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6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6—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拉丁美洲研究所编辑部主任、《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副主编刘维广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外多家高校、研究机构的近百名有关专家学者及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和媒体人士出席了发布会。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编审杨群代表出版方致辞。他高度评价了拉美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1年<拉美黄皮书>发布式暨拉美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正式发布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0~2011)>.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内媒体人士共15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杨建民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3):3-9,79,80
公民社会在拉美国家的政治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圣保罗论坛和世界社会论坛已成为拉美政治左转的思想高地;天主教会仍是最能影响和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公民社会组织,其在历次政治转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在"还政于民"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土著人组织通过其政治参与使国家政权更具包容性,民主参与机制更为广泛,是拉美政治转型的直接推动力之一;社会运动、妇女、学生等其他弱势群体也是拉美政治改革和转型的积极推动者。此外,公民社会还包括个人和家庭等社会细胞,其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拉美国家的政治转型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2013年5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国际研究)第九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形势年度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是"发展与转型: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共同议题".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承办,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等200余人与会.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主席恩里克·加西亚、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OECD发展中心主任马利奥·佩西尼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伊比利亚美洲峰会秘书长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以"拉美发展和转型的挑战"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5.
正《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组织编写,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领域的年度新形势做综合性回顾与展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年度报告是第20份报告。"总报告"和"分报告"分别从综合视角和分领域考察了2020年以来拉美地区在疫情影响下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形势;"专题报告"以美国对拉美政策为考察对象,讨论了拜登政府对拉美政策趋向、"美洲增长倡议"的战略意图和发展动向以及美巴关系;"国别和地区报告"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是战后世界最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迄今,在第三世界各地区中,尤以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为最高,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突出。七十年代,拉美五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四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墨西哥城和里约热内卢),五年之后,波哥大和加拉加斯也跃入这一行列。拉美这类城市的人口每十年就增加一倍。截至1984年年中,拉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8%,接近发达地区(72%)。城市化问题已成为拉美国家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战后拉美城市化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CAF一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的"从非正规性到发展: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创业和竞争力"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4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呈现出更加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双边政治、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未来中拉双方的合作前景会更加广阔。与此同时,中拉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因此中拉双方应加强团结合作,实现互鉴共赢。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下滑、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为了应对挑战,中国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改变目前人均产出水平过低的局面,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城市化进程,以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不仅是"地"的城市化,更是"人"的城市化,这要求进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产生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贫民窟"问题。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正>4月28日,由拉美所(ILAS)和拉丁美洲开发银行(CAF)联合主办的第四届CAF-ILAS研讨会"从非正规性到发展: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创业和竞争力"在京召开,该论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拉美和加勒比国际论坛。4月27日,拉美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4·国际问题)——"拉丁美洲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中拉学者的视角"国际研讨会暨《住房政策:拉丁美洲城市化的教训》一书发布式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9.
加深中拉相互了解促进中拉关系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很高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5~2006年的拉丁美洲”。这一国际学术论坛已经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论坛去年组织的关于拉丁美洲形势的研讨会很成功,拉美学者与中国官员和学者聚集一堂,分析和研究当前拉美国家的形势、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4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的第四届CAF-ⅡAS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从非正规性到发展: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创业及竞争力",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共约两百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时任拉美所所长郑秉文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拉美学会会长李捷,中国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拉友好协会会长成思危,CAF—拉美开发银行执行主席恩里克·加西亚,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拉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OECD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佩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拉丁美洲国家以喜忧参半的心情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一年来,拉美国家形势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成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还面临着许多严重问题,给拉美政治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这突出表现为:一些国家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好转,一些国家的经济仍处在停滞状态,政局动荡不稳;一些国家的经济虽有增长,而政局却受到多种问题的困扰。拉美国家在经济和政治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平衡性,正是1992年拉美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一、经济:喜中有忧就整个地区而言,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缓慢复苏,1992年继续保持了稳定恢复、缓慢增长的势头。多数拉美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研究》2013,(6):81-81
2013年10月16日,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拉美所主办的"国际变局中的拉美:形势与对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拉美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在京举行。2013年10月15日,ILAS-I0A年度国际研讨会"中国和美洲:全球能源市场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连续第四年由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和美国美洲协会主办,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和Vera&Carvajal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政治局势在稳定中有变化——1997年拉丁美洲政治形势概述马小平政局保持相对平稳从总体上看,1997年拉美政治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形势。首先,一些拉美国家的选举按照宪法程序进行,没有发生大的动荡。6月,玻利维亚民族主义民主行动党候选人乌戈·班塞尔...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办了"2011年拉美形势回顾报告会".会议对2011年拉丁美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关系形势以及中拉关系的新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办了拉美国家大使论坛,邀请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驻华大使罗西奥·马内罗女士作了题为"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革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主题报告.拉美所所长郑秉文主持了会议.6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媒体代表及委内瑞拉驻华使馆官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6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暨拉美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联部、外交部、全国友协、全国妇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京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