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了,就连剧中的"蹲式窗口"也成为了民众热议的话题。"蹲式窗口"让为民服务蒙羞。奇葩在于,窗口高不成、低不就,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而只能采取让人感到难受的"蹲"的姿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作人员却能高高端坐在办公椅上。现代政治生活中,官员和民众应该是平等的,其外在的面貌和内在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群众满意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优化政务环境,破解"办事难"问题,各地党委、政府纷纷推行了公共服务窗口服务评价制(以下简称:"窗口服务评价制"),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窗口服务评价制是指各部门(单位)在公共服务窗口提供电子服务评价器、服务评议表或采用网上评价、手机短信评价等多种方式,由办事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行总体评价,用以收集社情民意,改进工  相似文献   

3.
《松州》2007,(1)
"窗口"服务行业直接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联,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同时,他们的服务状况、文明状况也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在很多时候,"窗口"服务行业常常成为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抓好"窗口"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商业经营、社会管理等"窗口"服务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窗口"服务行业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放管服”等改革深度推进,能在窗口办理的事项越来越多.群众在办事窗口享受的便利也越来越多诸如“一窗受理”“首问负责”等制度安排,对窗口办事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群众对窗口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期待然而,名为办事窗口,许多时候却只负责事情的受理.办理还得由窗口之后的相关部门负责,如居续环节衔接不畅、支撑不足,则窗口就容易成为矛盾的风口.  相似文献   

5.
一、一站式服务 随着各地行政改革,"一站式"大厅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企业或群众进入"一站式"大厅办事时,虽然省去了以往在各部门之间的跑腿与耗时,但是办事的程序基本没有简化,需要填的表格也没有减少,申报材料在各个窗口不能共享,造成事实上"一厅式业务",与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0,(19)
正转密切变联工系作群作众风的是政前务提服,解务决窗实口际,切问实题为是人根民本群,加众强做内好外各监项督服是务关工键作,"吐槽找茬窗口"应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政务服务窗口,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各地政务服务大厅的设立基本解决了政府部门"门难进、人难见"的积习,但是人民群众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偶尔仍会遭遇一些"不良体验",比如工作人员态度不佳,以材料不齐等为理由故意刁难、人为设置障碍,相互推诿、扯皮不给办事也不说明原因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虽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随着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人们对剧中演绎的"丁义珍式"窗口普遍关注。剧中,腐败分子丁义珍为了尽快打发上访群众,设计了一种又矮又小的蹲式窗口,让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时间一长,腿就发麻难以支撑,心里叫苦不迭。有句话说,艺术源于生活,确实所言不虚。人们一边追剧,一边观察身边的现实,发现了不少现实版的  相似文献   

8.
<正>权力事项精简了,政务服务提速了,这是今年年初广西启动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以来群众的直观感受。从"取消下放"到"权力清单",其背后铺设着一条推进部门依法行政的清晰思路。"今天是来办营业执照的,虽然人有点多,但窗口人员的工作效率很高,回答咨询很详细,服务不错!"10月23日,来到横县政务中心工商质检窗口办事的莫先生经过短暂的排队询问,工作人员把需要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莫先生便坐下来埋头  相似文献   

9.
潮声     
《时代潮》2005,(20)
鹤岗:启动“办事中心”创建和谐之美本刊讯(记者崔晓林)“现在办事真痛快,你看,不到一个小时,我的新车手续全办妥了!”9月28日上午,在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办事中心”,刚办完新车上牌手续的张先生乐得合不拢嘴。据了解,鹤岗市人民办事中心于8月29日正式启动运行,是目前黑龙江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备的行政服务机构。鹤岗市人民办事中心设有市级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62个,设立服务窗口130个,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其他服务事项349个,各部门进入工作人员214人。鹤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淼告诉记者,该中心的运行,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  相似文献   

1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党员干部要实践好宗旨,履行好职责,就必须心系人民群众。心系人民群众,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对待群众的感情问题上,几代领导人都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1950年,淮河闹水灾,有人为躲洪水爬到树上,结果人蛇争树,被毒蛇咬死,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流下了眼泪,连批三份报告给周总理,提出要根治淮河。三年自然灾害,毛主席听说饿死了人,多次伤心落泪,并带头减少自己的粮食定量。鱼水之情,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群众到机关办事,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众多的科室,不知该到哪个科室才能办事.问到热心人还好,指点一下即可,但问到不负责任的人,一推三尺远,不得不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询问.群众办事找不到门路,在一些机关里,可谓司空见惯. 针对群众到机关办事找不到责任人、办事不方便的实际情况,安徽省芜湖县党政机关从1998年初起全面实行“首问责任制”:群众来机关办事,接受询问的第一位工作人员即为首问  相似文献   

12.
“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是最好的对党负责”。这是前不久一位领导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这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道出了人民的心声,让人荡气回肠。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应该说本质上是统一的,它统一就统一在人民群众的根  相似文献   

13.
经常到政府部门办事的人,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被告知没有带齐材料而跑冤枉路,或工作人员不在岗而扑空,甚或由于工作人员推诿、扯皮而不得不来回折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人都习以为常,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小毛病”而已,甚至压根儿不当回事。久而久之,这种行政过错开始在一些地方愈演愈  相似文献   

14.
到底什么是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问题的提出,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多人却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统一是否牺牲了台湾人民的利益?不统不独是不是就维护了台湾人民的利益?到底怎样才能使台湾人民生活得更好、社会更加安定、经济更加繁荣,从而更好地保护台湾人民的利益? ……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几位生活在大陆的台湾人,倾听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有益建设,比如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室)、人大代表联络站,完善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的制度,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完善人大信访制度等等,使地方人大联系人民群众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从现实中看,地方人大联系人民群众机制还需要完善和发展,以9·20安阳“狗咬人”事件为例,可以说明地方人大履职需要在新的阶段探寻新的关键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张显就以一颗感恩的心关爱百姓、关心民生、关注社会。他常说:"人大代表心里就得装着人民群众,就应该用心去为他们做事。"多年来,他心中一直牵挂着人民群众,敢于替人民群众说话,乐于为人民群众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爱人民的高尚情怀。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稳定社会就业,张显经常帮助其他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带来的困扰,他多次组织企业法人召开座谈会,研究探讨解决融  相似文献   

17.
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的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个精辟的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科学总结。为人民谋利益,不仅是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宗旨,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不息的追求。讲政治是“三讲”的核心。讲政治,其主要问题就是江泽民同志讲的“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三讲”教育中,以这个主要问题作为切入…  相似文献   

18.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之上有晴空……"俗话说"人生苦短,一乐解百愁",人的一生十分短暂,但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快乐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放弃快乐,人生幸福就无法得到保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切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上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比如,我们管理部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在工作服务时,就会碰上一二个不讲理的群众,不仅刁难我们工作人员,甚至还辱骂工作人员,做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忍辱负重,要有较大胸怀容纳不愉快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首先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  相似文献   

20.
《福建通讯》2001,(4):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建设就要讲实效。实效乃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基本要求和衡量标准。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是不是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呢?这里举两件发人深省的事。一是,有一个精神文明检查团,到一个窗口单位检查。检查那天,来窗口办事的群众很多,检查团问群众一些问题,群众都说很好、检查团刚离开,就听到这些群众说,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