酝酿建党则可追溯于“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之后,1928年起在上海以“中华革命党”的名义开展活动。这是农工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农工党的正式成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但由于历史的特殊性,社会主义首先诞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沉重的历史积淀、建设经验的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0世纪初,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使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开始将西方语境中的民族国家话语纳入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得中国传统的民族认同符号开始由"天下共同体"转向"国家共同体".围绕着如何构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辛亥革命爆发前出现了"排满"和"合满"为认同符号的两种不同的民族国家建构主张,并引发了改良派和革命派激烈的论战,最终导致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并不断加剧.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建构理论上完成了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再到中华民族国家的嬗变.以中华民族为建构民族国家新的认同符号,标志着民族国家认同在近代中国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地方精英对于革命的态度及其转变,是地方政治和社会变动晴雨表,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革命的进展,甚至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在辛亥革命中,湖南以地方绅士、商人、新式军官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强烈不满,转而趋向并参与革命,成为革命派的主要同盟军。但是,由于地方精英对于革命后某些混乱状况和自身利益未能满足的不满,发起了杀害焦、陈的政变,革命遭遇重大挫折。辛亥革命的最后和完全胜利有赖于革命党人强有力的领导,有赖于革命党人与地方精英的合作乃至妥协,也需要在地方精英和民众民主转型基础上所提供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任玉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无不经历过各种曲折反复。社会主义建设亦如此。邓小平说:“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①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  相似文献   

18.
谭平山与中华革命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革命史上,谭平山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革命家。他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为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贡献;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核心人物,为促进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蓬勃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参与发起和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本文讲述的是他与邓演达等人发起组织中华革命党的故事。酝酿组织新党大革命后期,随着群众运动的发展和革命的日趋高涨,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也愈来愈激烈。国民党右派的倒行逆施,引起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强烈不满和愤…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1月24日的《北京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陈希同等北京市领导同志视察京城湖广会馆修复工程的消息,文中提到:“民国以来,湖广会馆成为政治活动重要场所。1912年8月25日,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召开了国民党成立大会,这一年8月25日至9月15日,孙中山先生先后五次到湖广会馆,留下了这位伟大革命先驱的足迹。”笔者读到这里,不由得触及对一段往事的记忆,那就是80年代中叶,我在采访、撰写《梁漱溟问答录》一书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先生曾多次提及湖广会馆的事,因为他是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在湖广会馆召开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20.
在1911年冬天,张先培等四位同盟会会员刺杀袁世凯失败壮烈牺牲后,京津同盟会支部军事部长彭家珍独自决定以一死去刺杀清廷显贵良弼,以挽回刺杀袁世凯失败的影响,替死难四烈士报仇。1912年1月26日,即张先培等四人牺牲后不满十天,彭家珍便毅然付之行动。良弼是清廷贵族主战派(即极力主张用武力平定南方革命党人)的代表人物,气焰嚣张,早就成为革命党人要除掉的重要目标之一。刺杀那天临近中午,身着清朝官服、怀揣炸弹的彭家珍,独自来到北京西四红罗厂良弼的住宅前。他掏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清廷驻奉天将领恭顺(良弼的好友)的名片,声称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