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凯  李自良 《半月谈》2003,(16):9-11
协调发展观,在云南的经济发展思路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云南省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都重复着这样一个思想:必须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增长的质量。近年来,云南在调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力度不断加大。省委书记白恩培对记者表示,今年云南经济增长速度可望超过8%,这说明云南抓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郑建琼 《创造》2002,(12):22-23
云南要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调整原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低级化、另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低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笔者认为,云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首先,从生物资源的开发来看:第一,它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云南,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是经济腹地地区和经济边远区。如滇西南的紫胶、咖啡、香料、热带水果;滇东南的三七、胡椒、水产品;滇西北的红豆杉、…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云南企业首次100强评选为侧面和切入点,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云南企业的产业结构、地域分布和经济效益(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指出:1、云南企业产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企业发展不平衡。云南经济太依赖于烟草行业:2、云南的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落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滞后:3、100强中多数企业的盈利状况令人担忧。同时提出了云南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组织专门的班子或课题组针对“100强”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刀剑 《创造》2002,(4):16-17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十四期中青二班按照教学计划,于2001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先后考察了弥勒县、河口县、蒙自县、通海县、红塔区大营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热区资源开发、边境贸易、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此次考察针对性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如弥勒县委、政府从1995年开始就自觉地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进行了分阶段、有重点的全面调整,使全县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发生了一系列积极、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石化产业是云南省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骨干产业。云南省是石化和能源大省,资源禀赋决定了云南重化工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经过多年的开发,云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利用程度低、抵抗风险能力弱等产业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快云南省石化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石化产业低碳、集约、多元化循环发展。经济转型离不开金融支持。充分发挥金融对石化产业低碳发展的支持功能,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型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通过对金融支持云南石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云南实际提出发展石化低碳经济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为代表的外国银行操纵了云南的金融市场,干扰破坏了云南城市经济的投资环境;外国资本、外省资本主要流向商贸、交通和金融等领域,导致城市经济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城市对乡村的拉力和乡村对城市的推力弱,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后劲乏力;战乱、匪乱又给云南城市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破坏;名目繁多的税收成为云南城市经济发展的桎梏。这一切注定了云南城市经济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7.
张金海 《创造》2002,(10):10-11
几年来,马关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照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马关县在建设绿色经济强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程度还不够;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结构调整和优化不够理想,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农民增收缓慢;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强;财政自给能力弱,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城镇化水平还…  相似文献   

8.
周嘉兴 《创造》2002,(3):42-43
根据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培育云南的支柱产业,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云南推进"产业强省"产业结构调整中,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企业集约、节约、是云南实现"产业强省"的必由之路战略的主战场,是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火车头,在新一轮的集群发展,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近日,经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推荐,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学习组,赴云南发展园区经济的排头兵单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开展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经开区多家基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云南企业首次100强评选为侧面和切入点,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云南企业的产业结构、地域分布和经济效益(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指出:1、云南企业产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企业发展不平衡,云南经济太依赖于烟草行业;2、云南的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落后,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寰 《求索》2007,(7):6-8
自主创新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作用往往是通过决定区域产业结构以至一国产业结构演进,进而改变区域经济结构来加以实现。自主创新会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即全方位地推动区域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跃跹,孕育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培育和激发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加快和优化中国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相似文献   

12.
吕寒松 《创造》2001,(8):17-18
调整产业结构是当今农村经济生活的主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马龙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已经确定,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还必须下功夫着力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面向市场   市场问题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否成功的根本性问题。马龙近年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了产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部分干部对产业结构调整信心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敢调、不会调、封闭调的问题,使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大,典型不多。就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干部和农民对市场研究不宽不透,驾驭市场…  相似文献   

13.
谢洪忠  张洪 《思想战线》2001,27(5):30-34
云南建设国际大通道的思路一经提出,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各方面说明了通道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实际上,云南建设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诸如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水平、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只有在分析清楚这些制约因素,并在具体实施中逐步解决相关的问题,才可能把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云南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胡其辉云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效益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进入90年代,刚滑出起飞的跑道,就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和挑战:一是来自深化改革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挑战;二是来自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相似文献   

15.
李勇 《政协天地》2011,(9):16-19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福建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是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志学 《前沿》2010,(18):69-71
产业结构失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对外开放的深化和比较优势的变迁是推动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要素禀赋的变化,导致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从论述比较优势原则与产业结构的联系出发,通过分析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困境,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应用原则和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00,(10):1-1
省委七届九次会议和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之后,各地市各部门都在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落实会议精神。调整产业结构,是全省整个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方法得当,措施有力,迎难而上,坚持不懈,把调整产业结构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首先,要把调整产业结构置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背景之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宏观的政策引导,使企业主动自觉地走上结构调整的既定道路上来;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实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所有…  相似文献   

18.
许林 《现代领导》2014,(11):30-30
提振云南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县域、关键在园区、潜力在民营。云南省委主要领导指示:“打好园区、县域和民营经济‘三大战役’,打造云南特色经济,以产业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二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 ,云南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性的调整期。如何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云南经济二十一世纪的持续增长 ,成了上下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结构的内容是丰富的 ,它涉及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等诸方面的问题。本文仅就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一些想法。本文认为 ,产业结构的调整 ,应着眼于五个方面的原则。一、比较优势原则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不是固定的 ,它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比较优势不是单一的 ,它是综合性的因素。比较优势的发挥最终表现在市场占有率和资本收益率上。回顾云南经济二十多年的发展史 ,我们感到 ,云南矿业的主体部分 (主要指有色金属和磷化工 )曾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但到现在却出现了亏损。1998年 ,全省独立核算国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合计221 .8亿元 ,亏损总计3.2亿元 (见1999《云南统计年鉴》第271页、第275页)。矿业的亏损 ,国际竞争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云南能否使老产业重新具备活力 ,云南能否培育出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0,(9):27-28
作为矿产资源大省,云南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积极优化和调整本地产业结构,短期还面临着GDP(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缩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