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作为其中之一,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新时代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为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2.
吴波 《岭南学刊》2018,(1):10-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阐释这些重大政治论断,是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重要工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问,实际上提出的是中国道路方向性的问题。在将新时代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析框架的同时,还需要对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的历史方位进行进一步的阐明。关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解,不仅需要联系社会生产,还需要联系发展的主体力量,核心是利益结构和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蕴含了新形势下习近平对政治经济辩证关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在中国有效地解决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前人想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征程;科学谋划了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宏伟蓝图,从而系统解决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前沿问题,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征程;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观点论断,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轴主线;全面从严治党铸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抵制错误思潮,坚持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架构支撑;当代中国最生动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方向指引,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考量。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更高起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唐爱军 《群众》2022,(7):2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张云飞 《人民论坛》2022,(22):44-47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擘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蓝图,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从世界范围来说,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重大发展、重大坚持、重要升华以及重大创新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其中,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五位一体建设""新的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关怀"。由此,有必要纵观古今,从历史发展进程、理论文化渊源和现实层面要求等方面,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关怀",既可以此为点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可以此为线探讨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按照逻辑起点、逻辑继承、逻辑结构、逻辑归宿的脉络呈现其逻辑理路的.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继承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充分汲取,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传承总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结构是理论要素、理论主题和科学方法内在逻辑的统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进步、为世界各国谋和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国过去5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宏伟目标,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指导思  相似文献   

13.
王晓晖 《党建研究》2022,(12):47-5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王月清 《群众》2022,(5):21-2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标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着眼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根脉和精神特质,彰显了它与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23,(15):1-1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公安力量。  相似文献   

16.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新的时代背景: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前半程走向了后半程,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开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时代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主题和核心要义;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的内容体系:"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的思想方法: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不断增强本领,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智泉 《群众》2023,(9):68-69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相似文献   

18.
王秋 《长白学刊》2024,(1):146-15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视野广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问题导向显著、核心要义突出、实践要求明确、理论特质鲜明。这一思想体系聚焦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创新之需、聚焦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的实践之需、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之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彰显了创新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世界性等独特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9.
钟君 《人民论坛》2024,(4):36-3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许多原创性和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重大论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宏伟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建成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作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也是实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