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建设流域工业走廊与产业密集带是生产力布局和流域经济布局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产业布局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建设流域工业走廊与产业密集带既运用和反映了区域和流域开发的点轴面机制,又把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三个不同层次的流域布局融为一体,形成上中下游各地区贯通、各部门有机联系的带状工业和经济聚集体,这对发挥流域优势,带动流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无疑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建设流域工业走廊与产业密集带 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自台湾《中国大陆》第324期作者程超泽] 台湾《中国大陆》杂志发表程超泽关于长江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文章。 (一)引人注目的“长江发展战略” 中共近年的经济战略格局,以“长江发展战略”格外引人注目。1993年6目初,在武汉结束的沿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讨论会上,长江沿线十七市的代表纷纷就共同开发长江经济带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性建议。总体思路以上海、南京、武汉、宜昌三峡、重庆为中心的“五点一线”开发布局,通过它们的辐射效应并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力量,以上海浦东开发、三峡工程上马和京九铁路的全线开工为契机,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紫荆》杂志93年第5期刊出特约记者采访中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文章。邹就“长江发展战略”畅谈了自己的看法。至此,长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已从纸上谈兵向务实发展。这是中共继“沿海”和“沿边”开放战略以后,又一个沿江开放的大思路,大动作。 长江是中国第一条大河,世界著名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横跨大陆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流域地区现有耕地三亿六千三百万亩,占大陆总耕地的三分之一。 长江流域得天独厚,开发建设长江经济走廊,对中共未来整体经济发展,将具重要作用。 (二)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优势 长江除具有其  相似文献   

3.
张文合博士的专著《流域开发论——兼论黄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战略》已于1994年2月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理论和实践、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上探讨了流域开发理论和黄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和黄河流域开发研究起到了深化作用。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24万余字。上篇(包括5章)主要探讨流域开发理论和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实践。从流域和流域开发特点入手。进而对流域系统综合开发与模式选择、流域空间结构塑造与生产力布局谋划、流域产业结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下篇(包括6章)对黄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流域开发条件评价入手,分析了黄河流域的区位特点、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流域开发的外部环境,进而分析了流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总体战略、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总体布局及分区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指出了黄河流域开发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深化区域协作,提高长江流域整体协调水平,使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一体化,加速长江带建设,共筑西部开发大通道,具有重大意义。一、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长江流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安徽的长江下游经济带(东部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的长江中游经济带(中部  相似文献   

5.
于光远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稿本)最近已全部刊印成册,目前正供一些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干部和从事理论工作的同志研究、学习。《读本》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它一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经济生活”,第二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第三部分是“做好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各项工作”,第四部分是“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第五部分  相似文献   

6.
近日,大连市委党校举行了大连市学产型城市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学习型城市》一书的首发式。该书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作序,大连市委党校学习型城市研究课题组的巩其庄等20位同志研究完成。全书分为总论、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内涵、学习型城市的组织基础三大部分、十四章,共计26万字。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向海内外宣布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人大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议案,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地区经济观划座谈会,提出了“集中力量先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分层次推进长江沿江地区发展”的思路.这一切,标志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一、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模式选择依据长工流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理论大体有3种模式.这3种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是“点线面经济带动”模式.点就是长江沿岸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带动长江沿岸各中小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再进一步带动长江流域腹地的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符合经济级差带动发展的理论,着眼点在于依托城市带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 84号  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 理 朱基二○○○年三月二十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 ) ,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二条 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编制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 )水体的环境功能要求 ;(二 )分阶段达到的水质目标及时限 ;(三 )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 ,以及具体实施措施 ;(四 )流域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第…  相似文献   

9.
从1993年开始,金融街按《北京沛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布局》实施开发建设。自那时起,北京中心城区西半部已逐步形成了最具经济活力和城市竞争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兴金融管理中心。2006年,金融街被北京市政府列入全市重点发展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十分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上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并且把抓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等作为“跨世纪特大工程”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十四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下,继续推进沿江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引导全长江流域的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促进流域经济的共同繁荣。这一切充分表明长江开发开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意味着长江流域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将有实质性突破和历史性飞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长江沿岸城市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T”型综合部,长达95公里的长江南京段穿城而过,两岸环境优美、资源繁多、物产富饶,特别是在地理区位,工业基础、交通通讯、科技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武汉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发起,长江流域18个省(区)、市参与,近百位长期从事长江研究开发的著名专家学者亲手撰稿,历经8年精心编纂的《长江大辞典》,即将面世。这部全面展现长江及其流域历史与现状、经济建设与开发成果的工具书,共列综合、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水利水电、航运交通、流域经济开发、科教图博、文物名胜、名土特产、企业等10大类,收录辞条7500条,共约180万字。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国务院研究中心原主任孙尚清等为这部辞书题词。  相似文献   

12.
卞彬 《重庆行政》2016,(3):70-73
正纵观世界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区,几乎都布局在主要江河流域,流域经济区已成为各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带和城市密集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其发展涉及很多层次和内容,其中,促进长江航运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是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选准促进长江流域的航运物流产业大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起长江航运优势战略、突出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发展战略、强化航道优先发展战略、强化信息先导发展战略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从战略角度审视襄阳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基础,并提出襄阳在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层面上两个维度的发展定位和三个方向的发展路径。通过纵向建设现代化"七省通衢"交通枢纽,横向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积极推动汉江流域城市合作共赢战略,推动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流域内形成经济协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下》(禹舜主编,王晓天、张胜祖、王兴国副主编)一书最近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佳作,结构独特,内容丰富,论述深刻,颇具特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结构独特,论述深刻。该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5章,从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理论精髓和理论主题、科学体系和革命风格的新阐发、新概论,论述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第二部分为6至20章,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以十五大报告…  相似文献   

15.
提高素质迎接挑战———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古伟中《党建研究》第4期全文发表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着重论述了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问题,又一次提出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任务,既是战略高度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台湾地方的开发,岛上经济重心的转移,许多研究台湾史的学者,包括台湾学者,多有论述。王长云同志在《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2期上发表了《从台米产销看台湾经济重心之北移》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米谷的生产及贩销在清代台湾经济巾具有重要地位,“产稻中心与台米贩销中心的北移,便在很大程度上意示着台湾经济重心的北移”。作者还具体指出这一“经济重心之北移当始于乾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点轴圈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有的以梯度理论为依据认为应采取东西推移模式;有的则强调缩小区域内的差异而提出以长江干线为依托的南北扩散模式;还有的从发展外向型经济角度提出弓箭型的箭杆模式等等。毫无疑问,这些模式均有一定的理论为依据,也从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但是,这些模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东西推移模式忽视了流域各区段内的经济差距远大于上中下游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各区段内的城乡经济互补要求更强烈;南北扩散模式易弱化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全方位开放的弓箭型箭杆模式没有客观地反映长江流域内部的经济及基础差异,不可能使全流域同时对外开放。这里,本文无意对这些战略或模式作评价,仅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论述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开放的点轴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抢抓西部大开发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机遇 ,把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突出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 ,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促进县域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转移,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腾飞,必然要求上中下游联动,形成流域经济一体化。这无疑为皖江示范区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2013年7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考察时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10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指导意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主要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许多具体问题,其中也谈到民族问题。《文选》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篇幅并不大,但是从宏观角度统盘考虑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可以看出这些论述份量很重,内涵深刻,为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基本原则。 《文选》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民族平等和发展这两个内容上。 民族平等是小平同志重点谈及的问题。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各民族之间是不平等的,少数民族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特别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更加剧了这种状况。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民族歧视,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