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意经济与创意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经济是后工业社会的主流经济或主导经济,它不仅包括创意产业,而且可以统括所有用创意成果提高生产效率、改良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部门。它不仅生产了新的创意产业部门,而且将彻底改造所有的传统产业,深刻改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深刻改变全体公民的生产生活观念,深刻改变理论和思想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城市,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创意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性单元。创意经济与创意城市具有互生关系。创意城市以创意文化和创意场为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青 《新视野》2006,(3):23-25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个人的参与和才智发挥;强调有形产品的生产;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强调信息服务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强调乘数效应的发挥;强调高收益性;强调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北京应当创造条件,鼓励普通民众广泛参与文化创意活动;整合资源,大力提升文化创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创造精致化和差异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消除行政垄断,推进国有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完善规制,创造宽松的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各地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近年来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福州的支柱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文化创意产业总体集聚度偏低、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能力不足、文化创意消费市场有待培育等问题.因此,福州应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和服务内涵、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优化文化产业的产业体系、努力拓展文化市场,以进一步增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深入探索科学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培育路径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分析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资源可以看出,成都市结合三圈层的经济与资源的不同特点,沿圈层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圈层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的打造。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推动创意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和创意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融合动因、融合模式、融合效果等方面探讨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理,并从政府部门、创意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等各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旨在进一步促进融合机制完善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的产业形态.江西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文化基础,但目前江西文化创意产业优势不明显,总体规模小,行业竞争力比较差,集聚区尚未形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提升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发挥政府引导、推介文化产业,加快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服务,加强规范引导、完善配套政策,大力培养引进人才、搭建人才支撑平台,推动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振鹏 《求实》2012,(10):73-76
文化创意产品是以物质产品为载体的精神消费产品,承载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优秀特质在于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展现文化创意能力,建立世界文化认同。通过创意联盟构筑产业核心能力,产业链衍生产品价值,传媒产业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就能够实现中国文化创意产品优秀特质向实际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并成为当代经济术语中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在全球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下,国内许多省市也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的辨析,提出了我省宜采用"创意产业"提法的观点,并针对山东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4):5-5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柯林 《世纪桥》2012,(21):131-132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背景与博物馆服务功能的延伸发展具有同源性。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创造性利用。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文化见证物的收藏、展示、研究之所,其社会功能一直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衍生。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之际,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自觉不自觉的席卷其中。因此,博物馆应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使其服务社会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和扩散。  相似文献   

11.
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高级旅游形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面对创意时代的到来,站在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升级的视角,桂林龙胜应借助区域经济发展契机,以创意思维,研究开发农业创意旅游发展模式、民族民俗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生态创意旅游发展模式、养生养老创意旅游发展模式,红色创意旅游模式,借此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和区域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洋 《前线》2012,(5):35-37
在文化优势转为经济优势的实现过程中,应利用北京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强文化空间形态和层次结构的整合,创新立足于消费者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调整升级,拓展国际市场传播北京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可以通过挖掘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来为旅游业服务,而文化产业又对旅游产业链起到了推动延伸作用。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分析了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优势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提出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太原“华夏文明看山西旅游中心”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崛起的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辽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有力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本文深入分析了辽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制约辽宁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推动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范宝祥 《新视野》2012,(3):92-94
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北京地区高校服务首都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赋予了高校文化强国和产业振兴的历史使命。总体上看,现阶段,北京地区高校在服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上还存在文化创意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高端复合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文化创意产业科研薄弱、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科教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科学研究、加强政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创意农业消费时代阔步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通过在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过程中,以及在农业节庆活动、农业电子商务活动、农业总部经济活动、农业审美活动中进行生产创意、生活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品牌创意和景观创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创意农业美学经济时代的消费呈现出情感和个性需求上升,消费者的自主参与和文化环保等意识增强的特点。相比汽车、住房消费,创意农业可以长期有效地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大多数人对创意农业有着极大的渴望,创意农业消费正在逐渐渗入中国百姓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英国依靠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伦敦再次走向繁荣。遵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应结合英国在创意方面获得的成就,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创意产业。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剖析英国创意产业的成就与特点,以及中国与英国在发展创意产业时面临的相同问题,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创产业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各界文化需要和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的新兴业态,成为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经济动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学习到探索创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使命,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产学研的融合,更加专注于探索优质文化产品的生成和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创意人才和文化资源,这两个要素都具有鲜明的地方个性特色,而世界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一般而言,发达国家都拥有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但因各地经济文化基础不同,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因此,如何根据自身的经济基础与文化资源创新理念来加快发展本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十分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与台湾相比,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创作领域有待拓展,产品表现形式有待丰富,资源整合力度有待深化,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品牌效应有待提升,应该借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动力源泉的挖掘、创意人才的集聚等方面的经验,面向现代拓展内容创作领域,融合科技丰富产品表现形式,多管齐下深化资源整合力度,重点突破"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工艺美术"三大领域,不断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