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是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她的经济之所以得到高速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关系。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劳动力的75%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产值一向占泰国总产值的比重最大。在泰国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始终占绝对优势,在泰国十大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就占了六项,  相似文献   

2.
泰国的总面积约为500,000平方公里;即相当于法国那样大.泰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在其2,500万人口中,约80%是以农业、林业和渔业为生,其余的20%则从事商业、工业、矿业和其他事业.泰国经常要依赖于农业产品(诸如:大米、橡胶、柚木)和矿产品(如锡)的输出.另一方面,她的输入主要是工业  相似文献   

3.
泰国是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82年,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时价计算大约相当于1951年时的30倍。如果按1972年不变价格计算,泰国1974—1982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最高达到8.7%,最低也在4.1%。 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农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泰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据1982年的统计材料,泰国全国劳动力的75%从事农业生产。在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历来占最大比重。尽管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制造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这种比重在逐年下降,但八十年代中平均仍然达到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中叶的蒙固王改革,到1957年沙立·他纳勒全面推行现代化,泰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1960年泰国的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84%①;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为40%,高于同时期的中国(23%)、菲律宾(26%)、缅甸(33%)②.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泰国传统的经济部门,也是当前泰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以来,泰国农业担负着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本、输送廉价劳动力、提供食品及原材料等三大任务.与此同时,还实现了4—5%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平均增长2—3%的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部门的稳步发展为战后泰国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自7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农业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除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东盟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都是农业国家。战后,由于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才开始下降,在1960至1980年间,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75%降为58%,泰国从84%降为76%,菲律宾从61%降为45%,马来西亚从63%降为50%;同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54%降为26%,泰国从40%降为25%,菲律宾从26%降为23%,马来西亚从37%降为24%,而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8%上升为9%,泰国从13%上升为20%,菲律宾从20%上升为26%,马来西亚从9%上升为23%。诚然,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已趋下降,但是,农业目前仍是东盟国家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约有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仍来自农业,各国劳动力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三继续集中在这个部门。1979年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菲律宾为58%,泰  相似文献   

7.
同几乎所有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东盟国家(除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外)的大部份人口都从事于农业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大致占东盟从事经济活动总人口的65%。在过去十年期间,东盟国家之中有四个国家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实际有所下降。印度尼西亚从53%下降到43%;菲律宾从33%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同泰国的经贸关系中,广西与云南具有许多相似点,例如广西与云南的区位优势都很明显,都是中国通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与泰国距离都很近;根据专家的研究,云南的傣族、广西的壮族与泰国的民族都是"同源异流",双方习俗相似、语音相近,两省区都有不少华侨华人在泰国.更重要的是,云南与广西在产业结构上都是工业不发达以农业为基础的省份,两省区与泰国产业结构趋同和产业水平相近,产业内贸易在双方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很大.在这样相同的背景下,对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关系和广西与泰国的经贸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距,借鉴云南的经验,挖掘自身的优势,对于进一步推动广西与泰国的经贸关系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泰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体,农业收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泰国整个国民经济;泰国的出口收入有80%来自大米、橡胶、玉米、木薯和蔗糖等初级产品。80年代以后,泰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才开始逐渐减少。1986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被工业超过(农业的比重是22.3%,工业仅制造业就占21.4%左右)。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泰国基本上还保持着闭关锁国的状态,国内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当时稻米已是主要栽培作物,但甘蔗、烟叶、棉花、槟榔、椰子、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十分普遍。甘蔗和棉花的地位尤其重要,已经出现相当程度的商品化生产。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泰国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步沦为英国和法国的势力范围。泰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为英国殖民者所控制,这就使其最终成为英国的经济附庸,在  相似文献   

11.
进入90年代,泰国经济增长率经过两三年的稍有下降之后,1993年起又连续3年出现稳定增长的局面,1993—199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5%。 一、1995年经济基本状况 1995年,泰国经济虽然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障碍,如美元币值动荡、通货膨胀增高、遭到特大水灾等问题,致使泰国各银行不得不开始采取严格的金融政策,但泰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初步估计,1995年泰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率可能要达到8.5—8.7%。1995年各主要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是: 1.农业生产上半年迅速发展,下半年因水灾遭重大损失。1995年上半年,泰国的农业生产由于风调雨顺,水库积水量足,使雨季末期和旱季中的庄稼种植计划圆满完成,农作物的生长十分好。因此,泰国上半年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这对泰国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上泰国对内贸  相似文献   

