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更加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点和政治方向 ,能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并对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科学论断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出发点 ,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的和必然归宿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正确理解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深刻认识廉政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科学有效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人类历史发展至今的最高级的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政治资源、力量支持和重要保证。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从加强和改善执政党、参政党及其党际关系等几个方面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必由之路。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与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风雨历程。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孟英 《理论导刊》2005,(8):41-4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要求和显著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在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文化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源泉。荣辱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开展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定基石;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王琴 《学理论》2010,(29):9-10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要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透彻阐明四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从世界社会主义源头讲起,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讲起,要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启示,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法宝,这是由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而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统一战线着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久青 《学理论》2012,(1):122-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成为建设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义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是建设和谐企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关注社会公正,不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社会公正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其首要价值目标和重要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其中,民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又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一个艰难的重新探索时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蓬勃生机成为社会主义的旗帜和走向不同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者只能提出适应客观条件的政治主张,按照其既定历史条件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将构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景观,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延伸。就社会主义实践在未来发展的走向来看,个性比共性更重要,各别的经验比某种理论的东西更重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社会主义原则和教条更重要。丰富的实践才能为辉煌的理论创新带来未尽源泉。这是我们关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者看待21社会主义前景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三个重要说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绝对重要,舍此就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刘春华 《学理论》2010,(16):70-70,7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辱观是社会风尚形成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