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巨大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更快、更高、更强"理念的西方体育文化的日益侵蚀,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容忽视,通过对阿昌族民族体育活动耍青龙、玩白象的起源、活动平台和活动形式进行分析,充分显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功能,从而促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普及和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其传统的经济文化形态正在发生变迁,这也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改变。文章分析了传统经济文化形态现代经济文化形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指出经济文化形态变迁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以及传承环境发生改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经济文化形态变迁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以贵州榕江瑶族"摏杵舞"为例进行研究,深入瑶族村寨,探究"摏杵舞"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活动形式、文化内涵及挖掘与整理的注意事项。旨在为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摏杵舞"提供良好的素材及资料,从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体育活动是民族性格外观与民族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属于各个少数民族长时间锤炼得到的文化珍品。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具有竞技性、独特性、历史文化性、参与性、娱乐性等特征。为传承保护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今后应该把握以下策略: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各种传媒进行推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文化价值,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其传承、保护与开发,既可打破中国体育文化偏重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单一格局,也可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撑,从而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也推动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董素云 《前沿》2011,(24):166-168
勤劳聪明的仡佬族人民创造、发展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并探讨了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对策,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条件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此运用了文化全球化发展理论,并使用了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前条件下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涵要重新定位;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必须体现变与不变相统一的原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秉承多元一体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民众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民族体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中华体育的走向和未来,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维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和推广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发展机制,更有赖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优势的挖掘和发挥。  相似文献   

9.
水族精心挑选赛马、细心饲养赛马和独特的"跑马"方式,形成了水族赛马文化的基本要素,是水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当前,我们应当唤醒民众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优秀的水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使水族赛马文化得以进一步地挖掘、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不同少数民族的体育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时代的发展、生活境况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再加上面临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发展渐渐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境况堪忧,因此,破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当代转型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10)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等多元文化特征,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优势。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不仅能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袁华亭 《理论月刊》2010,(6):99-102
受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而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势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旨在厘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转型的认识,并在文化结构视域中,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现代体育如何相互融合并协调发展,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的转型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提升彝族文化软实力是传承与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工作任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彝族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及其特征,探讨民族文化软实力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提出在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目标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者,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首先就要着眼于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结合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实际,针对传承人的“活态”传承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4)
<正>永续传承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文化张贵珠,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人,被2012年南投县政府公告登录为传统艺术"赛德克传统织布工艺"经挑技法技艺保存者。她在传承着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族群的编织文化。赛德克族群和台湾少数民族其他族群一样,经过历史的洪流,人口外移严重,耆老凋零,面临部落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消失的命运,但文化认同或许能够延缓族群灭绝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随现代化进程而变化着的生活方式,能否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利契机,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逻辑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已经充分显现的诸如仪式化民俗活动的复兴、少数民族聚居程度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城镇社会体育的兴起等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充分借助的传承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20,(3)
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千百年来海南少数民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生态优势是海南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益于拓展、推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创新海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高校有关科研人员要加强对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和梳理;二是政府要重视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海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发展的物质形态和观念习俗;三是少数民族要增强传承创新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背景下创造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好民族记忆。传承并创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对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加深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考察研究,分析认为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市场潜力巨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对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温和琼 《前沿》2011,(6):126-12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如何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一潮流中争得一席之地,为各少数民族文化留住文化根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进一步唤醒其文化自觉,强调凸显东方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发展内涵;民族地区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应发挥其地方优势,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地传承和批判、现实地发展和创新、积极地传播和交流的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