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所谓渗透教学就是教师将科学整合的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地传授给学生。高校思想品德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门主干课程,同属于“两课”课程体系的一个层面。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安排是先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接着开设“法律基础”,之后,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开设“职业道德”。但是,如果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整体工程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矛盾:第一,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整合;第二,学生人数多与教师人数少的矛盾,需要努力开展交互式实践教学;第三,从教学模式上看,一个教研室负责一…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统一体,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历来是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争论不休的一个课题,大致可分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派。传统教育理论否定学生的独立地位,而强调教师的领导作用,其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教师有绝对权威,学生只有听从教师的教导,没有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现实世界中事物双方矛盾的融合。在高校,辅导员代表和学生的属性构成了教育活动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教育的过程,就是矛盾双方的融合过程,"教是为了不教",这条教育学的原则反映了师生关系从矛盾到和谐的状态。一、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模式的改变;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加强道德自律;三、从制度上给与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保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模式优化是指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后所实现的教学结构的稳定化、教学活动的有序化、教学效果的高效化、实践环节的检验化。在这一模式中: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过程成为建立在对学生主体性充分尊重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开放过程;二是设计合理而有序的课堂结构,通过各个具体环节的安排有机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进每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三是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优化的教学目标,必须发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粘合教材内容、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三个方面润滑剂的作用;四是借用各种社会反馈系统并以各种社会实践为媒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形成一种持续性评价,以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模式优化是指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后所实现的教学结构的稳定化、教学活动的有序化、教学效果的高效化、实践环节的检验化。在这一模式中: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过程成为建立在对学生主体性充分尊重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开放过程;二是设计合理而有序的课堂结构,通过各个具体环节的安排有机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进每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三是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优化的教学目标,必须发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粘合教材内容、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三个方面"润滑剂"的作用;四是借用各种社会反馈系统并以各种社会实践为媒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形成一种持续性评价,以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尤其是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是否主动积极接纳以及内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否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尊重学生,真诚沟通,成功搭建师生平等的感情交流平台;二是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教学语言要通俗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尤其是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是否主动积极接纳以及内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否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尊重学生,真诚沟通,成功搭建师生平等的感情交流平台;二是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教学语言要通俗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境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课教师不同,其生命涵养、教育情怀和学科意识不同,教学境界也不同.根据"基础"课特殊的教学性质、教学使命和教学规律,需要依次登上三种教学境界,即用知识的力量去感染人,用逻辑的力量去震慑人,用信奉的力量去俘获人.而要依次登上这三种境界,对于"基础"课教师而言,应注重丰富生命涵养,与学生心灵交流;培育教育情怀,与学生真诚对话;强化学科意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9.
张桂芹 《党史博采》2008,(11):32-32
和谐是现实世界中事物双方矛盾的融合。在高校,辅导员代表和学生的属性构成了教育活动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教育的过程,就是矛盾双方的融合过程,“教是为了不教”,这条教育学的原则反映了师生关系从矛盾到和谐的状态。一、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模式的改变;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加强道德自律;三、从制度上给与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保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着"入口"与"出口"的矛盾,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设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等方面精力分配不平衡的矛盾,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之间的矛盾,"专"与"博"之间的矛盾,本专业学习与其他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持续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党校、行政学院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光荣使命,适应干部培训工作的新形势,优化教学队伍、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布局、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新疆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工作还面临着干部培训的竞争化趋势与我们驾驭市场能力的矛盾;培训对象的高素质化趋势与教师知识、能力不足的矛盾;坚持学科的专业性与干部培训要求知识综合化的矛盾;干部培训方法的创新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矛盾。为深化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运行机制,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自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通知》以来,各高校先后将中共党空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改革是必要的。但是,改革后的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出现了新的矛盾。这主要是:1.内容与课时的矛盾;2.内容与形式(形式主要指教材名称)的矛盾;3.教材内容与教材体例的矛盾;4.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的矛盾;5.大学课程内容与中学课程内容的矛盾;6.中国革命史课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矛盾;7.历史性与理论性的矛盾;8.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想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应在教学中贯彻三项基本教学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家长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成长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资源呢?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略谈一点看法。1.让家长成为师生关系的调和者。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取决于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人格魅力、教学业务水平等,另外,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也常常取决于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校应让家长在学生与教师之问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家长成为师生关系的调和者。一方面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及时消除师生间的误会,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浅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课是高中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当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看,仍存在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应试观念未转变、社会忽视其价值三个方面的问题。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可以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社会各界多方关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三个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隋芳莉 《世纪桥》2011,(13):118-119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效性低,而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念非学生所需;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非学生所需;教师非学生所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一矛盾: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师向学生需要的方向改进;实现教育过程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前提。由于学生对思政课重视不够、思政课在学校被边缘化、部分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的欠缺以及思政课本身的理论难度等因素的限制,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受到了一定阻碍。思政课教师要想增强教学自信,除了要获得社会舆论、高校内部的制度性支持之外,还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坚持终身学习、丰富学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言传身教;与学生建立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8.
刘云涵 《世纪桥》2009,(15):118-118,143
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提出了教学模式创新的一系列新观点。从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对教师的三过硬;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探索情感教育模式等方面论述了创新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魅力,不仅是增强教师教学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欢迎度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继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文章从四个维度提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魅力:一是要贴近学术前沿,立于学术高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夯实魅力之基;二是要有批判的精神,掌握批判的方法对社会、自我与学生进行批判,开辟魅力之路;三是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价值坚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保障魅力之魂;四是要善用情感教育,增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与沟通,搭建魅力之桥。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Z1):252-253
<正>21世纪初的英语教学与过去的任何时代相比,都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首先,对教学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理论百花齐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教材、教学软件和硬件及自身特点进行选择,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二,教材、教辅材料、报刊杂志、电视节目等英语学习资源极大丰富,教师和学生视野得到拓宽;第三,电脑在社会中得到普及,同时也成为高校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视听体验,强化了教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