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左二)、周恩来(左四)、王若飞(左五)代表中国共产党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图为离开延安时,与前来迎接的美国大使赫尔利(左三)、张治中(左一)在延安机场合影1945年8月28日,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偕同周恩来、...  相似文献   

2.
正在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即将换届、六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开幕之前的1983年5月8日,周振强、罗历戎、方靖、文强、郑庭笈、董益三、杨伯涛、李以劻八位文史专员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这八位全国政协文史专员都是黄埔军校出身,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参加过多次抗日会战和战役,重庆谈判后在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中被俘,后被特赦安排到全国政协任文史专员,参加军事组的撰写和审阅文史资料工  相似文献   

3.
"政治协商"一词,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中产生的新词.1 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要民主还是要独裁?要和平还是要内战,成为争论的焦点.在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进行了艰难的搏弈.周恩来是这次搏弈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1945年9月10日,"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张群、邵力子、张治中举行会谈,商讨召开政治会议和国民大会问题.中共代表提出,在召开国大以前,应该召开党派会议,商讨国事.国民党代表原则上赞成召开这样会议,但称政治协商会议为好."周恩来等认为召开政治会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接受了这一提法,"政治协商"由此在中国的政治领域横空出世.后来,"政治协商"被写进国共两党《会谈纪要》.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把政治与协商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4.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双方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谈判至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本次谈判,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以及重庆民众的反应,也颇具历史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后,全国人民期盼和平,但蒋介石却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扩大内战。当时,为了贯彻《双十协定》,我党与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成立了军事调停部,负责磋商谈判事项,耿飚以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兼我方代表团交通处长的身份,协助叶剑英、李克农在北平军事调停部工作。  相似文献   

6.
相遇贵相知     
给张治中“推车” 张治中,著名爱国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国共和谈破裂后,张治中毅然选择了新中国.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7.
统战史上的4月国共两党进行“北平和谈”1949年4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当时称北平)进行和平谈判,以实现国内的和平与统一。这次谈判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行将灭亡,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已成定局的形势下进...  相似文献   

8.
抗战胜利后,民盟云南地方组织积极与中共配合,为反专制独裁反内战,实现和平,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发动了著名的一二·一运动.本文拟从个案研究(case study)的角度对此进行叙述和分析.一、民盟云南省支部与“一二·一运动”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民盟云南支部及其机关刊物《民主周刊》积极制造舆论,进行宣传,配合、支持中共在重庆的谈判.9月1日,《民主周刊》发表题为《关于国共商谈》的社论,对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毅然赴重庆谈判的行动和在重庆机场发表的书面谈话表示支持和赞赏,驳斥了一些人散布的各党派之间政治争论与人民无关的论调,再次提出召开由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会议的主张,希望国民党以最大诚意来打开政治僵局.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于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4日晚,民盟云南省支部和中共地下组织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反对内战,促进国内和平的实现,在联大新校舍东食堂举行了由昆明学生联合会和文化教育界人士参加的“从胜利到和平”联欢晚会.盟员尚钺、吴晗、周新民、闻一多、曾昭抡、刘思慕等在晚会上先后发表  相似文献   

9.
刘典 《现代领导》2014,(2):45-45
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出生,祖籍广东乳源,其父亲曾任清末广西提督。1920年,陈公博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广kil创办《群报》,任总编辑。翌年春参与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1923年陈因投靠军阀陈炯明被开除党籍,同年2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925年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在此期间加入了国民党。北伐战争推进至长江一线之后,国民政府分裂成武汉和南京两个政府,陈公博选择支持汪精卫,1927年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相似文献   

10.
1945年年初,周恩来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成为1945年8月蒋、毛重庆谈判的先声。谈判中,蒋介石和周恩来发生直接冲突。蒋严厉批周,周强硬反驳,愤而离开重庆,返回延安。  相似文献   

11.
赵炜     
《黄埔》2012,(5):13
赵炜,男,1919年11月25日出生,93岁,河北文安人。1939年在广西桂林考入黄埔军校十六期十二总队步科,毕业任国民党军排长,参加了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  相似文献   

12.
"政治协商"一词,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中产生的新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要民主还是要独裁?要和平还是要内战,成为争论的焦点。在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进行了艰难的搏弈。周恩来是这次搏弈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1945年9月10日,"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张群、邵力  相似文献   

13.
我党1945年与国民党重庆谈判的成功,与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周恩来高超的谈判艺术、特别是谈判中让步策略的巧妙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重庆谈判中,周恩来坚持有条件的让步必须以不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稳妥地把握让步的分寸和限度;利用多种策略和方式遏制对才的攻势,逼迫对方让步。周恩来灵活运用让步策略的斗争艺术对促成《双十协定》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树勋,解放战争中第一位在战场上率部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的功劳很大。由于他的起义,国民党在平汉战役中投入的2个军的军心被动摇,战斗意志被瓦解,主力部队被消灭,从而大大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平汉战役打响前,刘邓积极争取高树勋1945年10月13日,毛泽东结束重庆谈判返回延安的第二天,蒋介石即向国民党各战区发出"剿匪"密令。在蒋介石的严厉督促下,10月14日,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马法五率部第40军、第30军和新编第8军4500人的兵力,采取火力重叠配套,分成左右两路,自河南新乡沿平汉铁路交错掩护北进,企图完全控制平汉路,分割晋察冀、晋察  相似文献   

15.
1946年春,刘伯承司令员在指挥上党、平汉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带着谈判小组风尘仆仆来到河南安阳,准备前往新乡参加军调处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三  相似文献   

16.
抗战以来,长年埋头教育的黄炎培与共产党人结识结交,在《延安归来》一书中对中共予以高度评价。1947年,黄炎培拒不参加伪国大,激怒了国民党当局。张治中将军托人来告诉黄炎培,当局已把他列为黑名单之首。黄炎培偕妻子姚维钧躲避在浦东南汇,隐居乡间。接到党中央北上的邀请后.在地下党和老友王良仲的安排下,黄炎培夫妇由香港乘船赴天津.并于1949年3月25日抵达北京。当晚,毛泽东设宴邀请黄炎培夫妇。  相似文献   

17.
一位伟大人物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他身边会有许多知心好友。在毛泽东同志的周围就有不少亲密的友人,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的一位。相会在重庆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为谋求和平,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谈判。9月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寓所举行招待会,臧克家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中国国民党张治中将军的陪同下飞抵重庆。这是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和避免内战,专程来与国民党当局谈判的。中共领导人到达重庆的消息,一时间像春风一样传遍了山城,它给饱受战乱之苦的国统区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当时在重庆的各界知  相似文献   

19.
李熙宗     
《黄埔》2012,(5):20
李熙宗,男,1925年6月2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87岁。1943年6月至1945年4月在陆军官校十九期通讯科毕业。后在国民党第十三军军部通信营任准尉见习、少尉排长等职。1949年2月至1988年6月先后担任北京卫生工程局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3,(2):9-10
李宗仁(1891—1969),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总指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黄绍宏、白崇禧合组“广西全省绥靖督办署”,任督办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议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