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扶萍 《实践》2020,(2):46-47
他们,是贫困户;他们,力量也许有些微薄。但他们时刻牢记着党和政府的恩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挺身而出,化身“疫”线战士,参与到了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去。脱贫不忘党的恩秦志远是喀喇沁旗南台子乡卡拉街村贫困户。年近六旬的他因患有肺气肿,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平时只能做些简单农活,靠着种点玉米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在整理村中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银行卡使用情况时发现,第六村民小组的一位老人一直没来登记。下班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我问她"奶奶去哪里了",她羞涩地回答:"去山上背柴火还没回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估摸着老人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决定等等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龙里县龙山镇针对农村"空心村""空巢老人"现象,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路径,通过大力实施"孝道新规",实现农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安"。龙山镇"孝道新规"成为乡村振兴的文明力量。制定孝道新规,细化孝老内容,确保老有所"依"。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在原有村规中增加孝道村规"新六条"。"新规六条"明确村支"两委"、家  相似文献   

4.
正卡拉村位于丹寨县龙泉镇东部,距县城4公里,紧临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有"中国鸟笼之乡"的美称,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卡拉村拥有苗族特有的民居建筑,有优美的巷道和小道,独特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精美的鸟笼建筑装饰,苍老的古树,幽深的水井,碧绿的池塘。卡拉村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耍龙、跳芦笙舞、斗牛、赛马、斗鸟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根据武汉市武昌区机关干部深入结对村进农户活动总体安排,中华路街党工委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把握活动重点,发动和组织街机关干部开展进村入农户活动,全面完成调查走访阶段的目标任务。街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抽调街机关干部20余人次,入农户686户,发放宣传卡1000份,入户登记表686份,完成  相似文献   

6.
"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党的关怀,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我们家一定能早日脱贫,日子会越来越好."在南充市嘉陵区安平镇银匠沟村老党员王官值的家里,老人连声感谢党组织的关心.第一书记阳帅则拉着老人的手祝愿他身体健康、生日快乐,并和老人聊起生活上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条条具体的举措,让有30多年党龄的王官值深感温暖.  相似文献   

7.
龙灯古会     
正现在的衡水市桃城区东明街,在明清时期被称为木厂街,因该街居民世代多出木匠而得名。今十字街以西为"西木厂街",以东则为"东木厂街"。西木厂街直达西关码头。据一些老人回忆,旧时每年的大雪节过后,在衡水"打冻"休养的各种船只多达数百艘,停泊在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清晨,一位瘦弱老人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广场和街路上,义务清扫垃圾,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也不论春节假期,他一日也没有耽搁过,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编外清洁工"。这位挥动扫帚、义务清扫街路的老人,就是年过80岁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哨子河乡退休干部曹瑞礼。面对大家的夸赞,作为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曹瑞礼经常这样回应对方:"如今家乡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多亏了党的领导,我是一名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市大观镇飞鹅村4组芶术芳老人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杨金山是1956年入党的老党员,在当时的生产大队当保管员,保管着全大队的财物,几十年从未缺斤少两,人称"红管家".  相似文献   

10.
王江鸿 《先锋队》2011,(21):46-48
河曲县赵家口村的梁彩香,27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的穷老头子。她的事迹,可歌可泣;她的行为,被人传颂。河曲县赵家口村有一位人称好人梁大姐的梁彩香,她27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的穷老头子,直到为老人送了终——"人家姓秦你姓梁,非亲非故,老头子穷得叮当响,你成天端水送饭,揩屎倒尿为了啥?"面对好多人的疑问,好人梁彩香笑成了一朵花:"不为啥,就是看着老人家可怜!"就是为着这个"可怜",梁彩香付出了27年的精力和心血照顾着老人,而从中折射出的也正是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对生命的另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炊烟袅袅升起,初春的暖阳又一次将光芒洒满大地。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旺鲜村的村路上,一位鬓发微霜、朴素端庄的中年妇女穿着厚重的衣服时快时慢地走着,不时抬头观望村民家的烟囱。当看到哪位"空巢老人"家的烟囱没冒烟,就会赶紧到老人家里看看,生怕老人出了什么事。这个不论寒暑,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全村"空巢老人"的人就是旺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安香淑。"老人们没事儿,我就安心!"旺鲜村共有485户,1400多人,多数是朝鲜族,大  相似文献   

