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金华 《党史博采》2006,4(12):12-13
一1946年的中国政局 1946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政局正处在大幅度动荡、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
德国左翼党—民社党(简称左翼党)前身是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统一社会党成立于1946年4月,由当时苏联占领区的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1989年12月,在民主德国政局动荡的背景下,统一社会党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2月,该党决定取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14,(5):35-35
正一条法新社专电引起出兵"法国海军陆战队于1946年5月在帕拉塞尔群岛登陆,逗留15天。"1946年,正当中国内战即将全面爆发之际,法新社一条专电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所谓帕拉塞尔群岛,就是西沙群岛。1946年8月,又有消息称,菲律宾外交部部长季里诺表示,要将新南群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的失败唤起了近代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福建船政局的建立开启了我国大规模学习西方工程技术的先河,也是中国海权思想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虽然福建船政局在苦心经营44年后黯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所开创的近代中国工程教育和海权思想的实践,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5.
改革、发展与稳定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稳定政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邓小平稳定政局的战略思想,对于把握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姚文元于1965年11月10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的话,那么,以聂元梓为首的7个人于1966年5月25日在北京大学贴出的后来被称之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就是使“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的起爆点。这张大字报,是当时中国政局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着中国的政局。那么,这张大字报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7.
1946年2月,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在日本被美国士兵逮捕,其手下干将河野满、冈田次郎侥幸逃脱。1946年8月3日,谷寿夫被引渡到中国受审。不久,谷寿夫等战犯被押到南京小南门看守所。负责看押谷寿夫的是南京国防部军法司特勤组派来的少尉军官邢子健。河野  相似文献   

8.
司徒雷登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人。他于1876年生于中国杭州,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从1919年起任美国在中国兴办的燕京大学校长,1946年7月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截至1949年8月离开中国,断断续续一共在中国生活了50年。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5,(6)
<正>1989年后,世界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掀起"多党民主"浪潮,非洲受到猛烈的冲击,不少国家政局动荡,战乱频起,中非关系也经受了严峻考验。我当时先后在中国驻利比里亚使馆和驻索马里使馆工作,亲历了政局动荡中中非人民的深厚友谊。"中国朋友,你们只当是一次休假,我们还是欢迎你们再回来的"  相似文献   

10.
1946年,我在重庆三青团干校附中读书。这所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11.
1946年,我在重庆三青团干校附中读书。这所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12.
吴宏伟 《党建》2010,(8):56-57
政局持续动荡2010年4月以来,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以下简称"吉")政局持续动荡,并引发一系列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46年3月19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头版头条刊出新闻:“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代表团首席法官梅汝璈今日飞赴东京。”  相似文献   

14.
1946年12月至194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北平学生首先发动,席卷全国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冶区一次规模巨大的学生运动。这一运动的暴发,打破了1946年“六·二三”以后,国统区政治上的沉闷气氛,标志着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涨的开始。抗暴运动不仅是对美帝国主义使中国殖民地化政策的反抗,也是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独裁卖国政策的打击。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有力  相似文献   

15.
王潮江 《世纪桥》2007,(2):88-89
1945年8月14日,国苏双方经过艰辛谈判,终于签订了具有多边性质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时中国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外蒙古脱离中国版图;影响了中国革命进程;维护了远东和平。  相似文献   

16.
彭明教授撰写的《五四运动史》(1984年人民出版社版)的出版,是近年来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收获。从1946年开始搜集资料,到1983年最终脱稿,作者为本书前后付出了三十六年的辛劳。这  相似文献   

17.
马杰 《世纪桥》2013,(4):12-15
1946年4月28日是哈尔滨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东北民主联军进入哈尔滨,这座英雄的城市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座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的大城市。解放后的第五天,即1946年5月3日,哈尔滨市政府成立。从此,哈尔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6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及附属机关全部进驻哈尔滨市。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蓬勃兴旺,风行中华、蔚为大观,进入了中国木刻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1946年,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在上海举办“抗战八年木刻展览”,展现了抗战新兴木刻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哈尔滨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踊跃参军支前,特别是广大青年更是站在斗争前沿,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对全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按照协议,撤出哈尔滨。随后,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到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两年多时间里,哈尔滨成为当时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1946年5月,党中央派蒋南翔同志到哈尔滨市领导青年运劫。1946年8月11日,哈市各进步青年组织如“共学会”,“青年俱乐部”、“哈尔滨青年文学会’等…  相似文献   

20.
民初以来,随着中国政局的急遽变化,陈独秀参与了关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探讨和论争。陈独秀关于国家结构的思想主要经历了从主张联邦制到单一制,再到民族分权联邦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他的每一次思想转变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政治根源,是20世纪初中国错综复杂政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