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铁先须自身硬﹄○金匀史载: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心血来潮,要整饬吏治,在总督衙门口设置了一个“举劾匦”(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让人检举不法官吏。祁门县令包人杰多有劣迹,怕被人举报,便使了个“反弹计”,先投书检举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攻下吉安时偷运两万...  相似文献   

2.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第二部《野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曾国藩二次出山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之后,为了树威立信,也为了整肃腐败到了极点的吏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条是仿效武则天当年的做法,在总督衙门口设置一举劾匦,(与今日之举报箱相似)告示军民人等,均可将各级官吏奸弊情事写成举劾书投入箱内,由总督亲自拆阅,并对举劾人严加保护。这下子引起了许多人的极大恐慌。  相似文献   

3.
祁门县县城东大街敦仁里洪家大屋的官厅墙上,最近发现了一处题壁。在石灰剥落的墙壁上,有数行黑墨字迹,因字迹不清,不知是何内容,更不知为何人何时所留。洪家大屋在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是曾国藩为剿灭太平军驻节祁门时的行辕,就是在这里他被清廷授以“两江总督”之职。在洪家大屋的外墙上,过去曾发现过太平军留下的“粤东太平天国前营叶高…”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择婿     
同治四年(1865)二月初九夜半时分,为湘军大营经理粮饷的徐州粮台内,人心惶惶,奔走喧哗,一件惊天大事猝然发生了: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大女婿、徐州粮台经办袁榆生吞服鸦片自杀了!消息传到总督府,一向以沉着坚毅著称的曾国藩,也禁不住惶然失态,一边疾呼下人全力救治,一边焦虑不安地踱步疾走。其情其景,丝毫不亚于当年久攻太平军不克时“寸心欲碎、绕屋彷徨”的焦灼无助之状。  相似文献   

5.
李闯 《群众》2020,(12):63-64
于成龙(1617—1684),山西永宁人,少时勤奋好学、博学多识,23岁考取副榜贡生,45岁时被清政府授任广西罗城知县。一位年近半百、早已错过了人生干事创业黄金期的书生,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西南边陲县城为官,仕途可谓不顺,然而于成龙却能怀揣远大理想,凭借着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先后升任合州知州、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直到最后官拜两江总督。在两江总督不到三年的任期内,留下了世人所熟知的“于青菜”之美名。  相似文献   

6.
子荷 《中国减灾》2011,(2X):30-31
<正>曾国藩(1811-1872年)原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他自幼胸怀大志,很爱探讨历代的治乱兴衰,赞羡张良、诸葛亮、谢安、房玄龄、范仲淹和司马光等人的辉煌作为,并决心长大后也轰轰烈烈干一番,以留名青史。后来,他被录取为翰林院庶吉士,曾任两江总督,为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一生体质较弱,又"心血积亏太过",但却道德、军功、文  相似文献   

7.
两个于成龙     
正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的一天,两江总督于成龙向皇帝提了个过分要求:推荐江宁知府的接任者。报告寄出后,于成龙既满怀期待,又感到不踏实。几天前,江宁知府陈龙岩不幸病故。两江地区辖今天的江苏、上海、安徽和江西,是帝国经济文化中心,财政收入占全国一半还多。江宁府作为两江地区政治中心,两江总督、军区司令、江宁织造、江苏按察使甚至安徽布政使,都在这里办公。加上江苏巡抚驻苏州,江宁知府的升迁机会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8.
上海掌故     
《上海支部生活》2010,(10):55-55
原名“顾家宅公园”,俗称“法国公园”。1900年,英、美等国恐义和团势力蔓延至江南,威胁到列强的利益,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担心义和团势力南延,将影响江南局势。法国将军陶尔斐司(Dollfus)遂在租界外西面顾家宅圈地百余亩,  相似文献   

9.
涂文学  宋晓丹 《世纪行》2009,(12):31-36
张之洞自1889年任湖广总督来到武汉.至1907年进京离开武汉,历经18年,除中间两度暂时署理两江总督两年多时间外。一直在武汉推行“湖北新政”,修铁路,办工厂,兴学校,练新军,使武汉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据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祥地,蜚声海内外的外贸大港及国际性城市。  相似文献   

