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进行了总结。在四中全会《决定》总结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中,被列在第一位的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这个首位的优势,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论断的延伸和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理念,建立和不断完善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特色的政治制度。我们可以从理论、实践以及现实三个维度认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第一位的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突出强调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统领地位。这是对十九大报告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重大政治论断的制度确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领地位和制度优势,须深刻理解党最高政治领导地位的理论、历史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防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初心与使命五个方面得到生动展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科学制度体系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应对疫情的根本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抗击疫情的最大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防控疫情的价值诉求,多种治理手段共筑防控疫情的效能优势,休戚与共的中国精神筑起防控疫情的精神支撑。中国疫情防控中的实际效能彰显我国制度优势,使我国制度自信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  相似文献   

6.
鼠年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协调联动,以超乎寻常的气魄和担当,展现了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生动体现、充分彰显。制度优势体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突出特征。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总结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提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一、必须突出"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孙杰 《实践》2020,(3):3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的第一大优势,具有统领作用,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突发事件,事关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要最终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就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精准施策、科学防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效能的综合优势。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为战胜疫情集中一切资源;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战胜疫情提供政治保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战胜疫情实施精准对策;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为战胜疫情凝聚精神动力;坚持党同人民血肉联系,为战胜疫情汇集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0,(13)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历经疫情磨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危急关头更加深切感受到党的全面领导在抗击疫情伟大斗争中的"定海神针"作用。6月7日,国务院新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执政党动员型反腐模式上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具有宗旨基因和政治品格的体制生成优势;具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能够将强大资源优势转化成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具有科学理论武装的思想优势;具有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耦合,是中国以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关键。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依据、国家建设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治领导制度建设、以意识形态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思想领导制度建设、以"党组织嵌入"为方式推进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将党的全面领导原则贯穿于国家治理中。这些实践举措有助于在发挥政治领导本领中增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力,在优化党的领导机制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完善国家制度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取得了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为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留下了丰富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使其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结合。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国以强大的力量和高效的行动从容抵御,究其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现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从制度自信为视角探析"中国制度"和"中国治理"是如何运用中国智慧协调推进,为打赢"疫战"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千秋大计。这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保障,也是进一步巩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制度建设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确保了全面落实,凸显了系统性,强调了针对性,体现了承继性,不断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国家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党的领导核心坚强有力、党中央部署权威高效、党的组织体系高效运转等,体现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对武汉果断采取"封城"举措,集中全国力量驰援湖北、武汉,以举国体制开展科技攻关等,体现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按下经济社会发展"暂停键"等,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优势;迅速开展人道主义紧急救援、广泛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发挥作用、呼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体现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优势。这些制度优势释放出强大的治理效能,使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经济重启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之"治"举世瞩目。事实上,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既揭示了中国之"治"的重要经验,也昭示了"中国之治"的成功之道。具体而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善"治"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国疫情防控的根本价值取向,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国之治"的力量源泉。作为战胜疫情的两大利器,科技创新之"智"与文化引领之"力"是成就"中国之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对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构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突出了"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安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建议》用专章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强调"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  相似文献   

19.
周泽龙 《理论建设》2020,36(1):5-10
当前在中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目前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并从高度、力度、速度和强度四个维度得到体现。打赢这场战役的力量来源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立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利条件和可靠保障,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聚焦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制度体系化的发展方向。国家治理是一项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对国家制度的建构提出了全面性、系统性、先进性、协调性的要求。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场突击考验。探讨中国应对重大疫情的制度优势,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当前防控工作所取得巨大成效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