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尺骨鹰嘴骨折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肘部引起的常见骨折。由于肘关节伸、屈肌的收缩作用,骨折断端很容易发生分离移位。除少数尺骨鹰嘴尖端撕脱骨折外,大多数伤者为骨折线波及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对尺骨鹰嘴骨折进行法医学鉴定,主要依据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程度评定损伤程度(轻伤或重伤)。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尺骨鹰嘴骨折,由于成伤方式多样,可导致不同类型的骨折,鉴定时,应解决好以下3个问题:(l)分清骨折类型;(2)治疗中的内固定应否拆除;(3)鉴定时间的选择。对此,笔者结合4个典型案例,就上述问题作粗浅探…  相似文献   

2.
<正> 1案例资料 赵某,男,35岁。2000年7月13日,其左肩及左肘部被人连砍3刀后被送到某医院治疗。入院后,清创缝合时见左尺骨鹰嘴骨折,随后行左尺骨鹰骨折处螺丝钢钉内固定术,住院治疗3月余出院。出院后初次鉴定,根据左肘关节功能障碍,鉴定为重伤(未摄左肘关节X线片)。再次鉴定时检查被鉴定人,左肘关节伸直位10度,屈曲110度(解剖位)。摄左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见左肘关节间隙及关节面光滑,无增生性改变;左尺骨鹰嘴骨折处已骨性愈合,但可见两枚螺丝钢钉负影,其中一枚螺丝钢钉插入了关节间隙内。根据人体轻伤标准第三章第25条之规定评定赵某损伤程度为轻伤。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金某,女,51岁,因"交通事故摔伤致右肘部疼痛、畸形、出血"入院。急诊X线侧位片显示右肘关节脱位,右桡骨小头、右尺骨冠突骨折。临床诊断为右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并行右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尺骨冠突骨折行骨片摘除术,以及关节囊修复术及外侧副韧带修复术等治疗,术后予石膏托外固定制动。1个月后,患者再次就诊,诊断为右肘关节创  相似文献   

4.
<正>1 案例资料某男,15岁,学生。2003年6月24日被打伤住院治疗。住院查体:左肘关节伸直功能受限;右前臂下段内侧稍肿胀,右前臂活动时疼痛明显。右臂X线片示:右尺骨骨折。6月28日行右尺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28日左肘关节X线片示:左尺骨鹰嘴骨折。7月14日X线片示左尺骨鹰嘴骨折线较前模糊。次日再行X线片示:左侧鹰嘴后方可见游离状高密影,与右侧肘关节比较形态相似,考虑:先天发育异常,双侧鹰嘴部陈旧骨折。7月23日行左尺骨鹰嘴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畸形矫正术。出院诊断: ①右尺骨下段骨折;②左尺骨鹰嘴陈旧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1案例某男,50岁,某年2月9日被他人以铁棍打击左肘部致左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经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石膏托外固定及对症治疗后,复查X线片:线位佳。5月30日,当地县公安局法医对其进行了法医学检查:左肘关节限制在伸直位,屈伸活动在40°~110°之间。8月24日,我们对伤者进行了复检,屈伸活动范围基本一致。鉴定时,法医对该伤者的损伤程度评定产生了争议。2讨论原县公安局和法院的法医都认为:该伤者的损伤程度为重伤,因为伤者左肘关节限制在伸直位,活动度小于90°(110°减去40°等于70°),依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康复时间及康复影响因素,为髋部损伤法医相关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4日至2018年1月3日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60岁以上髋部骨折且行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1年。每隔3个月收集1次患者的人口学数据以及髋部骨折后的表现和功能活动评分。结果 136例髋部骨折患者经1年的随访,57例(41.91%)患者术后6个月内完全康复,81例(61.03%)患者术后12个月内康复。年龄、骨质疏松症、骨折后新发抑郁症和经济收入低是影响髋部骨折后患者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在1年内康复率存在时间变化趋势,术后6个月的康复率与3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股骨颈骨折患者6个月的康复率(29.31%)明显低于髋臼骨折(50.50%)和股骨粗隆骨折(52.27%)的康复率。结论在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法医学鉴定时应考虑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症、骨折后新发抑郁症、社会经济状况、年龄、术前脑梗等影响功能康复的因素,鉴定时限至少延长至骨折后9个月。  相似文献   

