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段时间,俞可平先生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观点,让人为之一振。但可惜的是,“民主是个好东西”的前提是什么?俞先生没有指出来。一个论述缺乏明确的前提,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教育”不仅是“民主成为一个好东西”的前提,而且在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民主价值所向披靡,但是它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悖论。2005年10月4日-7日,首届中欧文化论坛举行,本刊对本届文化论坛的重要赞助者、法国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破碎的民主》一书的作者皮埃尔·卡蓝默先生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访问。只有“破碎的民主”,没有“过时的民主”《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中国人眼下正津津乐道谈民主,您为何在最近出版的书中唱起了“破碎的民主”的高音,对现有的民主制度进行了一些建  相似文献   

3.
陆晓光 《南风窗》2008,(11):34-37
王元化先生去世了。去世前一个月,先生在病床上与人聊天:"如果说我的一生有什么一贯的东西.那么这就是反思。"先生的"反思",首先是指对自己思想进行反省检讨。在《我的三次反思》中,先生自述这三次反思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40年代,新中国的50年代,以及上世纪末90年代以来。其时先生分别是20岁青年,三四十岁壮年,七八十岁老年。  相似文献   

4.
来信     
孔田平 《南风窗》2012,(4):14-14
本期几篇文章《超级换届年里的战争风险》、《党内民主从选举做起》、《为什么要追求自由》、《波澜不惊的台湾大选》,都围绕着中国现实,在选举框架下,探讨民主和自由。隔岸观火,当然是"波澜不惊"。事实上,我们围观了一场宝岛所历经的波澜壮阔的民主洗礼。记得选举以后看过一个视频,马英九当选当晚,一个用闽语唱歌的大叔道出了一句大真话:"如  相似文献   

5.
来信     
《南风窗》2012,(4):14
本期几篇文章《超级换届年里的战争风险》、《党内民主从选举做起》、《为什么要追求自由》、《波澜不惊的台湾大选》,都围绕着中国现实,在选举框架下,探讨民主和自由。隔岸观火,当然是"波澜不惊"。事实上,我们围观了一场宝岛所历经的波澜壮阔的民主洗礼。记得选举以后看过一个视频,马英九当选当晚,一个用闽语唱歌的大叔道出了一句大真话:"如  相似文献   

6.
包刚升 《南风窗》2014,(7):24-26
<正>民主不仅要成为提供程序合法性的政治途径,而且还要成为解决重大问题和实现繁荣的治理方式。如果民主无法有效运转起来、民主无所作为,那么威权回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结束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走出费城独立厅时遇到的一位老妇人问他:"富兰克林先生,你们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共和国,还是君主国?"他回答道:"夫人,一个共和国—如果你们可以保住它的话。"  相似文献   

7.
正《暴力与民主》是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基恩继《媒体与民主》(1991)、《反思暴力》(1996)、《公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1998)和《全球公民社会》(2003)等著作之后,于2004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重要成果。布赖恩·哈利特(Brien Hallett)认为,该书的许多观点"信息量大而又富有启发性"。基恩在书中对有关暴力的两种论调即"民主和平论"和"公正暴力  相似文献   

8.
在发表于《民主杂志》2010年第1期的《二十五年,十五个发现》一文中,作者回顾了在过去的25年里关于民主和民主政治的15个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下面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吉列尔莫(Guillermo O’Donnell)和我在1985年曾经写过一本名为《从独裁统治转型:关于不确定民主的初步结论》的书。那时,我没有想到我们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设想、概念、假说和"初步结论",会为包括中东欧和前苏联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民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关于民主社会主义及社会民主主义追根溯源的讨论中,不少文章涉及到19世纪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最近读到《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第4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由来和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章说:"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产生于1848年革命之前",它与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科学社会主义"一开头,就是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后来的分歧、分裂只是斗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对于上述提法,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商  相似文献   

