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财产申报制度在西方国家已产生了近240年,并一直延续下来,是经世界许多国家实践证明能够有效遏制政府官员腐败的利器。在我国,虽然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突出,这与我国制度约束与监督的不够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实行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既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义,也对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遏止腐败、建设民主法治政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官员经商极易滋生官员腐败现象,如何根治官员经商这个毒瘤,不但是理论界的重大课题,而且是实务界的重大课题。本文笔者认为,单纯通过课以官员禁止经商义务的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在课以官员禁止经商义务同时,预先设定好违反此项义务所要承担的责任。笔者主张借鉴民商法上的归入权理论,设计政府归入权制度,将官员违法经商所得收归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职能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政务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政府变革,它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改善政府与公民的交流方式,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权力“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的制度成因是防范和限制行政机关和政府官员"经济人"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缺位,由此产生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不成体系性的立法对规制行政垄断是缺乏效率的,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应包含宪法、民商法、行政法、反垄断法和财税法。  相似文献   

5.
国际短波     
●泰国 前不久,泰国《曼谷邮报》发表系列文章,讨论泰国当前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文章认为泰国当前的腐败很严重,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一般公务员都存在腐败现象,甚至反腐败机构的官员也在所难免。造成腐败的原因一是政治体制存在弊端。泰国政界普遍存在着权钱交易现象,而且当权者均是富人。任何人如果想当国会议员或者政府高级官员,就必须以钱开路,而这些人有权后便开始设法谋取私利。二是社会和工作环境默认腐败。文章认为,泰国社会能够接受、认同并尊重这些腐败官员,而歧视那些诚实但贫穷的人。高级政府官员对腐败分子也持认同和…  相似文献   

6.
自从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郑重提出“克服腐败现象,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之后,廉政建设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家议论纷纷,各级检察机关也相继建立了举报中心,专门接受群众对干部所犯经济罪案的揭发检举。腐败这一概念的内涵,当前在我国具体表现为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的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7.
官员参与内幕交易不但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投资秩序,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还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公信力,是一种新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是政府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政府本身一项重要的无形财富.本文认为建立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应从价值观教育、反腐倡廉的加强、提高政府部门效率等几个方面推进政府官员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9.
20年前的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学“傻冒”的时代,那时我刚好是“弱冠青年”,也就认真地“傻冒”着;15年前,中国渐渐走向“法治”,又因高考填志愿时我无意间选择了法律专业,也就成了一名司法工作者。我所从事的司法工作,用行内的话来说,是“反腐败第一线”的工作,如此,便不时遭遇形形色色的官员腐败案件,更因职业关系而对形形色色的官场腐败现象、病态逻辑,有着深刻的感触。党和国家从不否认中国存在着一种机关病、存在着官员腐败问题。十多年来,在办案的间隙,我总是在想,机关人本应是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何以腐败这个“丑陋”现象却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
限制政府官员的隐私权 ,意味着媒体权力在其私域可以得到相应扩张。由于其在选任、监督以及激励政府官员上 ,于人民具有重大意义 ;而且 ,即使于政府官员而言 ,也并非百无一利。故人民即便是在对政府官员因其隐私权受限而可能遭受之损失进行相应补偿后 ,也仍可从中获取较大利益。这样 ,于民法典中规定限制政府官员隐私权之条款 ,便与人民求利之天性相契合。故其具有重大的宪政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礼 《政府法制》2008,(24):47-47
《瞭望》日前刊登了关于官员“出国考察”灰幕的报道,揭露了官员公费出国考察过程中的种种猫腻和腐败现象展示出我围的公费出国考察制度正在衍变成腐败的温床。从改革开放前的闭关锁国到现在的纷纷出国,历史仿佛彻底地翻了个“筋斗”。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11,(3):8-10
在王晓桦看来,任命官员时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几乎不受任何有效制约”。这种现象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衍生出了一些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3.
信息社会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政府的治理活动。这种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给政府治理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为其治理活动带来挑战。市场监管作为一种传统政府治理活动,也同样面临着挑战——这种挑战表现为各市场监管法律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为了消除信息不均衡,有必要构建信息交流法律机制,促进各监管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协同共治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梁飞  江霞 《行政与法》2004,(5):54-55
官员考核制度错位的“指挥棒效应”造成大量官员的行政行为偏离了经济发展规律,而官员考核制度原则性标准的错位则发端于政府责任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引导官员行政行为走上正轨的关键在于官员考核制度的变革,而官员考核制度变革的必然途径则是政府责任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在现在的中国,官员腐败现象可谓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想探究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本文从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对法官腐败问题做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问题官员>是一部全面、客观、真实、深刻地反映中国“问题官员“的奋斗、辉煌、腐败、堕落的调查报告.作者以真实、客观的笔触揭开了蒙在“问题官员“头上的神秘面纱,对以成克杰、程维高、刘方仁、李嘉廷、王怀忠、潘广田等为代表的“问题官员“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剖析,在揭示他们的人生、事业和仕途由奋斗走向成功,由辉煌走向腐败,由光明走向灰暗,并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等内容的同时,使那些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各级政府官员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7.
腐败:全世界的共同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国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政府腐败现象每年都要使全世界损失大约6000亿美元的资金,这意味着全球的腐败官员每天都要卷走16.43亿美元。腐败现象全球化长期调查腐败问题的国际专家指出,腐败就像是最常见的感冒一样,泛滥在全球的各个角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其完全免疫。在组成联合国的190个国家中,174个国家设有专门受理腐败举报的部、秘书处、办公室或者其他部门。除了健康卫生部门外,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数目能超过这一数字。如果你通过“腐败”一词在网络上查找信息,得到的资料要比任何其他题材的资料都要多。1…  相似文献   

18.
<正> 国际法中规定,各国在同意接受外国官员时应该给予他们以特殊的保护,而对外国官员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依据就在于他们人身和人格的不可侵犯。这在各国司法实践和国际法中已加以规定。然而,各国国际法专家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不可侵犯性”,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加以论证。这主要分为: 第一,提及外国官员们的人身及人格不可侵犯,但未明确给出定义不少国际法专家们都认为外国官员们人身和人格的不可侵犯已普遍为国际法原则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腐败现象保持高压的态势,依法惩办了一批高级别的腐败官员。但是从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审理的经济犯罪案件来看,一些小职位往往拥有较大的权力,一些级别不高的小官员以权谋私,胆大妄为,所犯罪行令人触目惊心。人们用小人物能造"大腐败"来形容小官员的经济犯罪问题。据统计,近3年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一审审理这类"小官员大腐败案"数量,超过该院所审理的一审职务犯罪案件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与从事腐败行为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有很大关系。研究腐败成本,不仅对于深刻认识腐败现象的成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科学地确定腐败行为的程度和打击力度,有着现实而具体的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并公布腐败成本,对于腐败分子是一种震慑,对全社会所有公民也是一次深刻的廉洁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