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诸葛宏 《学习月刊》2010,(22):88-88
在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认识偏差等问题。这具体表现为.盲目的效仿所谓“现代”“时髦”的生活理念。怪诞、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举止正日益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倡导传统美德诸如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则被视为古板、无聊的举动,讲解公共礼仪、  相似文献   

2.
《红旗文稿》2015,(4):40-41
新世纪以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较量区”的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在史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一是以“创新”之名行解构之实。时下有人打着“创新”的旗号,否定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史学界掀起的“重构中国近代史”思潮,试图抛弃革命史的叙事模式,在历史研究中彻底进行“告别革命”,自然也就抹杀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争取独立与自主战争的历史作用,民族英雄的崇高历史地位也就遭到  相似文献   

3.
守望历史     
2010年8月14—16日,“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是两岸学者60年来第一次共同探讨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问题,寻找共同历史认知,促进两岸文化共识。章开沅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知名教授。  相似文献   

4.
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起因、性质及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因此,有对此问题重新加以研究和评价的必要,从历史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中国制造”命途多舛的一年,频发的所谓产品安全质量问题,把“中国制造”推到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论是真正的安全事故还是又一次对中国的妖魔化行动,“中国制造”都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如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当下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所谓的“深水区”,适应于改革开放初期“浅水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 ,把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以 192 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 80年 ,众所周知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 80年 ,是属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 ,整个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同时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史。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 ,我们应从两条最基本的线索中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 ,从而得出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不是中国共产党自封的 ,而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 ,是中国近代经济基础、阶级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一、黑线———近代中国社会沦为…  相似文献   

8.
在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当前存在着两种倾向性观点需要澄清:一是“非独立形态”论,二是“中国模式”论。这两种认识倾向殊途同归,都有可能严重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进程。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大趋势中、放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中、放到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加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是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各方面都还不够定型和成熟,更没有形成所谓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9.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48-48
周恩来,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大写的名字。缺少他们,中国近代史就会失去重心。张学良一生中结识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人。周恩来,是张学良结识的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1991年4月末,张学良向美国记者谈起了周恩来,他说,我与周恩来感情极好。一句感情极好,大有惺惺相惜之情。周恩来对张学良评价更高———历史的高点、人性的高点、人生的高点———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1936年,身为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却不愿再与共产党打内战。原因之一是张学良欣赏并赞同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原因之二是他率…  相似文献   

10.
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存在着“真理说”与“中性论”两种观点的争鸣。两种观点各有其理论依据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争鸣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偏离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唯实》2007,(3):95-95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官家组织编写的《二十四史》外,还存在着许多虽不见经传却丰富多彩的民间历史;如果《二十四史》叫“正史”的话,民间历史就叫“野史”。  相似文献   

12.
张文木 《学习月刊》2014,(15):20-23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1895年的“甲午战争”及其结局,对后来的远东政治影响是深远的。甲午战争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仅从技术和细节比较中孤立地研究这场战争,而应将这场战争放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大历史中来考虑,因为这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是日本,更有中国乃至整个亚洲。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1,(1):50-50
隗瀛涛,著名历史学家,历任四川大学副校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四川省政协第四、五、六、七届常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他毕生致力于历史教学与学术科研,在中国近代史,特别在是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史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屡有创新。他连续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专著和论文,为开拓中国地方史的研究领域、深入和发展近代中国城市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经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投票表决,决定将新中国最大文化工程《清史》的《城市志》委托四川大学担纲编纂,隗瀛涛先生为课题负责人。2007年1月14日,隗瀛涛先生不幸病逝,享年77岁。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南部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东莞市。它不仅因160多年前发生“虎门销烟”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而闻名于世,更是由于30年来创出“东莞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而举世瞩目。中央领导评价东莞“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分析东莞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总结东莞成功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提到高端装备制造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历史的教训。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国门,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以强兵富国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从高价购买洋枪洋炮洋舰,到寻求“制器之器”,我们的先人走过了一段不应被忘记的曲折的自强之路。这段始于鸦片战争、终于甲午战争的近代史,留给我们后人的不应仅仅是屈辱,更应该是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一贯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中共党史来说,中国近代史可以视为它的前史。学习中共党史不能不了解近代史,阅读中国近代史名著更是学习中共党史必不可少的。胡绳同志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一部胜炙人口的近代史著作,1981年6月出版后,受到广大干部和各界读者的欢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曾在1982年第2期《红旗》杂志著文推荐,号召十部和青年读这部著作,"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九十年来,我们党的历史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即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而前提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深刻表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380多个政党,其中号称“共产党”的就有十来个,  相似文献   

18.
张西立  徐遥 《党建》2009,(8):12-14
本刊记者: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多灾多难,受尽屈辱,然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屡屡从逆境中奋起,直到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对于这段历史,始终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是“历史的误会”,而没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却是“历史的遗憾”。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9.
杨飞 《广东党史》2011,(9):13-17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独秀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笃信“世无朋友更凄凉”,一生轻钱财,重感情,故而知己满天下,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友谊佳话。本文在此所要记述的,就是他与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历史交往。  相似文献   

20.
谁的声音     
《天津支部生活》2007,(12):56-56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王长江在《北京日报》上撰文说。关于“和谐”这个概念的理解,在学术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一种相对普遍的说法是,我们社会“四十年前比现在要和谐”。还有一种观点.则把“和谐”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中的“和”相提并论,认为强调“和谐”就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