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金友 《前线》2010,(4):54-54
<正>最近参加某个会议,一位群众代表发言说:"现在很多党员干部,都说要顺乎民意,但要真为群众办事,就得切实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这些话,发人深省,耐人深思。所谓民意,是很大的概念。可以说,我们党和政府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民意。而在这么多的民意中,我们应当格外重视那些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利益格局、社会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主动适应这种深刻变化,了解民意,尊重民意,服务民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3.
各地传真     
秋扒乡党员干部多措并举听民意解难题 今年以来,栾川县秋扒乡党员干部把反映村情民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按照“重在了解实情”的要求,采取发联系卡、记民情日记、入户调查民意等措施,为开展帮扶工作打好基础。一卡架起连心桥。  相似文献   

4.
尊重民意是贯穿邓小平一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基于对民意的深刻体察和充分尊重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可以说,深入了解民意是推进改革开放战略的现实依据,总结提升民意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活水源头,不断扩大民意基础是加速改革开放进程的战略举措,坚定维护民意是改革开放政策受到拥护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仅是国家顶层设计的产物,同时也是顺应民意的结果。邓小平的民意策略和成功实践,为我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组部启动首次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前不久,中组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架起了组织部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桥梁”,树立了组织部门认识自身差距和不足的“镜子”,提供了客观评价组织工作的“尺子”。桥梁、镜子、尺子的比喻,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启发包括组工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开展工作应当了解民意,尊重民意,按民意要求办事。  相似文献   

6.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了解民情,问情于民;才能广泛集中民智,问智于民;才能集中民力,求力于民;才能顺应民意;问效于民。  相似文献   

7.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考察工作如何扩大民主,在实践中遇到一些情况和问题。比如,在听取群众意见中如何合理界定群众参与范围,如何组织好考察,如何防止干扰和歪曲民意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切实做到全面真实地了解民意等等,需要我们在坚持已有规定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一、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界定群众参与的范围。群众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社会各阶层的所有人。但我们在实际考察干部,特别是考察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时,所接触到的群众必然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所谓“内参”,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看到的是,“内参”是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下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民意、了解实际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扬中市党政领导班子把尊重民意、兴办民事、促进民富、解除民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1.重民意,水到渠成。我们始终注意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晴雨表,坚持深入基层、广开言路、以民意作决策、以民意促整改、以民意谋发展。各基层党委普遍开展了“民情一日”活动,广大基层干部纷纷进村入户,听民声、理民怨、解难题。市委专门成立了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并在各交通要道设立意见箱,在各经济管理部门和窗口服务行业设立公开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民意是网络空间中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的民众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见,因其依赖于网络的虚拟空间,所以有着与传统民意表达不同的特点。互联网开辟了民意诉求新渠道,网络已成为反映民众心声的最便捷的途径。近年来,网络民意的“力量”愈发强大,对现实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民意表达的特点,决定了党在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关注网络时代民意表达,在网络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国外政党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政治生态,更加注意优化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效能,密切党群关系。其核心举措是走进民众、沟通民众、服务民众,体现党的大众性、亲民性和时代性。积极把握民意脉搏,及时反映民需进一步完善了解民意的机制性渠道。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2011年议会选举遭遇历史性挑战后,提出要积极聆听民意,注意政策沟通,扩大政策咨询空间,更积极地纠正错误。特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建立有效网上社  相似文献   

12.
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真正进入了法制化轨道,这对于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中,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重要标准,不断扩大民主,广泛收集民意,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效度。但是,民意测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因此,在高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如何科学采集民意和合理运用民意测评结果,是我们组工干部必须研究的问题。民…  相似文献   

13.
杨谦 《奋斗》2005,(3):37-37
一是“问”。即询问、调研、了解、征求、倾听等等。概括地说,即问策于民、间计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做群众工作,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反映群众意愿不行;不了解民意、不顺应民意不行;不深入群众、不体察民情不行。只有问策于民,群众才能感到与他心贴心;只有问策于民,群众才能讲真话、说实话:只有问策于民,才能造成政通人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以信息化引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探索出"网上流转、网下办理、跟踪落实、群众评价、阳光运行"的网上阳光信访新模式。"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通过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当下信访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网络民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公民了解政治、表达意愿、提出要求、行使权利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更加便捷。网民往往会对社会上的某一事件形成不同于官方舆论的民意,于是,"网络民意"应运而生。但是对于此应有清醒的认识,网络民意表达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也会被人为操控而扭曲真实民意,给政府权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党和政府应该尊重和关注这些"网络民意"而不是一味的封堵,应通过认真甄别分析各类网络民意,采取不同的化解处理方式;加强主流新闻网站的建设,树立起网络传播信息源的权威性;提高广大网民自身的媒介素养,树立网络社会的责任意识等途径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透视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主流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为公共决策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了重要依据。而网络民意传播及时、覆盖面广、参与方便的特点,则为政府了解民心向背提供了成本低廉、反应  相似文献   

17.
宋贺春 《实践》2005,(2):38
我是呼和浩特市的一名出租车司机,牛书记曾多次乘坐我们的出租车,了解城市建设,体察市情民意,和我们出租车司机亲切交谈。他这么大的官儿,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我们打心底里钦佩他、爱戴他。牛书记在我们市民中有口皆碑,是位干事的好领导。  相似文献   

18.
公推直选是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一个较为典型的混合型居民区为个案,从实际工作中得出从了解选情民意、加强推广宣传、健全工作机制等夯实"公推直选"群众基础的实践经验,并针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提出预先了解诉求、组织针对动员、采取防控措施、加强后续监管等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放军 《求实》2001,(12):10-1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重要的是深入群众 ,体察民情 ,了解民意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20.
闻新祥 《学习月刊》2009,(18):76-76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解决好干部选任的关键,就是在选拔任用过程中能否做到广泛了解民意,充分体现民意,切实尊重民意,不断增强干部选任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防止和克服干部选任民意失真失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