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4,(1):50-5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一家外媒在报道中提到“最引人注目的是,公报中对政治改革只是一笔带过”,有的媒体甚至以“小修小补的改革”为题予以报道。一些人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则被放到了次要位置,这种认识对吗?  相似文献   

2.
党国英 《前线》2013,(12):49-5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该说,《决定》中旨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3.
丛坤 《奋斗》2013,(12):12-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超越了以往的以经济为主体的改革,改为进行“五位一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体制改革的系统设计、顶层设计和总体设计,这一巨大亮点和重要创新,标志着中国步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4.
曾金冬 《理论导报》2013,(12):4-4,30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章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固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民生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障。在此对《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作以解读,为全民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增强企业守法经营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奠定法律基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胡鞍钢 《前线》2013,(11):30-34
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书籍《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谚语:“御政之首,鼎新革故。”意思是“改革是国家政治中最重要的事情”。这句饱含中国古老哲学智慧的名言同样也反映着现代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三个十年改革(1984—2003)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看,一方面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试错,另一方面也需要不同时期的顶层设计,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平均每隔10年左右,党中央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的重大决定,这些决定包括每一时期(通常10年左右)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改革重点领域等。从1984年以来,党中央先后有三次重大决定。  相似文献   

8.
徐瀚 《理论导报》2013,(12):28-3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舞参(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近年来丰城市通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探索,在社会矛盾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信访工作扎实推进。丰城作为一个百万人口大市,近年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利益格局加速调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各种问题的信访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信访工作繁重。这已经成为阻碍丰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25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古老的神州大地涌动汹涌澎湃的改革春潮,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25年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的改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10.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在经济改革中提出的命题。11年前,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制定前夕,笔者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新课题》的论文,旨在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中国经济的“深度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1,(3):1-1
一元复始话农桑。2011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下发,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这个一号文件,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我国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指出,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是整个《决定》的“内核”,《决定》中其他许多基本论点、改革原则都是由此展开的。这一科学论断,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就其理论意义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改革脱困的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实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继续坚持“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必须坚持从产权改革入手,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1.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符合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决定》指出:“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13,(11):59-59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昏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洛哥本冠召开诚十八礴三寺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本刊从今年第9期开始。在“开卷有益”等栏目连续转发了《中国需要2.0改革版本》《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控制改革成本,扩大改革红利》《什么是改革的逻辑》等文章,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决定》确立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重点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的新要求。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企业当前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开创发展、改革、稳定工作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推动农村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行动纲领。《决定》提出的以农村土地流转为重点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第二次伟大改革,新一轮伟大的农村改革必然需要亿万农民的积极参与,而开展这一群众性的伟大改革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决定》精神和农村农业发展规律,走有序,有效,快捷,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7,(10):19-19
一、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里,组织了《机制新要素流城乡活》系列文章;在“理论与实践”栏目里,发表了《两头走双向转多渠道》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文章;在“心灵沟通”栏目里,发表了《农村人,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和《让城里人、农村人成为“一家人”》这两篇具有针对性的文章:在“改革视点”栏目里刊发了《西南证券的“重组之舞”》、《汇丰银行重庆拼图》、《公交车“链接”城乡》和《当红苕尖贴上商标……》等经济改革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们提出的近期目标是,力争在2000年底之前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险体系。达到这一目标,关键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是要在覆盖范围上有大的突破。社会保险必须覆盖城镇各类职工,使全体劳动者都能依法享受社会保险,这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在《决定》中,“市场”二字出现了48次,“市场化”三个字出现了10次。可见,市场是个关键问题,是打开全面深化改革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