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不仅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已成为当今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学必须抓好"本科"这一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链,破除观念、体制与制度障碍,构建认知系统、操作系统与保障系统三位协同一体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汇聚以及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阵地,高校应探索构建以学科交叉为核心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在实现系统运行目标的同时,能够同步实现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双重功能的有效转化,其目标指向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在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的前提下,一要构建以提升科研能力为目标的交叉学科平台;二要建设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交叉学科师资;三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学科创新功能转化.  相似文献   

3.
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既可以是复合型人才,也可以是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关于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67所高校的处级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依托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某个创新学院或某一特色专业等平台来展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来自学生本身的因素,也包括来自教师层面的因素,还有来自学校层面的因素。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4.
资源管理是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撑。教务管理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提供动力支持,为高等教育自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动力支持,要重视教务管理在高等学校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文化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技术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由自然发展向团队式培养的转变是一大批技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德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传统德育遭受冷遇;培养目标的高期待与学生现实选择的低欲求之间落差大;学生知行不统一;群体性心理问题凸显。其原因在于: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培养的理念创新相对滞后,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要尽快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合力机制,转变德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将德育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全面糅合,建立全员育人机制,营造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国际化竞争,坚持立德树人,对拔尖创新人才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数十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家国情怀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提出通过提高对国际化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坚持知行合一,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包括导师在内的全员育人机制,完善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的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对当前石油石化企业技能拔尖人才培训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石化集团高级技师胜利培训基地近年来在技能拔尖人才培训工作中的成功实践,总结概括胜利油田技能拔尖人才培训机制创新的经验,对技能拔尖人才培训机制创新和进一步做好技能拔尖人才开发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认识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改革,服务和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结构的上移,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优势学科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专门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目前我国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要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育人是关键。高校的通识教育、教学与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不断优化本科外语课堂教学,强化英语实践性教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李源潮: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李源潮近日为中科院干部和专家作人才工作报告.介绍我国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情况。他说.国内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国家将出台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特殊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在一线担重任的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13.
基于39所“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分的文本分析,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即培养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呈以下发展趋势:在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注重高校、中学、科研院所、企业协同育人,形成选拔进人、设班育人、导师引人和动态督人的培养制度;实现多元与综合化的培养评价.为促进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业的长足发展,我们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寻求公平与效率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刘玉梅 《工会论坛》2004,10(5):73-74
培养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敢于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人才是科技创新体系的第一要素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推进科技进步的对策与建议。首先 ,要为科技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 ,要健全选拔管理机制 ,建立创新人才管理体系 ;第三 ,创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会 ;第四 ,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6.
"拔尖计划"毕业生的深造率、本研专业符合率、院校拔尖率、学科拔尖率均很高,他们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领域深造的经历,为他们未来成长为科技精英人才积累了较大优势。"拔尖计划"实施高校要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与国外顶尖大学和顶尖学科建立密切的学术关系,联合培养博士,让一部分"拔尖计划"毕业生留在国内顶尖大学和学科点深造,这有利于我国储备战略人才,服务祖国。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专思创”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指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职业学校落实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思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发展、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理念。科研管理体制是科技创新的机制保障,要推动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就要加强科研体制的创新。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根本,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就应更新人才观念,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二次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加快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策略;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交叉融合"四位一体"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 双语教学 科技创新 实践基地),注重学生素质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努力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信息技术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计划”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赢得国际教育竞争力的伟大实践.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2012”的调研数据,从学生的主体视角探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与普通培养模式的差异,研究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在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和学习性投入等学术导向指标上全面优于普通培养模式的学生;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组织能力等社会导向性指标上,低于普通培养模式学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