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乔木和党史工作──我对胡乔木同志的忆念之一胡绳胡乔木同志在1992年9月28日逝世,到现在已经一周年多了。胡乔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战线和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他在30年代初,即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就参加了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并加入了党。...  相似文献   

2.
永远怀念胡乔木同志逄先知从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对我直接影响最深、教诲最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田家英同志,一个是胡乔木同志。我是通过家英同志认识乔木同志的,那是1951年。当时我作为家英同志的助手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开始与乔木同志有所接触,但...  相似文献   

3.
正胡乔木同志先后担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长及总编、国家新闻署署长,还是首任中国社科院院长,主持过大百科全书编撰工作,有"党内百科全书"之美誉。胡老1988年底来渝时,《红岩春秋》的筹办工作正紧张进行中。所以,那天在全面阐述南方局历史地位后,胡老以老报人身份叮嘱《红岩春秋》办刊人员:"你们的刊物,可以反映的东西很多。内容要丰富一点,不要单调,要表现整个党的  相似文献   

4.
在胡乔木塑像揭幕式上的讲话(一九九七年六月一日)逄先知今天,在胡乔木同志诞辰85周年的日子,盐城市委和市政府在这里举行胡乔木塑像揭幕仪式,纪念和缅怀胡乔木同志,这是很有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各个战线上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的领...  相似文献   

5.
历史要分析──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刘大年胡乔木同志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熟谙多门科学的社会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时,他担任第一任院长。我和乔木的接触,开始于1949年夏天。几十年来。我一直在他的间接或直接领导下工作。1949...  相似文献   

6.
怀念乔木     
此文是胡乔木夫人谷雨女士于1994年胡乔木逝世两周年时所作的一篇纪念文章。今年6月1日是胡乔木百年诞辰,本刊谨以此文献给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和中央党史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同志。  相似文献   

7.
文萃苑     
《先锋队》1994,(8)
文萃苑"党内的第一枝笔"胡乔木在胡乔木同志去世一年,并在他诞辰82周年之际,逄先知在《党的文献》第3期撰文以致怀念,现简摘如下。小平同志对乔木同志有一个评价:"党内的第一枝笔"。的确,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在我们党内,为中央起草文件,为党报撰写社论...  相似文献   

8.
胡乔木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纪念乔木同志逝世二周年而作朱佳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无论在党的还是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掀开了党和共和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胡乔木同志当时作为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与胡乔木相识于清华大学读书期间。1930年夏.季羡林与胡乔木同时考入清华大学。当时,胡乔木考取的是物理系。因其喜欢文科,入学后随即转进了少时就钟爱的历史系。18岁的胡乔木是清华园内的活跃人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名为“胡鼎新”的胡乔木,因参与并领导北平学生进行游行示威,上了北平市警察局的黑名单。  相似文献   

10.
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和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同志,从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由于他的特殊岗位和独特经历,使他对毛泽东同志以及对我们党上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初那段历史有不少别人难以得到的了解。这里给读者披露的是胡乔木同志生前与龚育之、郑惠、石仲泉(三位都是现在我党思想理论和党史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回忆历史时,对早期中、美、苏关系的谈话内容。史料宝贵、鲜为人知、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5,(3)
一九三九年秋,胡乔木同志从延安来湖南检查青年工作,到了我区的辰溪、怀化、安江等地。为了征集这一史料,我们走访了当时陪同乔木同志返邵阳(当时省委机关设在宝庆,今邵阳)的湘西工委青年部长白云同志(现名王铁铮,中央党校培训部副主任),并整理了《王铁铮同志谈胡乔木同志来湘西》的访问记录,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四日邮寄乔木同志审阅。乔木同志仔细审阅了这份走访记录,亲笔作了补充修改。并将修改稿附上亲笔信寄给王铁铮同志。王铁铮同志接到乔木同志亲笔信和修改稿后,又亲自到当时湘西工委组织部长丁务淳和省青委书记于刚等同志处进一步核对史实。然后,又亲自将他自己和丁、于等同志的回忆整理寄给我们,为我们搞清这一史实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更为我们树立了求实存真、立好立准史料的榜样。以下为胡乔木同志给王铁铮的信和王铁铮同志给我办的信的全文。  相似文献   

12.
从《先锋何在?》谈起 1957年党中央决定开始整风后不久,5月18日晚上,毛主席在他的住所——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当我得到通知赶到毛主席的卧室时,少奇同志、周总理、小平同志(他们都是常委)和彭真、陆定一、胡乔木等同志都已在座。  相似文献   

13.
徐永军 《党的文献》2012,(4):122-124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有幸在胡乔木身边工作了一段时日。那时,乔木同志已经退居二线,但是他仍然学习不止、思考不息、笔耕不辍。学习、思考、写作是他每天必做的三件事。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本人在1983年5月14日曾对美国记者白修德说:“1956年,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我被选为中央委员,同时成为新成立的中央书记处的候补书记。这个书记处是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的。……因为在书记处工作,所以既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信任,也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信任。邓小平同志对  相似文献   

15.
在家乡入党,让返乡之行有着特别的意义 北京南长街地处紫禁城西华门之南,元代乃宫苑之地,明清属皇城,如今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1990年12月的一天下午,我们盐城市委党史办的三位同志根据预约来到南长街胡乔木寓所。因我们编写的《盐城人民革命斗争史》涉及到胡乔木早年在盐城的一段革命经历,另外胡乔木时已兼任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我们特别希望他能对家乡的这部革命斗争史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故有此约与此行。  相似文献   

16.
胡绳:当今中国学术界一个重要学派的杰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不少同志都为当今中国学术界没有学派而扼腕叹息。自乔木同志1992年去世以后,我就在想,中国学术界究竟有没有学派?当时我正在参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的工作。读了乔木同志的一些著述,回忆聆听乔木同志的一些讲话,已经产生了一些想法。 1995年初,我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后,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参与负责主持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研究和编撰工作,与胡绳同志又多了一些工作接触。这期间,在《胡绳文集(1979—1994)》出版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走过地下通道,登上充满阳光的楼层,终于找到了事先约定的房舍,我轻轻按响了门铃。开门者是一位中年妇女。这楼舍虽然矮小,但室内布置十分雅致、得体。小小会客室里,一盆盆仙人掌、君子兰等花草长得生机盎然;客厅东墙上悬挂着一幅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绘赠弟子胡洁青的《虾戏图》;客厅西壁则是胡老的一幅大照片和一张她自画的国画,但却没有见到老舍先生的照片,也许这是老人怕见了伤感吧!正打量、猜想中,中年妇女叫醒了午睡的胡老。她老人家匆匆抹了~把脸.走了过来,慈祥和蔼地和我亲切握手,问我姓名。她不用人搀扶,动作又那…  相似文献   

19.
早年胡乔木     
中共才子胡乔木已渐行渐远。然而,他那博学深思的学人情怀,缜密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对中共党史乃至对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贡献和建树,却是学人们常说常新的话题。当年,“和他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曾深情地写下《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文,详尽地回忆他与胡乔木同为秘书身份的共事历程,借以缅怀胡乔木的秘书思想和秘书实践,讴歌胡乔木在党的秘书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功绩。  相似文献   

20.
《党的文献》是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于1988年正式创办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党内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胡乔木同志,都欣然为《党的文献》题写了刊名。可以说,我们这个杂志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出现的,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20年来,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历任领导李琦同志、逄先知同志、滕文生同志和中央档案馆历任领导王明哲同志、王刚同志、毛福民同志,都给予《党的文献》杂志悉心指导和关怀。我在这里向各位老领导、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