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工作,聚焦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在青壮年劳动力和基层干部中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本文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方式,对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通用,是全国各民族相互交流共同使用的工具。兵团的少数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于其民族的发展、兵团经济的发展、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需要从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寻求基本进路。“国民”是伴随民族国家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身份,基于一元化国民权利搭建的政治制度安排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中国现代国家语境下的国民意识是在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进程中被逐渐塑造起来的,它既具有民族国家形态下国民意识的一般性,也内含中华文化基因,表征中国现代国家特性。无论从民族国家一般特性,还是从中华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来看,国民意识都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内核。这种内核体现为国民意识是增进共同性的前提、是支撑共同性的主轴、对增进共同性具有根本性效能。通过国民意识培育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进路,主要包括:坚持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保障国民合法权益;加强各族人民共有奋斗历史教育,铸牢国民共有精神家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拓宽国民交流互动平台;赓续共同利益,塑造国民集体行动意愿。  相似文献   

4.
王聪延 《兵团党校学报》2021,193(6):102-106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各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乎兵团的前途与命运.本调查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05,(18)
太原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对于全省具有示范作用,代表着山西语言文字的发展和应用水平。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是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初步要求。太原市语委办在以党的十六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适应未来省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总结经验,巩固成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力度,进一步落实、巩固和深化依法进行管理监督的长效工作机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  相似文献   

6.
一、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新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各个民族所操不同的民族语言 ,所以语言阻隔现象严重存在。少数民族一方面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教育的权利 ,这是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的主要体现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也有接受国家通用语———汉语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曾明文规定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相互学习语言文字 ,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 ,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的交往日趋频繁,电脑网络联系整个世界,普通话是信息时代承载和传输信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如果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得不到广泛的普及,将妨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及社会的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这既是当前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推普工作,把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作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9)
正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那么,你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发展吗?下面小编带你来一起梳理学习。  相似文献   

9.
储岚璐 《理论建设》2012,(3):110-112
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通用语言。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被确定为我国的标准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全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从此就成为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为了推广普通话,1956中央成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更是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推广普通话被列为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使得我国在推广普通话的各项工作变得有法可依。但是,从普通话推广数十年的过程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应对方案。一、当前普通话推广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4,(3):7-9
正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1,(9)
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壮丽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执政党,更是一个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的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6,(2)
正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6,(5)
正关于"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长征精神,深入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好长征路线上的红色资源,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是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6)
<正>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事实证明,没有各民族团结奋斗,就没有国家发展、稳定、安全;没有国家发展、稳定、安全,也就没有各民族繁荣发展,我们要旗帜鲜明地维护一统、增进共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  相似文献   

17.
赵甲奎 《奋斗》2013,(5):6-6
正"中国梦"的实现萦绕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毫无疑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充满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人别无选择,只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及时应对好、解决好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认识好、解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中,我们既要承认各民族的文化的多元性,同时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以此来达到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彼此团结、共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认真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文化领域里的渗透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琳 《学习月刊》2011,(12):43-44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党历来的文化主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3,(8):35-37
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必须要紧紧抓住并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创新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