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上的贿赂比较常见,早已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而另一种无形的贿赂———“精神贿赂”,却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何谓“精神贿赂”?就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精神的方式打动或打通别人,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一着可谓“低成本、高产出”,既不用钱物,也无须美色,只需张张口、动动笔,只要恰到“好”处,就能使被贿者如饮醇醪、四体通泰,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自己的圈套。毋庸讳言,近年来,这种手法在党内和社会政治生活中颇有市场。何以如此?首先是有“需求”。个别领导干部自我膨胀、爱慕虚荣,但自我标榜毕竟太露骨、太低俗,倘…  相似文献   

2.
所谓“精神贿赂”,是指一些人想方设法从精神上取悦、讨好领导干部,在精神上麻痹直至击倒领导干部,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精神贿赂”是一支射向为官掌权者的暗箭,和“经济贿赂”相比,其危害不小,治理却更难面对“精神贿赂”不断蔓延的趋势,对其实行综合治理和有效打击己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物质贿赂比较常见,早巳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时下另一种贿赂也应引起领导干部的重视,这种贿赂就是“精神贿赂”。所谓“精神贿赂”就是以别有心的手段或方式打动或打通别人,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比起物质贿赂,“精神贿赂”更恶劣,危害更大。因为物质贿赂是有形的,或钱或物,有数目,有价值,一旦行贿败露,证据确凿,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而精神贿赂则范围广阔,防不胜防,而且不必遮遮掩掩。不少领导干部喜欢古玩字画,一些行贿者看准了这一点,不惜巨资,购买古玩字画,以馈赠交友为名,送给当权者。当“共同的爱好和志趣”把两人的关系拉得十分“…  相似文献   

4.
所谓“精神贿赂” ,也就是有些人千方百计从精神上取悦于领导者 ,在精神上麻痹直至击倒领导者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前 ,精神贿赂有以下几种手法 :一是高雅艺术 ,撞上你的腰。不少领导干部喜欢古玩字画 ,这本是文雅的爱好。一些行贿者看中了这一点 ,不惜巨资 ,购买古玩字画 ,以馈赠交友为名 ,送给当权者。当“共同的爱好和志趣”把两人的关系拉得十分“融洽”和“亲密”的时候 ,一些领导人对“朋友”就会有求必应 ,为其解决“困难”。二是著书立说 ,不用你操劳。不少干部 ,长篇宏论常常见诸报刊 ,这里大多是干部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对理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精神贿赂”、“语言贿赂”的文章屡见报端,纵观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把板子打在了“行贿者”身上,批评他们对领导是如何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这些行贿者固然可恶,但作为精神贿赂的对象,我们的领导难道就没有责任?  相似文献   

6.
时下,对领导干部用金钱、财物行贿,人们都已深恶痛绝,大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势,然而“精神贿赂”却仍然盛行。所谓“精神贿赂”,也就是有些人千方百计从精神上取悦于领导者,在精神上麻痹直至击倒领导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精神贿赂”比用钱财贿赂更隐...  相似文献   

7.
提起“贿赂”之事,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物质贿赂,如金钱、物质、美色等,而忽视了精神贿赂,即用语言讨好他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以博取他人的欢欣和信任,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精神贿赂同物质贿赂一样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善于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竭尽讨好卖乖之能事,以表面动听实则肉麻的语言来打动“受贿”者的心。有些领导干部经不住花言巧语的诱惑,在奉承话、恭维话和讨好话中渐渐放松了戒备和警惕,对精神贿赂习以为常,听之任之,最后发展到对金钱的非法获取也不置可否,由…  相似文献   

8.
谨防「精神贿赂」□于丽萍贿赂是一种腐蚀剂,它能使一些抵抗力差的人腐化变质。贿赂除了金钱器物等物质贿赂外,还有一种便是“精神贿赂”。常见的精神贿赂大致有拍马屁、抬轿子、吹喇叭、戴高帽等形式,它常常能起到物质贿赂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史记》载:北海太守...  相似文献   

9.
《求是》2005,(2)
2005·2求是杂志编辑同志:我们发现,当前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种不良风气,即一些人热衷于往领导干部家里跑。随着春节临近,“家访”领导之风可能会有所抬头。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重视和警觉。“家访”领导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工作方便,有的是直接找领导解决急事难事,有的系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这些当属正常现象,无可非议。但不可否认,也有少数人(特别是一些下级和服务对象)对领导进行“家访”是别有所图的。他们借汇报工作、看望领导之名,行感情贿赂、钱财贿赂之实。有鉴于此,近日湖北省委常委会决定…  相似文献   

