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ARS是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 ,引发的刑事犯罪多种多样。尽管SARS的防治已被正式纳入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 ,但我国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的缺陷使得实践效果不佳 ,如何运用刑事责任这道“安全阀”来保障SARS防治工作存在不少盲点 ,对此 ,本文在对其缺陷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 ,以期深化对SARS引发的刑事责任的认识 ,从而帮助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法律信箱     
为何将SARS 归入乙类法定传染病 面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在我国的流行,传染病 防治法律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将SARS病这一在我 国发现的新传染病确定为法定传染病,是该法实施以来的第一 次,这也预示着SARS防治从此纳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的增减由国务院批准认定, 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增减由卫生部批准认定。SARS暂被归入到 乙类传染病范畴,按照乙类传染病中的特殊传染病管理,需要 采取隔离的控制措施,目的是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1章专门规定了刑事责任免除制度,但并未穷尽免除刑事责任制度的规范,其中没有涵盖因对未成年人适用教育感化措施而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免除刑事责任的制度主要包括:因积极悔过而免除刑事责任、经济领域犯罪免除刑事责任的相关案例、因与被害人和解而免除刑事责任。分析上述刑事责任免除制度的适用条件与根据,揭示立法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以及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滥伐林木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现状及其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  厚文 《现代法学》2004,26(5):65-69
对滥伐林木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时存在因法律规定不协调而导致行为人规避法律,量刑偏低,罚金畸轻的缺陷;对滥伐林木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时存在行政处罚的执法阻力较大,征收罚款的理论依据不足的缺陷。加之用罚金或罚款代替民事赔偿、罚金和罚款的管理使用未考虑生态保护因素等缺陷,致使无法有效遏制滥伐林木行为。有必要重新界定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界线,重新设计有效率的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广德 《政法论坛》2022,(2):150-163
传染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关涉传染病防治制度的启动和运转,决定了整个传染病防治法的目标实现和功能发挥,须认真对待.根据立法对病种的确认方式,可大致提炼出国家主义防治观和专业主义防治观两种理论类型.国家主义防治观通过法律事前明确而严格地列举传染病病种及其等级,以体现国家权力对紧急状态的谨慎态度和对维护秩序的重视,凸显国家角色...  相似文献   

6.
十几年来,保荐人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保荐人职责与其他机构混淆重合,保荐人持续督导未发挥作用,保荐人行政责任、保荐人刑事责任、保荐人民事责任均有不足.本文立足保荐人的法律职责缺陷,依据现行国内相关法律规定,提出并解决我国保荐人法律职责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放过企业、严惩个人"是欧美国家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理念,但在我国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的典型案例中,既放过企业又放过个人的"双不起诉"现象出现了,这引发了对企业合规不起诉公正性和正当性的质疑。"双不起诉"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未严格区分企业刑事责任和个人刑事责任,未厘清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随着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对"双不起诉"引发的质疑作出回应,区分企业和个人的刑事责任,对小微企业的合规不起诉给予足够的本土关怀,厘清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推动我国企业合规本土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SARS与国际法     
SARS的爆发凸现了WHO在遏制新的传染病方面的作用,也提出了国际社会通过合作和法律控制传染病的问题。本文探讨WHO及其机制的法律方面对于各国控制SARS及其他传染病的意义,以及SABS的爆发对于遏制传染病的国际法律框架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随着有关国际法律文件修订的完成,进一步的公开、透明和国际合作将成为遏止全球传染病爆发的法律武器。这符合每一个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疫情报告制度是我国传染病防控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制度之一,不仅与疫情预警制度和疫情公布制度紧密相关,而且直接决定着疫情的应对能力和最终效果。当前,我国疫情报告主体类型繁多,程序和时限各不相同,无论是在形式编排上,还是在现实运行中,均存在一定的体系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疫情报告制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违反疫情报告义务会引起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从现行立法考察,显然过于侧重和依赖行政责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差距。未来,我国应当在鼓励上报的理念指导下系统修订传染病防控法律体系,并充分考虑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建立一套科学完整、行之有效的疫情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曾纪雄  许慧 《证据科学》2003,10(4):215-219
"非典型性肺炎"的肆虐引起大家对于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犯罪的重视. 传染病防治犯罪目前只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还没有作为一类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加以规定.从刑法理论上看,该类犯罪有自身的特征.我国刑法根据现实需要,对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防治犯罪行为做出了一些规定.与其他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犯罪的立法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立法有其优越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修订刑法时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