10.
推进"民主"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目标。冷战结束后,美国大大提升了推进民主的地位,特别是布什在第二任期内,更是将推进民主作为全球战略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美国推进民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推进民主要服从于美国总体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这就使得美国在推进民主时经常采用双重标准并且将推进民主作为贯彻总体对外政策的一张牌。美国推进民主战略客观上有助于民主政治在世界的扩展,但是却会对世界和平、地区稳定与安全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首都职工群众翘首以盼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终于出台,这是全市职工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大事,对今后五年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群众工作生活质量,推动职工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回望"十二五",北京市出台首部职工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五年来,不仅为首都职工发展事业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而且在职工就业、收入、安全、社会保障、民主参与、职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学术界围绕"灌输论"已发表不少文章。笔者为了探索与求教,曾写《"灌输论"的首创者不是考茨基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北京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六期)。随着讨论的深入展开,拟对几个问题再谈一些看法,希有关同志继续指教。是考茨基将"充实"意译为"灌输"吗?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引了考茨基的话;"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并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产生出来的东西。因此,旧加因  相似文献   

13.
刘怡 《南风窗》2013,(1):88-90
"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在2012年11月30日的中纪委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向与会专家推荐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1805~1859)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而在两个多月前,美国卡特中心邀请的一批中国学者和官员观摩了美国大选,其中不乏对托克维尔耳熟能详者。我们在这个节点上刊发两篇关于托克维尔的文章,一篇从文本角度看托克维尔真正关心的问题,即从反思平等对自由的伤害中,发出对公民教育和政府道德的呼吁;另一篇访问在美国的两位中国学者,从他们对美国基层民主的观察、特别是从宗教和法律对美国民主的影响上"批注"托克维尔。在这两篇文章形成的对话中,我们将在历史和现实的层面把《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议题还原到更宽广的背景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与"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商榷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关于"《资本论》第三卷推翻第一卷"的说法,是一种找不到文本依据的杜撰。它既忘记了第三卷中论述"自我扬弃"的篇章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前就写成了的史实,也曲解了第三卷中关于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论述。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都是既讲"自我扬弃"又讲"炸毁"和"剥夺"的,这二者的彼此一致,正是马克思学说的基本常识。今天应该从马恩的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方法论,走出他们的局限,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性,而不能曲解他们的思想,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强加给他们。  相似文献   

15.
谁的韩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磊  陈统奎 《南风窗》2012,(5):82-85
去年底,韩寒写了3篇文章,《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被网友们概括为韩三篇,在网络世界,一时间洛阳纸贵。议题其实是媒体设定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从突尼斯开始,全世界"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在中国,革命也很快成了时髦且敏感的字眼。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絮语     
本期的论文,讲的是民主,社会分层、人本发展、和社会支持等变量都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腐败。这里必须承认的是,用民主说事,有偏见的嫌疑。民主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仍然有待讨论。中国国内的俞可平(2006)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民主的吹鼓手福山(2011)却在中国说,世界要向中国学习。  相似文献   

17.
双周     
《南风窗》2007,(12):10-14
民主"中国结"的世俗解读在坊间大多数人的认知序列和价值谱系中,"民主"往往是一个深奥、晦涩和充满政治意味的概念,并因此给人以高高在上、远离世俗生活的印象。尤其是在"国民素质制约民主进程"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与窠臼之中,更是加剧了这种印象。  相似文献   

18.
韩洁 《工会博览》2009,(2):136-136
洛克的《政府论》(下篇)不仅是现代政治学与行政学的经典之作,更是重新建构现代政府架构的思想指导手册。洛克的权力分离、权力分立、权力制约、权力平衡与权力互动思想为现代政府的和谐运作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洛克的《政府论》(下篇)不仅清晰的说明我们为什么需要现代民主和法治政府,而且为现代政府的稳定性和持久力提供具体的现代民主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不光造出了表示时间的钟,还造出了一些表示其它内容的类似于钟的东西。听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就有一个“人口钟”,它能随时显示全世界总人口已到了多少。而近日翻阅刚刚买到手的《全球网址簿》,忽然发现在国际互联网上还有另一个奇特的钟,那其实是一个网站,叫做“比尔·盖茨的财富钟”。 关于这个网站,《全球网址簿》的编者介绍说:“你是否要知道比尔·盖茨有多少钱?答案是:没有人,甚至Bill先生本人也不知道他值多少钱。不过,这儿有一个web站点,内有根据他所持有的微  相似文献   

20.
刘阳 《南风窗》2007,(14):35-36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许多病人称呼您"救命先生",还有人说您是"当代张仲景"。现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非常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