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予欢 《黄埔》2010,(5):43-4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黄埔军校在过往历史中的风采与轶事,逐渐为世人所重新了解和认识。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著名军校,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引发了广大读者与热心史事学者的无尽话题。笔者亲历其间20多年的“黄埔热”史事记述,谨将点滴感想与体会说于读者及学界。  相似文献   

2.
黄埔老照片     
《黄埔》2006,(2):35-35
80年前中山舰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逮捕了黄埔一期学生、中共党员李之龙(时任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包围了东山苏联顾问所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强令在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任职的共产党员全部退出。图为奉蒋介石之命停泊在黄埔军校前的中山舰。(本刊资料)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本刊资料)黄埔军校学生野外演习。(本刊资料)1927年黄埔军校新年联欢大会。(本刊资料)军校生活黄埔老照片~~  相似文献   

3.
韩兢 《黄埔》2006,(1):37-40
韩练成,一个被冯玉祥称为“在北伐时与我共过患难”的西北军人,一个在中原大战危机中救援蒋介石被“特许列入学籍”的黄埔军校三期生,一个追随周恩来而成为“没有办理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一个在20世纪90年代仍被蒋纬国耿耿于怀的“隐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本刊将分六期连载这位传奇将军的独特经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回顾与展望     
《黄埔》2008,(3):1-1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日。 20年前,在《黄埔》杂志的创刊词中,编辑部开宗明义地宣示了本刊肩负的重任,这就是“如黄埔军校初期曾经创刊的《黄埔日刊》、《黄埔潮》、《革命军》、《中国军人》一样,《黄埔》将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黄埔军校精神,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今日,《黄埔》肩负的重任是什么呢?黄埔军校一期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为本刊创刊题词昭示了《黄埔》的任务:‘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  相似文献   

5.
雍玲玲 《黄埔》2007,(3):39-41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传记还是黄埔军校的文史材料,关于“鲁迅与黄埔军校”的记载比较少,只有鲁迅在广州时被邀请去黄埔军校进行演讲,记录比较详细。笔者认为,鲁迅和黄埔军校最有渊源的联系也就这次“鲁迅造访黄埔军校”之事。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3,(3):44
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黄埔军校也随之结束了在大陆的最后一期——黄埔军校第二十三期。黄埔军校史专家陈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档案资料,以及采访得来的数百名当事者的口述资料,以第二十三期学生的军校生活和起义为基本线索,于1992年写出此书并出版(当时书名为《黄埔军校在大陆的最后一期》),后多次在海内外印刷和再版。该书展现了大陆即将全部解放时国民党政府、黄埔军校的历史巨变和成都的社风  相似文献   

7.
黄埔军校与中国济难会关系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黄埔》2009,(1):41-43
《黄埔军校史稿》第10册内提及,“本校为革命武力培植机关,亦为革命青年荟萃所在,故本校员生一方面努力教学而一方面对于同胞疾苦异常关切,积极救助”,并列举黄埔军校加入济难会作为例证。然而,济难会是个怎样的组织,黄埔军校与济难会之间有什么关系,史稿语焉未详。长期以来也鲜有史家论及。本文拟就搜集的资料,对黄埔军校与济难会渊源做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8.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9.
《黄埔》2020,(2)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的基础上,聘请资深黄埔研究专家,对黄埔军校分校史料做了系统整理,予以完善,现推出增刊《黄埔军校分校史料汇编》,展示黄埔军校分校发展历程,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黄埔军校分校历史奠定基础,为读者深入了解黄埔军校分校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先后出版的报刊杂志有十多种,这些刊物围绕着反帝反封建主题,生动而真实地谱写了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的历史篇章。其中,《黄埔日刊》发行的历史最为悠久、区域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成为黄埔军校机关报。迁校南京后,该报继续发行。由于现存资料的局限性,目前对《黄埔日刊》的研究十分有限。可幸的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征集到《黄埔日刊》(原件)八十三期。这些沉寂了几十年的原始资料,经文物专家核定,认为“极其珍贵,价值极高”,正式确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成为国内外研究黄埔军校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来历《黄…  相似文献   

