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翠  张国民  王蕊  马建军 《前沿》2013,(15):33-35
榜样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新的形势下,运用榜样教育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同时有益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但是,在运用榜样教育法的实践中,往往在选择榜样时出现偏差,在宣传榜样时存在缺陷,在运用榜样教育时形成误区.为此,运用榜样教育法过程中,在选择榜样时应注重榜样的时代性、真实性与层次性;在宣传榜样时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渐进性与实效性;运用榜样教育时须注意自我身行的影响力、垂范性与感召力.  相似文献   

2.
任桓熠 《传承》2009,(16):70-71
榜样人物的树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努力奋斗。但榜样教育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榜样形象十全十美,脱离了实际,不符合时代和人性的发展。塑造真实可信的榜样,使学习者不由自主产生钦佩感,从而自发地向榜样们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进而以此来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3.
黄娟 《青年论坛》2010,(2):78-80
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传统榜样教育的示范效应逐步弱化。这需要明晰榜样教育的时代意义,客观认识榜样教育的时代境遇,重塑新时期榜样教育的时代形象,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对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榜样人物的树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努力奋斗.但榜样教育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榜样形象十全十美,脱离了实际,不符合时代和人性的发展.塑造真实可信的榜样,使学习者不由自主产生钦佩感,从而自发地向榜样们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进而以此来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5.
杨婷 《岭南学刊》2012,(1):126-130
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是以对榜样教育资源的认知、开发和利用为前提的。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文化资源价值得以凸显,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源形态。作为榜样教育与时俱进之动力基础的文化资源在新时期却遭遇利用单一、开发滞后的现实困境。对此,利用榜样教育的传统文化资源,拓展榜样教育的文化理论资源,优化榜样教育的文化主体资源,开发榜样教育的文化传播资源和文化载体资源已成为彰显榜样教育生命力价值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榜样教育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偶像-榜样"教育从个体德性心理的内部机制出发,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发展具有积极的心理效应和促进作用.榜样教育应客观看待偶像、榜样的异同,因势利导,以丰富、生动的"偶像-榜样"教育推进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榜样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优良传统。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榜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榜样的推选过程更加开放、榜样教育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使榜样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8.
任静 《传承》2014,(8):77-79
古往今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方法中,榜样教育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无论社会历史如何变迁,榜样教育在熏陶人们的道德情操,优化社会风气,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抓住先进典型、树立光辉榜样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榜样示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作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榜样示范在新时期需要继续加强。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选拔树立和培养先进榜样,善于发挥先进榜样的示范作用,不断强化榜样示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能。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曾经进行过非常成功的榜样教育。但在新时期 ,榜样教育没能很好地与时俱进 ,以适应大学生心理变化的需要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教育效能的发挥。因此 ,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新形势下转变传统的榜样教育观 ,选择合适的有特色的榜样 ,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 ,以新的思路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榜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开展好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发挥劳动育人机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榜样教育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应努力探索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视点:通过探寻榜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以拓展劳动育人的资源;完善榜样发挥作用的机制,以丰富劳动育人的形式;引导受教育者实现榜样精神的内化,落实于实践行动,实现知行合一,让榜样的教育价值“活”起来,使其在劳动育人机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教师对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是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实施主体和学生最重要的道德榜样,其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有感染力,对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转变德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运用榜样教育的方法,是因为榜样教育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榜样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榜样的设定与选取没能完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榜样后期培育机制不健全、存在功利性性质、长效机制不健全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注意榜样的选取应该更加地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榜样教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榜样教育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通过挖掘、升华和宣传榜样身上蕴含的鲜活人性,对青年产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引领.本文立足对人性基本理念的阐释,结合当下我国青年榜样教育工作的现状,深刻剖析榜样教育工作中人性理念缺失的症状,并探索将人性融入青年榜样教育工作,构建科学机制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榜样教育的理论释义是榜样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前提,是榜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原则。西方较早对榜样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所涵盖的价值理论、差异理论、矛盾理论、实践理论为榜样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榜样教育进行了理论阐释。新时期我国开展青少年榜样教育应注重价值引领、尊重主体、注重过程和创设环境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雷锋是这些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榜样,也是他们最崇拜的10位偶像中唯一一位非文艺体育明星式的人物;同时,超半数孩子不喜欢学校的榜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罗.阿谢姆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榜样所具有的感染力和鼓动力等对人们可以起到一种正向影响作用。大学生处于心理逐渐独立的成长阶段,重视榜样力量,实施榜样教育,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又符合教育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探讨大学生的榜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榜样教育与青少年个性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对榜样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课题组对全国8省(市)5800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认为所起励志教育作用最大的人和书籍分别是父母和名人传记;榜样人物身上具有很多优秀品质值得学习;用榜样进行励志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观看影视片等.调查结果还显示:青少年普遍认为,当前在榜样的树立、宣传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应针对不同年龄、对象和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陈怡 《传承》2010,(30):86-87
新时期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道德示范对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道德榜样示范教育。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道德榜样示范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为此,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为青少年树立既有时代特点又乐意接受的平民性榜样,吸引青少年学生广泛参与道德示范活动,从而发挥榜样对青少年学生的示范的力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