12.
鲁曦 《党风与廉政》2002,(12):19-20
在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官渡村传颂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失明多年的75岁的梁桂花老人重见光明了,重见光明的梁桂花老人逢人便讲:“没想到,我老了老了,还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这可多亏了咸阳市委张立勇副书记啊。”亲人般的呵护、关怀2001年4月17日,张立勇副书记带着妻子驱车来到马庄镇官渡村梁桂花老人家里,张副书记对失明多年的梁桂花老人说:“老人家,我们带您到医院看看眼睛,您说怎么样?”老人脸上现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我这眼都十多年看不见了,怕是不好治了。”“我们去试试看吧。”于是,张立勇和妻子搀扶着老人上车,…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管理,枣庄市峄城区实施了"双带双培"工程。由镇(街)领导干部或镇直部门负责人带,村党支部书记或老党员带,力争通过2—3年的农村实践锻炼,把每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成为党的农村政策明白人,培养成为做农村工作的内行  相似文献   

14.
"给我老爹登记一套房子,90平方米的。"3月9日,农二师三十四团七连职工张建新向笔者如此说道。这是该团实施廉租房住户登记的一幕。因该团廉租房的价格十分便宜,七连职工都想在团部居住,享受城镇化生活。与此同时,职工们在为自己购房的同时,表示对老人的关爱,主动为自己的父母登记住房。"面积大,心中更敞亮。儿女们想和老人聚一聚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5.
<正>地处阜城、东光、泊头三县交界的刘老人村,过去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一度落后,自1982年村"两委"班子创造性提出"3322"工作法,经过几任村"两委"班子的合力探索、接力推行,最终将刘老人村带上了产业兴农的致富路。如今一提起刘老人村,"鸭梨产业村""生态旅游村""党建红旗村"的名片家喻户晓。"3322"工作法以"三制、三定、两监督、两教育"为内容。"三制":正职攻坚制。违建拆除、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正现如今在城里,"小饭桌"已屡见不鲜,它们多开设在学校周围,帮助那些忙于工作的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学,并提供午餐、休息、课外辅导等服务,按月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在农村,为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五保老人吃饭难、无人照顾的问题,也悄然兴起了"老饭桌"。2014年初,泾源县积极推行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在35个村子率先办起了"老饭桌"。"老饭桌"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村级主办、互助  相似文献   

17.
"这么冷的天,他们还好吗?村委会的水龙头肯定被冰雪冻住了,没有水,他们的生活肯定会有困难。"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和银装素裹的村庄,梁娟想到了困难老党员和"五保"老人。她坐不住了,立即带上干粮,踏上了茫茫大雪覆盖的山路……巧家县包谷垴乡洼落村大学生村官梁娟,总是这样在群众最需要的第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1至27日,望谟县大观镇红星村党支部组织村支两委负责人、村常务干部,驻村干部以及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怀党恩、奋发有为"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在驻村第一书记罗昭中带领下,村"两委"人员先后看望慰问了留守村里的老党员、离任村干部、参战退役军人以及80岁以上老人。感谢他们过去对红星村的发展做出的艰辛努力,学习他们默默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3,(12):54-54
家住本市和平区新兴街的退休老人姜宗琦,年轻时就爱读书看报,至今还保持着阅读《天津支部生活》的老习惯。不仅读,退休前一直从事档案工作的姜大爷,还把党刊上每期“党员月读”的内容剪下来,汇集成册,与新兴街“聊天站”的其他几位退休老人一起学习。得知这个情况后,记者带着最新出版的《天津支部生活》和《党课》,专门来到了姜大爷的家。  相似文献   

20.
正"书和牙刷概不外借,实在强求,借人牙刷。"大多数爱书藏书之人都秉承着这样的一个观念。在苏州市金阊街道三元四村社区有一位名叫戈春源的老人,他拥有万册藏书。与他人不同的是,这位热心的老人竟大大方方地打开自己私人藏书屋的大门,在社区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公益图书馆。辖区居民或附近学校的学生凭借"借书证",就可以将老人的宝贝藏书借去阅读。这个五一前夕"开馆"的公益图书馆让一些喜爱阅读的居民和学生开心不已,一位居民说:这个假期哪也不去,就在这里"畅游书海"。在三元四村一幢老住宅楼的二楼,门对门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