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受人民委托,行使国家权力.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关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效,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权力腐败的危害权力腐败也称政治腐败 ,是指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即以公共权利换取私人利益。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变。所谓公共权力是指维护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设定的权力。设定公共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经济价值。说的通俗一点 ,公共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但是 ,公共权力一旦私有化 ,就会使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悄悄地 ,源源不断地变为私人占有物。政治上的公权私用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公财私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变成了代表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 ,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个人或小集…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背离公共权力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公共利益来谋取少数人利益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导致了腐败的产生.因此,治理腐败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防止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就我国而言,应从廉政教育、薪酬制度、监督机制、法治建设等四方面着手,使公共权力拥有者不想、不必、不能、不敢通过公共权力泛化去腐败,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6.
确立科学分权的机制,明确掌握公共权力者的职责,完备公共权力行使的程序,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抑制权力腐败的根本方法。只要全面推进和切实贯彻依法行政,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各种权力行使主体谨慎地行使权力,减少权力腐败行为。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刚性制约体制,加强各种监督力量之间的协调和联系,强化和完善人民(选民)自主选择自己管理者的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实现权力配置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将为根治腐败构筑起坚实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7.
行政紧急权的理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紧急权力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受必要的民主宪政的分权制约和人权保障原则实质性制约,由行政机关集中行使的国家权力,其目的即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对国家正常秩序的威胁和侵害,以尽快地恢复正常统治秩序及实现保障人民权利的最终目标.在紧急状态下赋予政府集中扩张的紧急权力,即在于通过该权力的行使,克服现代民主宪政制度的缺乏效率的局限性,尽快地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必须在宪政框架下对这种强化的行政权严格加以规制,对行政机关紧急权力给予必要的制约与监督,包括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制约以及人民权利对权力的制约,防止行政紧急处置权的滥用和独裁.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应当用来为公共利益服务,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但公共权力的行使有可能偏离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目标.被掌权者滥用.甚至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说:“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倾向于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腐败义必将影响政府的威信,削弱其合法性,甚至使政府垮台。所以,反腐倡廉始终是各同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9.
权力暗箱操作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权力暗箱操作导致公共权力腐败。党的十七大提出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民主内涵的新拓展,有效防止腐败和公共权力异化。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为了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对在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进行研究,以便使权力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民主监督是在民主政治条件下,人民群众为保证国家权力的正确使用而以民主的手段对所委托的国家权力行使者使用权力的行为进行的监察和督促。我国的民主监督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人民群众个人以及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新闻舆论媒体等,为保证国家权力的正确使用,借助纪检、监察、信访和司法部门等专门机构,通过批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主体制度对行政主体的范围规定仍然过于狭窄.确立私人的行政主体法律地位,是完善我国行政主体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路径.私人完成行政任务,行使公共权力,应赋予其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机关授予或委托私人行政任务分为私人受托以行使公权力方式完成行政任务和私人受托以私经济方式完成行政任务两类.公权力的行使对公益与相对人权益影响较大,因而赋予私人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应受功能保留、国家担保责任、强制力国家垄断等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论党内民主的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裕蒙 《理论前沿》2002,(18):42-44
党内民主程序,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在处理党内政治生活时,必须遵循的方式和步骤,没有党内民主程序作保证,党章中实体规范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落实。因此要从党内权力的产生、党内权力的赋予,党内权力的行使,党内权力的终止等方面,设置党内民主的程序,只有将党内权力限定在党内民主程序链的轨道内,才能防止权力高度集中导致的权力腐败与滥用。  相似文献   

14.
权力是人民授予的,表现为一种信任、责任和奉献,然而权力本身又存在极强的扩张性、变异性和腐蚀性。没有约束的权力最容易导致腐败,必须建立科学的权力赋予、配置、分散机制,有效发挥现有监督主体的作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5.
民主反腐是现代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形式。民主政治是腐败的"天敌",其主权在民、完善的民主监督、透明的程序以及健全的法制都发挥着制约与监督公共权力的产生、运行而发挥反腐的功能。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党的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规律决定了民主反腐的进路。加快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推进民主反腐,必须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实现形式,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作为基本路径,以依法治国作为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拓展的逻辑与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民主给人民管理国家、维护自身权利设定了制度框架,提供了权力运行的政治基础。在政治民主的约定和规范下,只有最大限度地实行行政民主,让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渗透到行政权力行使的始终,实现对行政权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消极控制,才能使行政权力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是行政民主的主要制度特征。把握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演进的历史逻辑,通过理念嬗变、组织结构扁平化、权力下移、运行机制完善和电子政务的推行等手段,适时适度地推进行政制度和体制变革,加快行政民主化进程,是当代各民主国家面临的共同抉择。  相似文献   

17.
公共权力腐败的社会治理是治理腐败的有效方式,需注重强调社会力量在制约公共权力和腐败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建设国家廉政体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反腐模式社会化方面来讲,以社会治理腐败具有其必然性,而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夯实反腐败社会基础、创新腐败治理模式、提升腐败治理实际成效、提高腐败治理几率、加大腐败的道德成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腐败有其必然性,但腐败泛滥却仅仅具有可能性,腐败泛滥在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只要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一定能够制止权力腐败的泛滥,使权力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想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必须采用以民主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其中以民主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基础,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防止腐败的关键,以法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基本措施,以德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对此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现在的监督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当前应强化和完善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民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生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任务。利益是推动民主发展的根本动力,利益是需要得到满足,民主是人民的统治,人民追求民主的动因,在根本上是为了通过拥有权力和权利来满足需要、实现利益,即人民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发展中存在落实有差距、监督略微无力和权力腐败等阶段性问题,解决对策在于提高人民捍卫民主的积极性,降低人民捍卫民主的利益成本,提高人民捍卫民主的利益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