7.
依据伤后视力损害程度,对外伤性白内障进行法医学鉴定。72例外伤性白内障,按损伤类型、所施行手术、伤后及手术后视力改变等进行分类、统计及数据处理。伤后低视力9例,盲目58例,不合作5例。术后12例患眼小孔视力达0.4~1.2,低视力29例,盲目26例。说明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有明显改善,法医学鉴定应在手术后1~2个月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邵某,男,28岁,某年10月16日,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经入院治疗痊愈,出院诊断为左侧尺骨鹰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左肩峰骨折,左腓骨骨折;心律失常,心房扑动伴室内传导阻滞,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伤后1年余,邵某要求就本次交通事故与其心律失常、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正> 人体四肢关节损伤后,致其功能丧失有两种情况:一是关节完全丧失活动(僵直或挛缩),二是关节有部分活动度但达不到正常的活动范围。对于前者,《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一律定为重伤。对于后者,《标准》规定①关于肩、腕、髋、膝、踝关节若活动度丧失达百分之五十,则构成重伤,②对于肘关节规定为活动度限制在伸直位,活动度小于90度或者限制在功能位,活动度小于10度构成重伤。  相似文献   

10.
Li SY  Huang SX  Zhao XB  Zheng XH  Zhu Y 《法医学杂志》2006,22(5):355-358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shoulderinjury,FSI)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月受理的FSI法医鉴定案件15例,其中肩胛颈骨折15例(首次X线漏诊7例),合并同侧锁骨干骨折13例,锁骨远端骨折2例。均于受伤后至少6个月进行法医学检查,全部进行X线拍片,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结合伤者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的检查情况,从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局部肌力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其功能。结果参照Herscovici的疗效标准:良2例(13%)、可4例(27%)、差9例(60%)。依据GA35-92,GB18667-2002标准,评定为6级2例,7级9例,8级2例,9级1例,10级1例。结论FSI是一种高能量的特殊损伤,合并伤及多发伤发生率高,早期易被掩盖,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法医鉴定时应充分认识FSI的特殊性,全面客观分析,综合评价肩部功能,防止误鉴及漏鉴。  相似文献   

11.
81例外伤性鼻部骨折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鼻部损伤后骨折的特点、确诊的方法及法医学鉴定的相关问题。 81例以鼻部外伤为主诉 ,经鼻骨拍摄X线侧位片 ( 62例加做鼻部CT扫描 )检见有鼻骨骨折的患者 ,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单纯性线性骨折 19例 ,骨折移位者 11例 ,粉碎性、多发性骨折 4 0例 ,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或 (及 )伴眶骨骨折 11例 ;轻伤 58例 ( 72 % ) ,未构成轻伤 2 3例 ( 2 8% )。多数鼻骨骨折为粉碎性、多发性 ,且可伴有其它部位骨折。鼻骨X线侧位片只能明确部分粉碎性骨折及部分移位明显的骨折 ,CT扫描能确定鼻部骨折形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尺神经损伤修复后功能恢复情况,用于确定鉴定时间。方法 52只大鼠分别按肘部和腕部分组制作尺神经损伤模型,并按伤后即刻、1、3、6月时间组分别进行修复,饲养3月后检测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大鼠各实验组修复侧尺神经MCV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且尺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时间越晚,MCV越慢,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修复时间、不同损伤平面(肘部和腕部)实验组修复侧之间MCV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尺神经损伤后的MCV变化,与伤后距离修复时间的长短呈负相关,与损伤平面无明显关系。以此可选择最佳鉴定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眶壁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收集2010 2012年在某市公安局涉及单纯性眶壁骨折的130例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致伤物、眶壁骨折的部位和形态、眶内及眶周的复合性损伤以及伤后6个月回访等. 结果 130例案例中,青壮年男性伤者比例较高,主要为拳头击打,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的比例最高(81.5%),眶内及眶周复合性损伤致眼睑挫伤(挫裂创)和筛窦(上颌窦)积血最为常见,6个月回访发现眶壁粉碎性骨折30例伤侧眼较健侧眼球略有凹陷. 结论 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不宜评定轻伤,应待伤情稳定后再予以评定,全面详细的眼科检验是单纯性眶壁骨折鉴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掌骨骨折损伤程度及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掌骨骨折的致伤特点及活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对 5 2例掌骨骨折的案例资料按不同掌骨及损伤类型进行分析。第 1~ 5掌骨分别对于掌骨头、掌骨颈、掌骨干、掌骨基底部的骨折发生率和致伤机理各有不同 ,直接暴力所致第 2掌骨头、间接暴力所致第 5掌骨颈、第 3和 4掌骨干及第 1掌骨基底部等部位的骨折最常见。分析结果表明 ,掌骨骨折损伤程度不同 ,其损伤机理不同 ,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肩袖位于肩峰、肩锁关节和肱骨头骨性结构之间,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包绕在肱骨头周围并与肩关节囊相混合围绕肩关节形成袖套状结构的一组肌腱复合体,在肩关节活动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常见的损伤原因包括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血管异常相关因素、关节功能退行变和外伤暴力因素等,是一类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对肩袖的...  相似文献   

