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野 《学理论》2012,(18):291-292
新时期维护稳定工作任务艰巨,一些群体性事件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组织程度越来越高。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跨区域串联上访的现象频频出现,甚至出现聚众围堵冲击机关、堵塞交通等违法行为。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更好地做好维护稳定工作,要根据矛盾运动规则,提前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变化,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一系列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信访案件迅速增加,群体性、暴力性上访、非正常越级上访案件时有发生,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对信访对象实施心理干预,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3.
边缘型人格障碍罪犯有着情绪型“血友病”、非黑即白的一元性认知世界观、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行为冲动等临床心理特征。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生主要有幼年期的分离一个体化过程中出现问题、早年时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等心理学、生物学和遗传及神经性因素等原因。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罪犯多为自伤、自杀易感者,严重威胁监狱监管工作的质量。必须根据社会管理和监狱管理创新的有关要求,结合监狱实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罪犯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推动其学会建立独立的自我统一性、以共生的方式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层面治疗化解其心理疾患等,着力消除其心理危机,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南岳阳两个乡的实地调研发现,表面上看,农民群体的功利心理是造成农田抛荒的重要因素,其实,产生这些心理的深层次原因,都是受到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解决农田抛荒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政策落实到位,让农民吃“定心丸”;注重农民心理资本建设,增强农民对农业收益正确的心理预期;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满足农民的成功心理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体的心理资本,激发其务农的内驱力,使他们务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成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心理体验和输出,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唐河县张清寨村5名群众因上访被判刑一事,凸显了某些基层政府对待群众上访的“傲慢与偏见”,而诱发这种“傲慢与偏见”的或许就是在官场颇为盛行的一种“潜规则”;“上访”就等于“闹事”,上访者就是影响地方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于是,少数基层政府干出了诸如散布“越级上访就是违法”之类标语口号,乃至以所谓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抓捕和制裁上访群众等咄咄怪事。  相似文献   

6.
越级上访作为上访的一种特殊形式,一直是我国信访工作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当前,我国越级上访问题比较突出,数量比较大,影响比较广.越级上访现象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快速转型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公民和社会的利益诉求与现有信访制度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治理越级上访,应实现现有信访制度对民众利益更大的包客性和平衡性.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刊文说,化解社会矛盾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是各级基层政府的政治责任。群众上访,主要是希望自己的事情能被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重视。由此,稳控不应该放在“盯人”上,而是要放在“盯事”上。只有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Nvivo8.0质性分析研究工具,对30个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贪污受贿行为“39”和“59”年龄现象不明显;不同年龄段贪污受贿的心理动机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集中在“攀比失衡”、“贪婪与诱惑”、“为利益关系人牟利”、“虚荣心”和“自傲”5类;贪污受贿人员的心理状态随着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研究贪污受贿人员的心理蜕变过程,并加以利用和正确引导,对预防贪污受贿犯罪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务员寻租现象日趋严重,这种现象和腐败者不健康的心理,如侥幸心理、失衡心理等有着紧密关系。针对这些腐败者存在的不健康心理采取矫正措施是预防腐败行为出现的基础工程,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文诺 《民主》2005,(6):42-42
报载,这几年,因城市强制拆迁和低价征用农村耕地而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显著增多,中央要求各地努力做好工作,于是中办、国办信访室门前出现一种特殊现象:不少地方派专人在此守候,负责截住本地上访人员, 不许他们“接上”信访室人员,是为“截访”。这是  相似文献   

11.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给力”,“我爸是李刚”,“蒜你狠”等,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词传播”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网络热词这么“热”,深层原因何在?它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心理和意识?201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化是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纽带,它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政治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转型时型,我国社会政治文化伴随并适应整个社会转型而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革:政治价值观实现着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公民民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扩大,文化冲突凸现。所有这些最终使得政治文化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政治认同、政治权威和公民政治行为,对政治稳定起着二重作用。为此,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实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良性促动  相似文献   

13.
妥善解决无理上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理上访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和不断蔓延,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思想意识的原因、政治法律制度的原因和和领导方式的原因。要积极、稳妥的解决好无理上访的问题,不能指望单纯通过法律的、强制的方式解决。也不能仅仅强调以理服人,在不断的妥协退让中消化问题。而要通过道德层面、法律层面、制度层面的全方位建设,消除种种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重庆官秀镇报载,湖北荆州市,在产业调整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一时陷于困境。为了稳定和重振困难企业,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困难企业生产第一线和职工家中。如今该市职工生活安定,思想稳定,迄今没...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看,群体性事件是参与民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后,在群体心理作用下转化为群体行为的结果.现阶段中国底层民众中弥漫着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信任缺失感、弱势认同感、社会焦虑感等相互叠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动因;而特定或不特定群体中的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冒险转移、心理暗示等交互作用,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群体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唐珍 《党政论坛》2011,(4):14-14
“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认为,幸福与否并不是赚钱时的快乐,花钱时的痛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例如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婚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与个人对生活的认识、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在,有些地方的信访工作部门,动辄以“影响稳定”为由,阻止公民上访。可事实上,“影响稳定”的并不完全是上访公民,有些消极对待来访的地方信访工作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各级信访工作部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查清事实并依法作出妥善处理。然而,有些地方的信访工作部门在接访过程中,却无视上访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待种种接访事宜,总是漠不关心,敷衍塞责,导致有冤有屈的平民百姓,不得不越级上访,以寻求当代“包公”来主持正义,秉公而断,促成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些商户因对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有意见,到省政府集体上访。按照规定,该县一位副县长前往做上访群众工作。孰料,这位副县长竟对上访群众说,你们就是“告到联合国去”,规定也不能改!此言一出,上访群众情绪更加激烈。幸亏省信访局领导积极做工作,稳定群众情绪,才避免了矛盾激化,事态扩大。 群众有问题得不到妥善、合理的解决,所以才有上访之举。作为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理应首先反思自己在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中有无不周,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一旦有群众上访,更应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才能避免事态升级,缓和群众…  相似文献   

19.
“齐鲁上访第一县”──山东省昌乐县实现“一年大治”,达到无越级上访、无集体上访、无积案的信访“三无”标准。谈及“奥秘”,这个县的领导说,昌乐主要得益于“民心工程”建设,得益于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转变工作作风,推行了“一线工作法”。 “一线工作法”,亦即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方法。基本要求是情况在一线 掌握,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绩在一线创造,一切围绕一线转。 “一线工作法”是领导方式的重大变革。近几年来,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习惯于凭经…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因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从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处置对策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讨,本文拟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心理原因、心理过程及心理预防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