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密集部署新基建,并将其正式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不仅在短期内具有稳投资、增就业和促消费的作用,而且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动能和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基建时代,信息化、数据化成为政府治理大势所趋,更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基建的影响深刻而深远。新基建既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基建的技  相似文献   

2.
于凤霞 《当代贵州》2020,(19):64-65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疫情冲击和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的大背景下,"新基建"被寄予厚望。"新基建"既是基础设施,又代表着新的业态。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基建"。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疫情冲击和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的大背景下,"新基建"被寄予厚望。"新基建"既是基础设施,又代表着新的业态,在发展中必须注重处理好以下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新基建成为热门话题,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您了解新基建吗?与传统基建相比,您知道新基建到底"新"在哪里吗?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徐宪平近期发表文章,系统分析了新基建的六大显著特征。特征1:应用广阔当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融合和创新发展正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应用演进。蓬勃发展的5G以及初露端倪的6G,使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与嵌入式传感器、分布式计算能力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正新基建的目标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近年来,贵州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成效突出,积累了绿色发展的经验。今年以来,以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科技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基建成为热词。这给  相似文献   

5.
正5月22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7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国计民生,连接巨大投资和全新消费,服务生产和生活两端,是培植新业态、新模式的沃土,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贵州在时代潮流中阔步前行,新基建发展建设如火如荼、捷报频传——贵州实现5G网络县县通,全国跨度最大的5G远程手术成功实施,以贵阳、贵安为核心,黔西南州为补充的"三地两中心"数据中心布局基本形成……一系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连接起巨大的投资和新型消费需求,为贵州"六保"工作和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新基建站上风口,贵州正抢抓战略机遇,发挥先行优势,在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道路上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6.
正贵安新区把握加强新基建机遇,把大数据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主导产业培育,从建设、融合、创新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支撑产业及社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之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新基建这一概念。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日报》6月16日刊登唐斯斯、单志广的文章说,"新基建"正在成为经济建设领域的焦点之一。面对这场"新基建"热潮,我们必须摒弃"旧思维"一是摒弃"重硬轻软"思维。"新基建"不仅包含"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基建",也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基建",比如信息系统的软件、人工智能算法、虚拟网络空间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以及法规、标准等软环境保障等。实践证明,"软基建"往往是决定"硬基建"成效高低乃至最终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苏展  赵聪杰  张平  李陈 《先锋》2020,(4):34-36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3月4日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称"新基建")进度。加快布局"新基建",从短期看,可有效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从长期看,对持续提升城市运行能力和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月,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罗列出了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共10个大项75个分项民生工程。如今,2013已经走完,《方案》中所提到的民生工程是否都落到了实处?而百姓又从中得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在跨越赶超的"黄金十年",贵州水利、交通、现代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在跨越赶超的"黄金十年",贵州水利、交通、现代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全省发展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内首个发布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省份,以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贵州乘势而上抢抓数字产业发展先机。  相似文献   

11.
正新基建首次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两会热词之一。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如何借新基建东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贵州的新基建将如何推动建设实现新作为?记者采访了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娄松。打造国家产业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2.
张鹏 《前线》2017,(10):94-97
卢布尔雅那是斯洛文尼亚的首都,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小国首都,卢布尔雅那的城建规模及人口虽仅与北京市下辖小型区县相当,但因其创新型城乡基建网络——环城绿道及其配套生态工程,组建了别具一格的互惠型城市与农村基建网络。在贯通城乡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卢布尔雅那重点突出其历史文化、旅游度假、节庆娱乐等现代文化产业,形成鲜明特色,并获得"欧洲绿都""世界图书之都"等城市荣誉。  相似文献   

13.
正5G+、新基建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的热词。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5G建设规划、推进情况如何?5G将为产业和消费带来哪些新变化?如何助推新基建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智翰。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回望这一年,贵州移动按下新基建的加速键,蹄疾步稳,加快建设步伐,创造了贵州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新基建"因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地位,成为2020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其中,工业互联网更是被众多参会代表热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包括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作为"新基建"中的重要一员,工业互联网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近年来,贵州也在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并将其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近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围绕贵州工业互联网发展特征、发展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16.
正5G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基建的首要项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建设热潮,贵州建设速度更是跑在前列。截至2020年5月中旬,贵州省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5012个。贵阳已实现主要城区重点区域的面覆盖,其他市州和贵安新区已经实现点覆盖。5月18日,贵州宣布实现5G网络县县通。这是贵州通信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贵州新基建发展的一个亮点,将对全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向颖羿 《当代贵州》2020,(15):44-45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在数字经济时代,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正在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正站在新基建发展风口,贵州提出"像推动交通大突破一样推动新基建大突破",围绕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加紧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势必将成为新动能的重要一环,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疫情之下,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而新基建的到来更是加速这一进程,也给各行各业带来全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曾帅 《当代贵州》2020,(19):44-45
站在"新基建"政策红利的风口,贵州抢抓战略机遇、发挥先行优势,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不仅是立足当前应对疫情影响稳投资、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抓手,更是着眼长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不久前,水城县成功脱贫出列,宣告了六盘水全市整体摘掉了贫困帽。水城县在这些年的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张志祥:水城县上下奋力拼搏,艰苦作战,持续总攻,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胜利,提前一年实现脱贫出列,成功撕掉了贴在水城人民身上的贫困标签。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一是乡村基础设施飞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