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党和人民接力奋斗,我们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历史时刻,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期盼即将变成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见证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一字之改,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由"建设"到"建成"的目标,在全国人民面前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呈现地更具体、更生动,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现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建设改革发展稳定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那么,为什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1)
正解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建议》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新的目标要求,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后5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王兰军 《江淮》2012,(12):1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建设"富强中国"。"富强中国"目标更加明确坚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日益呈现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向"富强中国"目标走近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8,(2)
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把13亿人民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对于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夺取现代化新龙江建设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志来实践决胜  相似文献   

9.
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熊浩 《理论导报》2013,(5):46-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向13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正确选择。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6,(9)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为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只有这些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我们才能自豪地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边疆民族地区大都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处于发展和民生"洼  相似文献   

12.
问:编辑同志,您好!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请问,什么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读者:王芬芳王芬芳同志:您好!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变得可以预期、可以感知了,体现了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目标,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正>在今年"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鼓舞人心的战略部署,是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是勇往直前的冲锋号角!"民劳亦止,汔可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  相似文献   

15.
王建军 《党建》2021,(2):10-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奋力书写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青海答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在全省部署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的、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心中要始终牢记一件事,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国共同进入小康。"在今年贵州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赵克  相似文献   

17.
何占科 《共产党人》2013,(10):44-45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就宁夏而言,如何使16万贫困残疾人与全区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摆在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只有直面现实,攻坚克难,做好工作,才能不辜负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托,如期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1)
正"六条原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始终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是我们党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于凤 《奋斗》2013,(1):27-2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其中提出的伟大目标和我们老百姓的期待高度一致。这次的报告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实现既定目标的高度自信。报告中的每句话都饱含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字字体现的都是对人民的关爱。特别是着重强调了如何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