16.
This case report presents an unusual fracture pattern in the cranium of a four-month-old infant indicative of child abuse. Upon postmortem examination, the infant presented with numerous bilateral linear cranial fractures runn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sagittal suture with depressed and curvilinear fractures apparent on the supra-auricular surfaces of the cranium. Histological evidence indicates multiple traumatic events to the cranium. In addition, the stair-step pattern of a parietal fracture may represent multiple contiguous fractures from repeated loading of the head at different times with variation of the focal points of compressive force. Additionally, the left humerus, left radius, and left ulna have healing metaphyseal fractures, and the left ulna also has an antemortem diaphyseal fracture which resulted in the distal metaphysis being rotated 45 degrees medially. Integration of autopsy, anthropological, and neuropathological reports for this case suggest multiple inflicted injury episodes with a repeated atypical mechanism(s) to the cranial vault of the infant. During investigative interviews, the caretaker admitted to squeezing the infant's head and neck on multiple occasions to quiet the child. This reported abusive mechanism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attern of symmetric cranial fractures and soft tissue injuries indicating asphyxiation. This case report provides forensic investigators with a potential trauma mechanism to explore in cases when a similar pattern of cranial trauma is observed and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greater research on fracture propagation and fracture healing in the infant cranium.  相似文献   

17.
外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NPT)技术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程度鉴定中的法医学意义。方法 用RIGISCAN PLIJS SYSTEM,对13例外伤后主诉阴茎勃起障碍的被鉴定人进行监测。结果 NPT检查的13例被鉴定人,阴茎勃起功能正常者3例,轻度减退者5例,中度减退者2例,完全丧失者3例。其中在IIEF、自我勃起功能评价为严重功能障碍的5例中,NPT检查正常者1例,轻度减退者1例,中度减退者1例,完全丧失者2例。结论 NPT技术能够有效的确定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程度,为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或伤残程度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实验大鼠不同损伤时间的生前伤 ( 5min~ 7d)及死后伤 ( 5~ 3 0min)皮肤组织中ICAM 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在生前损伤组中 ,ICAM 1最早在伤后 1h ,最迟至伤后 3d在表皮层中呈阳性表达 ;P选择素最早在伤后 10min ,最迟至伤后 5h即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此外 ,ICAM 1还在炎症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表达 ,且随损伤时间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在时间段分组 ,ICAM 1在第Ⅰ组 ( 5min~ 1h)中阳性细胞率极低( 0 41± 0 73 % ) ,第Ⅱ组 ( 3h~ 7h)及第Ⅲ组 ( 9h~ 12h)均呈显著性增高 ( 9 79± 3 74% ,2 3 3 3± 1 10 % ) ,至第Ⅳ组 ( 1d)达高峰 ( 3 0 5 8± 2 65 % ) ,其后逐渐减少。ICAM 1及P选择素在死后伤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ICAM 1及P选择素可作为法医学损伤时间判定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对Marshall和Hoare的尸体直肠冷却数学模型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适于在环境温度为3°~24℃时推定死亡时间的新方法。用本法检测34具机械性损伤尸体与国内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效果较优,于死后15小时内进行168次计算,误差在±1小时内的为57.1%~77.7%,它能较好地反映个体差异,因而比Marshall等的原方法更能客观地反映直肠冷却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