12.
泰国坚持以农立国,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尤其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繁荣农村经济,首先要解决农村的“四通”,即资金融通、商品流通、运输畅通、信息(包括技术)灵通。这四通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泰国近年来农业有很大发展,六十年代期间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5.6%,七十年代期间为4.7%,1960—1980年期间为4.5%,1960—80年期间农产品出口值年均增长率为12.6%。农产品出口占农产品总产值的比重,从六十年代的33%提高到七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13.
泰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近几年来,经济持续发展,经济人士预言,它将很快迈进新兴工业国的行列,成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泰国,认识泰国,探讨他们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来发展我们的经济。一、泰国的基本情况 1、人口及就业状况泰国是亚太地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土地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5300万,其中可从事劳动的人员为289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5%,因此,泰国的劳动力是充足的。泰国目前  相似文献   

14.
泰国的农业     
农业是泰国传统的产业部门,即使今天的泰国正在向新兴工业国迈进,农业仍然是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农业在泰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仍受到世人的瞩目。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85年,泰国劳动力总数为2,600万,农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68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65%。这说明,到1985年,泰国的就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部门。  相似文献   

15.
战后泰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当迅速,贸易额从1951年的106.24亿铢扩大1983年的3830.81亿铢,32年中增加了36倍,平均每年以11.8%的速度增长。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0.5%,从1951年的59.72亿铢增加到1983年的1464.72亿铢;同期进口额从46.48亿铢增加到2366.09亿铢,年平均增长13%。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贸易商品和贸易地区也发生了变化,并对工农业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一、贸易商品的变化(一)出口商品的变化泰国是一个正在致力于工业化的农业国家。粮食不仅是农业的主要部门,也是首要的出口项目,占出口创汇的1/3至1/2。在世界粮食出口贸易中,泰国历来占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尼西亚沦为荷兰殖民地三百五十多年.荷兰殖民者总是试图证明似乎印尼殖民当局的政策是为了印尼人民的幸福.例如荷兰政府在1947年中提交给联合国大会关于印尼经济状况的报告中写道:"除去保障当地居民免遭有势力经济集团的侵犯外,执行改善居民物质福利的有力政策是印尼的政府当局的主要职责.……毫无疑问,西方的资本、科学和技术之渗入并未使印尼贫穷而是更富有了".但是,印尼人民遭受殖民剥削的历史却推翻了诸如此类的虛伪断言.印尼殖民地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工业发展缓慢而且是片面的.1938年工农业产品总值(包括采矿工业)为24,490亿盾.而农业部门的产值(包括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则占这个数目的68%左右,从事该部门工作的有66%左右自立人口,而从事加工工业(主要是手工业生产)工作的在1939年仅占12.6%.低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工业中占着优势地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先后陷入经济衰退之中,而就在经济衰退的危伏笼罩着西方世界的时候,亚洲地区的东盟各国的经济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泰国从80年代末期就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受到世界的瞩目。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4万平方公里,人口5750万(1991年),历史上泰国曾经是一个以单一种植经济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长期以来,农业在泰国的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直到1965年,农业人口在泰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还高达79%,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以来,1970至1979年期间,印尼农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6%,比同期其它东盟国家农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低(泰国为5.4%、菲律宾4.9%、马来西亚为5.0%),但比印尼六十年代农业生产2.7%的年平均增长率高得多,印尼农业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快的主要是印尼政府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下泰国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是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农业是泰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代以来它为泰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大量的外汇收入,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多样化、产业化也使农业部门自身得到壮大,其工业化模式曾被国际社会誉为“农业-工业化道路”受到好评。步入90年代后,泰国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就,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30.9%,而农业仅占10.8%(1995年),农业部门的发展速度逐步放慢,农业部门隐含已久的矛盾逐步尖锐,如农业人口的相对贫困依然严重、农业生产造成环境的退化等,这些都直接威胁国家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0.
柬埔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在全国人口中,85%的人从事农业生产.柬埔寨土地肥沃,全年平均气温为27℃,阳光、雨水充足,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由北向南纵贯柬埔寨东部的湄公河及其支流和洞里萨湖,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渔产,使柬埔寨成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由于长期的战乱,柬埔寨经济停滞倒退,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无数青壮年劳力被迫弃农去打仗,大片农田荒芜,水利设施被毁坏,昔日千顷良田到处布满了地雷,昔日的大米出口国却反而需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据世界银行统计,柬埔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215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