10.
这里讲的“打招呼”,是指某些领导干部为办成某一件事情,不通过规定的办事程序,而是私下表达个人意愿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写在信笺上的“招呼”,也包括当面“打招呼”、电话“打招呼”,或让别人传递信息“打招呼”等等。 领导干部“打招呼”,内容包罗万象,可谓无所不有,无所不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钦定”工程项目“打招呼”。有的领导不顾客观条件,不搞公平竞争,通过“打招呼”把某一工  相似文献   

11.
精神贿赂     
《天津支部生活》2012,(8):45-45
所谓“精神贿赂”,鲁迅称之为“捧杀”,毛泽东谓其为“糖衣炮弹”,说穿了,便是通过“拍马屁、抬轿子、吹喇叭、戴高帽”等阿谀奉承、吹吹拍拍的不正派行为博得领导青睐或是谋取私利多数领导千部在物质贿赂前尚能收住手脚,却难以跨过“精神贿赂”的陷阱、苟子曾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谀馋我者,吾贼也。”别有用心者的吹捧,看似不违法纪,  相似文献   

12.
“敢于当面反对、使我下不采台的人,我会重用他。”日前,《朱铬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上述话语则被视为朱锫基四大经典语录之一广为流传。笔者对这句话深以为然,领导干部重用“敢于当面反对自己、使自己下不来台的人”,是一种大智慧.  相似文献   

13.
《党建》1994,(10)
警惕“精神贿赂”王经朴贿赂是用财物买通对方的“攻坚”手段。古往今来,其招式不拘一格。我们既要提防以馈赠财物去“力克”的硬件,又要当心用“精神贿赂”来“智取”的软招。而今,物质贿赂慑于反腐;倡廉的紧锣密鼓只能暗道偷行。“精神贿赂”有时却可明火执仗地登堂...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这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次“三讲”教育既不是搞“运动”,也不同于以前的整党,是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参加“三讲”教育巡视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这次“三讲”教育,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发动群众的关系。在“三讲”教…  相似文献   

15.
皆大欢喜的庆典、联谊活动各种庆典、联谊活动送些小纪念品,是中国的习俗,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形式已发展成为贿赂的一种手段。最为普遍的是许多企事业单位为了某种需要,借各种庆典活动向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送价格昂贵的“纪念品”。其逻辑是:在庆典活动上发的东西,再贵...  相似文献   

16.
贿赂是一种腐蚀剂,它能使一些抵抗力差的人腐败变质。贿赂除了金钱器物,再一种便是“精神贿赂”。常见的精神贿赂大致有拍马屁、抬轿子、吹喇。、戴高帽等几种形式。它常常能起到物质贿赂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史记》载:北海太守为政有方.带来百业兴旺,汉武帝闻知,传旨问政。行前文书问大宁如何策应,太守把想好的”知人善任”、“赏罚严明”讲了一遍。文书摇头说:“使不得,你只能说北海的一切成就统归于皇上的英明就行了。”太守照此行事,武帝很高兴,便加官进爵。明代朱元津钓鱼,半晌不见血儿上钩,十分烦恼,文人解培连忙躬…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干部制度设计和干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某些天然缺陷。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体制外的软监督,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领导干部要敢于主动承担失职的责任,学会利用新闻媒体坦诚地向群众道歉,切实履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利用新闻媒体通报、解释有关政策、情况或问题,满足大众的知情权,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上层领导既要乐于听取地方干部的正面汇报,又要善于深入到群众中间,尤其是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内部,听取他们最真实的声音,甚至是“刺耳”的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8.
所谓“精神贿赂”,是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迎合领导、讨得欢心、求得好感而使用的伎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抬轿子、送高帽、自我贬损、巴结讨好等等。鲁迅先生称之为——“捧杀”。“精神贿赂”古已有之。史载,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精神贿赂”、“语言贿赂”的文章屡见报端,综观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把板子打在了“行贿者”身上,批评他们对领导是如何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这些行贿者固然可恶,但作为精神贿赂的对象,我们的领导难道就没有责任? 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一些溜须拍马者正是抓住了领导的好恶,千方百计地琢磨,察言观色,投其所好。领导想听什么,就说什么;什么能讨领导欢心,就讲什么。一切以领导者“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原则,极尽吹捧之能事。上司随口说几句话,他们说是“重要指示”;上司随便涂鸦几笔,他们说是墨宝;上司脸上有麻点,他们说那是酒窝;上司最近痔疮发作,他们说有“痔”者事竟成;上司违法乱纪,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就必须切实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要怎样才能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呢?笔者认为:第一,要改进工作作风。要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应改进工作作风、改善领导方法,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装腔作势、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不良作风,克服跑马观花、看材料、听汇报、想当然等工作不深入的飘浮现象。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工作在县、乡(镇)的领导干部,要扎扎实实深入基层,仔仔细细“解剖麻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