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对建立“香港学”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香港学”顾名思义是以研究香港这个特殊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的一门科学,既要研究1997年前殖民统治下的特殊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也要探索1997年后“一国两制”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对香港这个特殊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香港的抗战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特殊的地位。我党在香港的抗战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1936年至1940年与1941年两个时期,以1941年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之前,香港暂时成为一个战争"避风港"。这一特殊的条件,遂成为一批文化人用不拿枪的方式参加祖国抗战的良好阵地,使香港变成抗日救亡运动的特殊文化据点。大批进步的团体和组织相继成立,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香港的抗日文化运动是香港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内容。此外,香港同胞还以其他形式组织和参与救亡运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香港的特殊政治地位与地理位置,中国各民主党派除九三学社外,都曾在此留下了革命活动的足迹。其中有些民主党派不仅诞生于香港,而且长期以香港为其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最早把香港作为革命活动基地的是中国致公党.成立于!925年10月的中国致公党,是以海  相似文献   

5.
历史进入本世纪七十年代末,香港的前途归属问题开始逐渐成为世人注目的焦一点,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开始成熟。1979年3月下旬,英国政府派英国驻香港总督麦里浩访问中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香港总督访问中国。3月29日,邓小平接见了麦里浩。邓小平说:我们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特殊问题来处理。到了1997年,无论香港问题上口何解决,它的特殊地位都可以得到保证。说清楚一点,就是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因此,请投资者放心。麦里浩返港后披露他访华的目哟,同时转述了邓…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很快被日军占领或封锁。这使香港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具有异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于1941年12月占领了香港,统治香港逾3年半。 日本侵占香港之前,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香港特殊的政治和地理环境,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积极争取香港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香港沦入日寇的魔掌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其武装在香港与日军英勇地斗争,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上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和平回归了中国,成为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首个特别行政区,这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住的历史抉择。 一、新中国不用武力收回香港主权是时局的特殊需要 自从1842年之后,英国在香港实行了长达150年的殖民统治,并且把资本主义引入香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一直坚持拥有香港主权,不承认香港是“殖民地”,但鉴于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以及香港的实际情况,新中国决定把香港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留待时机成熟时通过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同时对香港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香港的抗日救亡运动和香港的抗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特殊的战绩。她孤悬华南敌后,坚持抗日武装长达八年,得不到来自外界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东江纵队和她  相似文献   

9.
香港廉政公署香港廉政公署全称为香港总督廉政专员公署,正式成立于1974年2月15日。它专门负责对付香港各方面的贪污贿赂问题,是香港公务员廉政制度的唯一执行机构。一、地位独特廉署从1974年建立以来,在香港政府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有的8个民主党派中,有5个民主党派是在香港组建或重建的,这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回顾这几个民主党派当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下,在香港的组建或重建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发展,有助于我们了解认识香港在民主党派史和多党合作关系史上的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11.
1945年是中国和世界发生历史性大转折的一年。在中国,抗战胜利,举国欢腾,人们盼望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众多知名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也从重庆、桂林、昆明等地回到广州、上海、南京等从日寇手中收复的沿海大城市。与此同时,中共中央鉴于香港特殊的战略位置,着手部署一批文化、民主人士抵港,开展文化宣传工作。8月27日,周恩来电示中共广东区委“以香港为中心建立城市工作”。9月初,毛  相似文献   

12.
立波 《党史纵横》2007,(7):10-14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特殊的战绩。她孤悬华南敌后,坚持抗日武装长达八年,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东江纵队和她旗下的港九独立大队,成为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一洗百年耻辱。中国向世界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向世界证明了今天的中国不再是任人欺辱的"东方睡狮",而是一个日益崛起并将不断强大的中国。"弱国无外交",中国能够顺利收回香港,说千道万最终只能落在"实力"这两个字上。这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5页)中国的近代史是以不幸为开端的。乾隆以后,中华帝…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1997,(6)
让我们了解香港编者按: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就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随着这一时刻的临近,香港回归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帮助共产党员和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香港、认识香港,我们摘编了这组香港知识,供大家学习。1.香港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答:香港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颗“东方明珠”届时将回到脱离了150年的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性的重要时刻为世人所注目。如何保持香港过渡期的稳定繁荣,实现香港平稳过渡和1997年政权顺利交接,不仅中国人民关注,且世界人民都很关注。 对于香港过渡期政制如何与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相衔接,中英两国政府在1984年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和全国人大1990年通过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中英有关协议和谅解中已有明确规定。然而,英国政府和香港总督彭定康顽固坚持“三违反”的立场,千方百计推行企图对香港现行政治体制做重大改变的“政制  相似文献   

16.
正邓小平与香港的知名人士有过长时间的交往,从中可以看到他对香港这片土地的深情和对同胞的关怀。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是查良镛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历经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回归祖国10年来,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更加具有实力。如今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胜地,这正是“一国两制”取得的伟大胜利。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让历史的瞬间再次回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问中国,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在谈判过程中,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等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中,到过香港的人并不多,而周恩来是多次到过香港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因参与了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的中共华南党的工作,从而与香港及东江纵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周恩来一生共到过香港三次。第一次到香港是在1924年夏秋。  相似文献   

19.
中共名人的香港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春 《党史文苑》2011,(1):50-53
近代以来,香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被称为东方的自由之港。香港作为中国的一块神圣领土,曾经是许多中共名人频频光顾的地方。正是有了像周恩来、邓发、蔡和森、廖承志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在那特殊的历史时刻,利用"自由港"为阵地,进行沟通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是我人民解放军的军中骄子,他们在香港回归后担负起保卫香港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作为主权的象征,他们见证了香港回归的伟大历史时刻,和香港人民一道共同走过了回归祖国后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风雨,十年辉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出色地完成了祖国交予的使命,保卫了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处处以香港市民的方便考虑,积极融入到香港社会生活中,他们以自己的魅力和风采折服了香港同胞,成为驻守在东方之珠之上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值此建军八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优秀的驻港部队全体官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