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18日至21日,在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芳同志的带领下,“中原文化福建行”活动在福州、厦门两市隆重举办。“中原文化福建行”代表团一行74人,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宜办、省计委、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厅、河南日报社、省广电局、省旅游局、省文联、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等12家单位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组成。这是我省首次在沿海开放地区开展的大型集中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弘扬了中原文化,展示了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树立了河南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两省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聚焦科技创新,纷纷建言献策. 构建创新型梯级人才链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却非农业强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杭钢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部署和省国资委打造党建高地工作要求,立足改革发展实际,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着力培育践行“忠诚、担当、奋斗、创新、清正”的浙里国资国企新风尚,切实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争当守护“红色根脉”、服务发展大局、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助推“两个先行”中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落实回良玉书记“构筑新世纪人才高地”和季允石省长“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几个领域,有所突破,形成若干高峰”的指示精神,省人事厅党组对构筑我省人才高地的调研工作做了精心部署。根据厅里统一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会同专家处等组成两个调研小组,分赴苏州,无锡、镇江、泰州、盐城5市和省教委、省电子厅、省农林厅等12个部门及下属单位,就围绕如何构筑江苏人才高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报告摘要刊登如下,供阅研。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陶瓷正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符号.河南作为当之无愧的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也是中国“陶瓷源”.国家相关部门早在2009年已着手准备,将“中国古陶瓷窑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而位于河南境内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禹州钧台钧窑遗址、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以及新安、宜阳等洛阳瓷器制造业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大河南古陶瓷窑址保护力度,叫响“陶瓷中原、老家河南”文化品牌对河南乃至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行甲 《政策》2012,(11):66-68
省第十次党代会响亮提出建设文明湖北的宏伟目标,为构筑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高地,为文化强省建设蓄积内生动力,为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巴东县委、县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相似文献   

8.
3月31日至4月10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豫剧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河南泽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豫剧节的主题是:“豫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在豫剧节短暂而充实的11天时间里,来自山东、江苏、四川、新疆、台湾以及东道主河南等11个省(区)的18个演出院团,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河南省人民会堂、郑州艺术宫等8个场馆演出34场,使郑州成为全国豫剧艺术家们尽展风采的大舞台,成为广大戏迷尽享豫剧盛宴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9.
潘讯 《群众》2020,(3):42-43
2020年新年伊始,屹立于改革开放潮头的苏州,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魄,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引发各路媒体高度关注。对于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系中的苏州而言,开放再出发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意义,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员令”,也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宣言书”。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多次强调:“苏州既要做创新的高地、产业的高地,也要做生态的高地、文化的高地。”在“开放再出发”的新要求下,应如何建构苏州的文化高地?激活苏州文化传统的开放基因开放是历代苏州繁荣的驱动力,是苏州文化最深厚的基因。开放基因根源于经济、商业的培育与刺激。明代中叶大运河疏通之后,苏州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南来北往的行商坐贾,甚至跨江逾洋、联通海外,一跃成为中国经济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0.
王向红 《群众》2022,(9):11-12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旅融合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把江苏建成文化建设高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区。淮安市始终将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文化强市,着力彰显“运河之都”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两会期间,在每天海量的信息中,“与你有关”的内容总是最受关注.在今年两会搜索的关键词中,“教育”依然是与民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高频词”. 与其他省市委员的关注点相比,来自人口大省河南的多名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把关注目光重点放在了教育公平和高校转型上.大家认为,支持河南建设更多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力发展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对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河南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拥有一大批独具国际视野、现代理念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业内翘楚,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但从现状看,我省现有的文化人才队伍中文化科技型、文化经营型、文化中介型等方面的“高、精、尖”人才较少,专业门类结构不尽合理,原创性的文化人才和复合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也较匮乏。因此,必须大力构筑文化强省的“人才高地”。以优惠政策留住人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人才决定,而人才的多寡又由人才政策决定。文化强省建设更是如此。目前我省的文化经营管理者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渠道:私营企业主、艺校或高校毕…  相似文献   

13.
冯杰 《协商论坛》2016,(9):56-58
1940年冬,汤恩伯调升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进入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历来被视为“四战之地”的中原地区.随后几年,他的一些举措引来河南地方颇多争议,尤其是豫中会战的失利,有人分析前因后果,认为河南人民饱受“水”“旱”“蝗”“汤”四大灾难.河南省政协文史委、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等曾联合编纂出版了全面反映河南抗战的多卷本史料《民族记忆——中原抗战实录》.笔者考察当中内容,结合其他种种,觉得汤恩伯与豫中会战的有些问题存在进一步审视和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4.
“河南劲吹文化风!”1月14日,文艺组委员在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时,第一个发言的省政协常委、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齐飞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侃侃而谈。这位文艺战线上的老兵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河南是当仁不让的文化资源大省,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借“十一五”的东风,形成合力,走活河南文化这盘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中原崛起贡献力量。这是齐飞委员的心声,也是文艺组全体委员的共同心声。大家在热烈的气氛中纷纷抢着发言,围绕文化强省建设坦陈己见,描绘“十一五”期间河南文化事业的宏伟蓝图,剖析文化强省建设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组织“网上看河南”宣传活动,是河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新尝试。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总结去年首次“网上看河南”的基础上,于4月6日至12日举办了第二次“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称赞。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我国的文化资源大省。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对于全面实现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历史赋予河南的选择(一)中原文化崛起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先导和旗帜。发展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五…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殷嘱托。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河南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两个奋斗目标,围绕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大文章,立足地区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8.
河南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姬汝茂 《前沿》2009,(7):90-93
本文分析了中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强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探讨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峰 《群众》2022,(4):33-34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宿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等发展水平,全方位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新华 《世纪行》2012,(6):25-25
本刊讯 新一届宜昌市政协把第一道调研课题和首次常委会议政议题聚焦为“培育宜昌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强市”,围绕市委提出的“把宜昌建成文化强市和全省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