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洁 《实事求是》2013,(2):27-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要厘清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自信”由何而来、“三个自信”之确切内涵、坚定“三个自信”之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三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论自信是牵引,制度自信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开辟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坚定的道路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在不断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新形式、新任务下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有必要深入挖掘“三个自信”的基础,寻找树立自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新形式、新任务下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有必要深入挖掘“三个自信”的基础,寻找树立自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培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新形式、新任务下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有必要深入挖掘“三个自信”的基础,寻找树立自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新形式、新任务下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有必要深入挖掘“三个自信”的基础,寻找树立自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仲呈祥 《前线》2016,(Z1):117-1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辟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加上了“文化自信”,并且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确有深意藏焉,值得我们反复体悟,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8.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3,(10):32-35
<正>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弘扬"三个自信"的要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是弘扬"三个自信"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历史、现实、世界、未来等视角阐述了十八大坚持“三个自信”的依据及坚持“三个自信”的要求.中国人探索民族复兴经历了从黑暗中摸索、曲折探索到成熟自信、走向自强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成功是“三个自信“的依据;当今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对比,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自信,意味着反对动摇转向,也拒绝僵化封闭,要继续改革开放,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敬坤 《学习月刊》2014,(4):8-10
自从“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以来.理论界对“三个自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大多涉及“三个自信”的内涵、依据、前景及提出的意义等.也有部分文章专门论及“理论自信”.但大多都探讨“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成果与“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2.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发表的讲话中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要有三个必要条件,这就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升华了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追求、独特发展理念、治国理政智慧一般来说,新理论的产生需具备三个条件: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理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中国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这样,它具有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正是这一历史渊源,为中国理论自信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是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的科学阐述,它的提出时机恰当、定位准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深入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后,又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相似文献   

16.
孙代尧 《前线》2013,(12):86-8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十八大报告阐明了三者的相互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之相对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也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霹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马俊红 《党课》2014,(17):24-32
教学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三个自信”的深刻内涵,从而坚定“三个自信”,以实际行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三个自信”重要作用发挥的前提是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认可,这就需要“三个自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三个自信”教育活动的导向性主体指的是本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决定“三个自信”教育的活动性质、基本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发展道路的选择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结着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心血,找到这条道路不容易,坚守这条道路更需要理论上的自觉和自信。关于中国道路,习近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30多年、60多年、170多年、5000多年这一组时间数字,表明中国道路的背后支撑是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这是中国道路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一深厚历史底蕴也决定了中国道路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