10.
1867年的一个夏夜,时任两江总督的重臣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聊天时谈到时局,忧心忡忡,不知清王朝还能撑多久。赵烈文回答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就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渐渐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而且中央政府没有先烂掉,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据他估计,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会先垮台,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他进一步判断,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 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原来,当时曾国荃刚消灭了太平天国。被慈禧封为湖北总督,但他在湖北境内得罪了慈禧的宠臣官文.一个月内几次被慈禧严斥,同时京城大小官员也都认为他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减灾》2004,(8):52-53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时值初秋,炎暑未退。这是以国耻载进近代史册的一天。这一天,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两江总督牛鉴来到停在南京下关的康华丽号英国军舰上,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  相似文献   

13.
杭州是否要修复左公祠,对此,我们应该考虑西湖文化的当务之急。11月29日某报“人文版”中《杭州应重建左公祠》一文说兰溪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陈星发现清朝浙江巡抚杨昌睿撰、两江总督陶澍书的“左公祠碑拓片”,呼吁寻找原左公祠地点云云。此“左公祠碑拓片”不看便可断为赝品,且伪造水平粗劣。浙江巡抚杨昌睿当为杨昌浚,一个巡抚总不至于将自己的名字写错。此一误。两江总督陶澍死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如何能为死于1885年的左宗棠写碑?此二误。陈星又说,  相似文献   

14.
何述强 《当代广西》2009,(13):54-55
清代两江总督于成龙被康熙皇帝誉为“廉吏第一”,他的初仕之地是广西罗城(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库全书》收有他的《于清端政书》,开篇第一卷就是《罗城书》。  相似文献   

15.
清代实行严格的盐区专卖制度,盐税收入成为清代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两淮是最重要的盐区,收入几占全国盐税收入的一半。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两淮盐政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周天爵和袁甲三都曾试办"以盐济饷",但因利益关系而遭到以两江总督怡良为代表的两淮盐政当局的强烈反对。后经曾国藩的强势介入,"以盐济饷"得以大规模推行。两淮盐税被大量充作军饷,充分显示清廷在财政上的窘迫,同时也说明清代的财政体制仍然具有很强的变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 石市)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任广西罗城知县,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即从45岁到68岁,仕途生活共23年。期间,历任四川合州知府、湖北黄州同知、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江西江南总督,后兼署江苏、安徽两省巡抚等要职。于成龙从一位七品县官升迁为正二品封疆大吏,以政绩卓著、廉洁奉公而闻名天下,受到万民拥戴,皇上褒奖,堪称奇人奇事。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位三百多年前的清官,他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王鸿志 《求索》2008,(10):217-220
两江总督张之洞首设商务局是甲午战后为应对严重的民族经济危机而在体制外设立的临时性商政机构,目的在于督率绅商劝工兴商,多设制造局厂赶造土货,抵拒洋货,以因应《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通商口岸设厂制造。随后,这一权宜之计被清廷采纳而向全国推广,对近代商政变革产生重要影响。郑孝胥是启动这一变革的幕后推手。作为张之洞的得力幕僚,他不仅极力建议并襄助两江总督张之洞设立商务局,而且利用晋京之机托王鹏运上奏讲求商务折,引起朝野广泛关注。以郑孝胥议创商务局的活动为视角,不仅可以揭示议设商务局的本意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且有助于认识其后商政机构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高行清粹”是康熙皇帝为廉官于成龙所题祭词,时至今日已338年,如今读来仍让人思今惜古,感慨万千。于成龙45岁任广西罗城县令。县衙茅屋三间,垒泥台办公。他为官清廉,颇有政声,先后由县令,直隶巡抚最终官至两江总督。但他每每上任途中都一路自带盘缠,租驴车一辆,沿途自找客栈从不惊扰当地州府县衙,他自知权大必肥位有“油”,便约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攻占定海,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  相似文献   

20.
梁章钜字宏中,号苣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清初徙居福州,所以自称是福州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七年(1802年)成进士。曾任礼部立事,充军机章京,升用员外郎,授湖北荆州府知府。道光年间,历官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前后五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因病辞官,此后即闲居家中,专事著溢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