11.
樊雄 《黄埔》2006,(3):36-39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先后出版的报刊杂志有十多种,这些刊物围绕着反帝反封建主题,生动而真实地谱写了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的历史篇章。其中,《黄埔日刊》发行的历史最为悠久、区域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成为黄埔军校机关报。迁校南京后,该报继续发行。由于现存资料的局限性,目前对《黄埔日刊》的研究十分有限。可幸的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征集到《黄埔日刊》(原件)八十三期。这些沉寂了几十年的原始资料,经文物专家核定,认为“极其珍贵,价值极高”,正式确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成为国内外研究黄埔军校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2,(3):77-77
2012年3月12日,“血脉相连中华情——一个老兵的黄埔情结”展览开幕式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行。展室主要分为“投笔从戎入军校”、“黄埔同心情谊长”、“两岸携手促统一”三个部分,展示了黄埔军校第十七期学生庞雄及夫人刘爱理女士积极为海峡两岸的黄埔校友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密切两岸同胞联系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90年峥嵘岁月,90载光辉历程,黄埔军校已成为了一座丰碑、一个象征、一段传奇.作为黄埔后人,在父辈的悉心熏陶和言传身教下,我们对于黄埔军校有着更为特殊的感情,对于黄埔精神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我们难以忘记,父辈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崇高愿望,怀抱着“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心壮志,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振兴,从五湖四海汇聚到“革命的黄埔”,义无反顾投入革命的洪流,担当起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任务.他们在统一国家的东征、北伐战争中,在抵御外侮的抗日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用鲜血和生命树立了黄埔军校的巍峨丰碑,铸就了不朽的黄埔军魂,凝结了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陈予欢 《黄埔》2010,(6):20-23
民国时期盛名一时的军政强人何应钦将军,曾在黄埔军校史留下了功名显赫的事迹。他的军事生涯盛名之路,起源于黄埔军校;他在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黄埔系”中,地位与影响仅次于蒋介石,称誉为黄埔军校“慈母”、“黄埔系”首领;他辅助蒋介石渡过开创黄埔建校初期的艰难时期,与蒋有过不同寻常的“学缘”、“盟友”、“同事”关系;他奉蒋为至尊,又时而游离于蒋;其军政生涯始终没离“黄埔系”,  相似文献   

15.
80年前,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合作创办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尽管它后来违背了孙中山办校的初衷,但它不仅直接影响于当时的中国历史,而且也深刻影响于后来的中国历史。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的80周年。回顾创建黄埔军校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仅是对它的一个实际的纪念,而且对“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为中国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动力。孙中山所以倡导创办黄埔军校,是吸取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三次革命失败的痛苦教训。1922…  相似文献   

16.
吴亚明 《黄埔》2013,(2):76-81
一、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在高雄开幕 “秉承中山思想,光大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1日在高雄市开展,本次展出的200多张图片分黄埔岁月、军校变迁、彪炳史册三个部分,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17.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和《黄埔军校将帅录》记载,在1955年授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45人出身于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其中有5位元帅、位大将、10位上将、11位中将、16位少将。他们是:元帅:林彪,黄埔军校四期学生;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党委书记;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黄埔书讯     
远声 《黄埔》2007,(3):63-63
《中国黄埔军校》陈宇著解放军出版社定价59.00元本书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军校的历史。对黄埔军校的创立、发展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做了比较客观、真实的记叙。  相似文献   

19.
金绮寅 《黄埔》2006,(4):29-29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20.
渠敬陶 《黄埔》2023,(5):35-40
<正>为庆祝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35周年、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9周年,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于2023年初策划了“庆祝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35周年暨黄埔军校建校99周年海峡两岸书画展”。书画展得到市同学会“黄埔亲属书画兴趣小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创作书画作品,踊跃参加作品征集。为展示兴趣小组学习成果,创作出具有黄埔特色的作品,小组成员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