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磊磊 《学理论》2010,(3):40-41
本文首先对法人人格权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于法人的人格权的一般形态问题,本文列举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说,结合我国学者相关的观点,仔细地阐释了其划分方法等相关的问题。最后,就法人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本文立足于两大法系的立法和司法保护实践,对比我国对法人人格权法律保护的规定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更好地维护法人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公民维护权益的意识加强,法院接到有关死人名誉的诉讼也络绎不绝。法院作了相应判决,但社会仍存在关于死者名誉之争。与死者名誉相关的权利到底属于死者还是死者家属?死者的名誉权是否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相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5)
我国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国目前针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正呈现出逐步完善的趋势。对于死者的人格利益予以保护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的共识,然而保护范围如何确定、期限如何界定、路径如何选择仍旧是死者人格利益保护领域未厘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8)
《民法典·人格权编》对人格标识商品化争议中的部分问题做出了回应,取得了一定的建树与成果,但仍存在改良空间。为进一步完善《民法典·人格权编》体系建构,本文从理论争议入手,分析了学界关于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观点,最终明晰理论中的"人格权商品化"内蕴为人格标识的商品化,且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在体系上是一种独立于人格权体系之外的权利,以财产权进行构建更切合我国实际。而后以人格标识保护在实践中的困境为基点,评析了国际上的两种主流模式后认为应当在肯定二元保护模式的基础上加以修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民法通则、单行法的有关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但是,现行立法关于人格尊严的规定存在一定不足:思路不够清晰;宪法与民法的相互协调不够,民法对宪法规定的落实不到位;缺乏更具体的法律规定.完善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立法的具体途径是:宪法应明确人格尊严的地位和性质;未来民法典应在对一般人格权作出规定的同时,补充人格权与宪法人格尊严的协调性规定;强化具体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在我国民法典中的确立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基础为人格权。个人信息具有独立的属性和价值,不能为其他具体人格权客体所概括,与一般人格利益相比具有特殊性并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类别。个人信息权是一项崭新的具体人格权,是信息时代民法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个人信息保护应当在民法典人格权法编的一般规定中加以明确,个人信息权应当在人格权法编中独立成章。  相似文献   

7.
"人格权"是一个关系到民法典整体结构与立法进程的法律问题,需要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作为肇始于西方的概念,对国外先进人格权制度的吸收与借鉴是我国相应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构筑,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考察法律传统中的内在人格权制度因素,需要立足中国古代身份制度这一土壤,具体分析传统法律对人格利益的保护与法律文化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基础。同时,结合域外理论范式与我国百年立法经验,支持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否定一般人格权制度,并对人格权类型化作出简要分析,以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转型社会中,各种新型人格利益层出不穷。但在人格利益转化为人格权上,却存在着利益泛化为权利以及权利的绝对化等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权利的确定中,不能有效运用法治思维进行新型人格权的塑造;另一方面,在权利的保护上,长期的“立法中心主义”造成诸多新型人格权利难以通过司法程序有效救济的僵局。所以,新型人格权的塑造及其保护必须诉诸“司法中心主义”的立场转换,并把新型人格权利的自然权利属性和伦理价值诉求变为可予以司法救济的法治诉求。此过程主要表现为裁决中的法律方法运用。如通过法律解释方法探寻案件裁判的法律依据;通过利益衡量方法明确权利泛化及冲突的权衡标准;以及通过法律修辞方法拨开笼罩在典型人格利益纠纷案上的权力或道德修辞迷雾。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其主旨在于保护自然人生活的自由和精神的安宁。我国民法将隐私权纳入名誉权的范畴进行保护,方式间接,混淆了二者的界限,不利于隐私权的法律确认和保护,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就如何维护人格权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目前如何更好地完善我国的人格权制度,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使我国公民的生活更有尊严,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影响,也是当今我们所要重视的严峻问题。在我国未来将要颁布的民法典中,对于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汇编这一问题,我们也应该秉持着积极的态度,表示支持。因为人格权法的独立汇编,将对我国人格权制度的完善、规范起着强大的推进和发展作用,必将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的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会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将会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刘金露 《学理论》2013,(4):124-125
从案例出发阐述了一般人格权的内涵以及与具体人格权的关系,将其内容概括为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一般人格权的立法保护模式有三种,我国应在民法典中单设人格权编对其做出规定。司法实践中应合理限制一般人格权的适用范围,避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2.
人格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和更有尊严。为了全面维护人格尊严,就必须确认和保障自然人的人格权。人格权属于民法中的新生权力,而且人格权制度在民法中也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制度。加强和完善人格权制度,代表了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劳动保护结构的捆绑性、工伤保险救济的有限性以及用人单位过错责任机制的缺失性都不利于我国劳动者健康权的全面保护.全面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应寻求多元化保护,不能仅限于传统劳动保护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单设人格权编,明确了健康权的保护内涵,突显了健康利益保护的权利属性,切实回应了当前公...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对形象权并未在立法中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对出现的形象权纠纷案件都是通过人格权、著作权、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保护.这四种保护模式在具体适用上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是也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在我国将形象权纳入立法之前,司法审判中需要拓宽思路,通过把握形象权的本质属性作出科学公平的裁判.  相似文献   

15.
著作人格权是著作权的重要权利内容。著作人格权转让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法律问题。本文首先对著作人格权作了概念辨析 ,将它与民法上传统人格权作了简略的比较分析 ,并考察了两大法系、国际公约以及我国著作权法律实践和学术界对著作人格权转让的态度 ,最后给出了作者支持著作人格权可转让的理由。同时指出本文所主张的著作人格权的可转让是一种有限的转让 ,即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转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刑事搜查制度各不相同,然而搜查一般都应遵循司法审查、特定性、合理根据、人格权保障等原则。为加强两岸间交流和保护人权,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刑事搜查制度的经验,逐步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李希 《学理论》2013,(20):117-119
我国学者使用了"商品化权"、"公开权"、"形象权"、"商事人格权"等概念,来描述人格标识利益。不管是从概念内涵还是外延上都相去甚远,跨越了人格权、财产权、知识产权三个完全不同的权利类别。对这种法律现象归于人格标识利益这一概念,从概念加属性对此概念进行界定,以期对该种法益进行民法上的保护,其客体的人格标识表现形式应当包括能够表现其识别性特点的姓名、声音和其他具有识别性和个性化的标识。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然人的人格标识越来越多地被商业化开发利用,发展的趋势更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不少学者提出应当赋予人格标识拥有人独立的商品化权。然而作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依据的新型人格权说和劳动财产权学说的主要观点及论证思路都值得商榷。在澄清"二元权利体系"的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探究民法上人格权的范畴和劳动学说的本意,对人格标识商品化权进行单独类型化保护的正当性理论根据进行深入检讨和反思,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3)
精神财产权是由人格权与财产权交叉部分脱离人格权与财产权以后独立发展起来的一种与人格权、财产权相并列的第三种权利,包含知识产权和形象权。人与财产的关系经历了"结合—分离—融合"的三个阶段,我们已进入财产与人融合的阶段。精神财产权必然走上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重构民事权利体系的新路径。形象权发生在这新路径下其保护对象应当包括真人形象、虚拟形象、与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物品形象三大范畴。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巨大变化与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隐私信息被窃取及滥用等各种信息伦理问题.我国现行立法的缺失无法很好的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我国应秉持科学的立法理念,对个人信息进行立法保护、构建信息伦理规范体系,将其确定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加以保护,把保护个人信息上升到宪法的原则性高度,尽快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