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货紧缩的表现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刚刚把我们从通货膨胀的深渊中解救出来,1997年亚洲金融动荡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至世界经济衰退,又把通货紧缩送到了我们面前。没有经历过本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人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深感通货膨胀的切肤之痛.明其理知其害...  相似文献   

2.
中国十年经济改革令人瞩目地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但同时出现了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通货膨胀。理论界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直接起因于中央银行持续不断的扩张型货币政策。对于引发货币超量供应基础原因的解释,理论界一般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和结构调整之说。本文认为:应当用动态的方法来分析十年通货膨胀成因。十年改革可分为三大阶段:即1979年—1984年;1984年—1988年8月;1988  相似文献   

3.
制止通货膨胀,走上良性循环武博山党中央、国务院决定1995年财政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当前,通货膨胀的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与深入改革的一个严重问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把...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下的“泡沫”经济和“投机”产业中国纺织大学社科系尤立喜自去年以来,我国面临着继1988年之后的又一轮通货膨胀高峰的冲击。通货膨胀无疑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系列负效应,甚至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通货膨胀与“泡沫”经济和“投机”产业的相互效应,正是其严...  相似文献   

5.
正时间:1988年9月26-30日。会议背景:我国改革已进行了十年。十年改革,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革,我国就不会有这十年的大发展、大前进。改革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它结束了封闭和停滞的局面,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当前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突出的是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造成这种情况的根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李书琴,刘卓良我国始于1993年初的通货膨胀,至今历时已逾两年。这次通胀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15年来峰值最高的一次,而且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震荡。中央把抑制通胀作为1995年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我国经济高效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成因与治理对策”理论座谈会述要商光敏当前,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把抑制通货膨胀列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为探讨抑制通货膨胀的良策,湖北...  相似文献   

8.
弹性货币政策在中国的运用华东师大国际金融系副教授周炼石鉴于1994年1—2月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20%已超过改革中最高年份1988年的18.5%的形势,“通货膨胀形势严峻”,“我国出现通货膨胀预期”,“谨防滞胀幽灵再现”的惊呼声连连四起。通货膨胀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经济高速增长与严重通货膨胀的治理蒋宏宾今年以来,坚决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大任务,为此也采取了投资需求紧缩、价格改革大体停步等措施。但由于历史的积淀,造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一时难以消除,特别是由于1994年价格改革、货币投放等的滞后影响,形...  相似文献   

10.
<正> 世界银行负责中国问题的官员,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在1989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经济已趋稳定,农业生产也得到恢复。关于今后几年的发展前景,认  相似文献   

11.
韩康 《台声》1997,(11)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在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已历经ZO年的时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近一个时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当代所有后发工业国家、地区在进入起飞阶段时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高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矛盾,中国在1995年以后的经济运作中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开始做到了持续高增长和连续低通胀并存。根据统计预测,1997年中国经济完全有把握实现增长率9——10%和物…  相似文献   

12.
大视野     
中国税制将作重大调整中国今年将改革税制的消息已深为市场关注,此次税制改革将在方向上作重大调整。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指出,1994年中国进行的全面税制改革,是按照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活动这两大目标实施的。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税制设计也贯彻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方针。比如,与大多数国家采用消费型增值税不同,中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实际税负较重,很不利于投资。此外,还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目的是通过税收调节抑制投资过热。但是,现在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统趋势,启动投…  相似文献   

13.
“滞胀”指生产停滞、通货膨胀,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70年代后持续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滞胀”从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初延续了大约十年。其间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停滞或者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失业率高,外贸不振,金融市场动荡不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要解决四大难题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房维中近日指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四大问题,亟待解决,它们是:一、抑制通货膨胀。这是全国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引起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建设规模过大和经济增长过速。造成这种情况,至少...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物价上涨过快,通货的稳定性已受到威胁,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988年,我国经济也出现超高速增长,接着就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那次通货膨胀早在1985年已经发现它的压力存在,但由于有些同志认为“搞点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经济走势的观察全国政协委员何新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必须以各种宽松政策促进和提高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保持增长,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在金融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部门的形势下,要警惕可能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已经过去的1994年中国经济,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高通货膨胀。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近22%,为1978年以来最高值。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与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这里笔者拟从统计资料出发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作实证分析,以便为预测和抑制通货膨胀提供参考。 1.通货膨胀与心理压力 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之经济现象。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有两种情况,一是流通中货币确实过多,即票子过多;一是流通中货币并不过多,但货币流通速度过快,这两种情况下均会引起物价上涨。我们首先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大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直被视为价格水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而这又发生在经济改革的全面进程之中。由此,必须探讨通货膨胀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200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数200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数莫过于通货膨胀。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5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2005年,已经实行了多年的积极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2004年10月28日,举世瞩目的、备受争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加息之举,终于成为事实。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尽管此次加息不过上调了0.27%,是一次非常温和、非常谨慎的小幅调整,但外界对银行此举反应之强烈让人吃惊。因为这是一个讯号,一个非常可靠的讯号,即中国的通货…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通货膨胀现象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司长郭振英通货膨胀是一个国家各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首要任务,我国改革开放16年来,总的看,物价上升幅度还是比较低的,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